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浅谈新疆当代艺术生态
曾群凯
摘要:新疆当代艺术生态是否取决于学术外围因素的平和与消失,经济水平接近内地或与之平行后等条件的完善?审美和观念上是否有跳跃的可能(泊来和接济造血,个体奉献,人为最大化)?对权利语境,话语表述方式的普遍合理化功效等现代迷信客观对待后,是否还须完成类似于中国现代艺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梳理和演练,然后方能开始自我艺术生态的建构,那么这种滞后可以人为减除多少?还是含糊认可这些特殊性,必须自然状态的从单一进化到多元(不同于规格生产),如何提高实际操作的效率?亦或以上仅是它者,和艺术史经验的常规,而标准化与认同感后,忽略了新疆区域本身的“自然当代”,及其本土的文化功能和方向。
关键词: 生态 效率 读图经验 身体与语境 区域与身份 公众文化
引 言
以尊重其他主流艺术的立场,来看待当代艺术。在梳理中国当代艺术文献的大环境下,整理新疆历史上的当代艺术活动和有当代艺术倾向的文献及物质精神结构的基础上。务实客观的呈现和反思新疆当代艺术现状。关注新疆当代艺术的生长,非自然单一的新疆当代艺术遭遇。尽可能尊严,少有共谋的分辨新疆当代艺术可能走向的之所以,及如何提高效率和建构生态。以真实可靠的于个体和社会的责任,支持原创艺术的萌芽与生长。
新疆自古东西文化交汇的特点,促其先天具备敏锐的文化判断和本土化实验可能,此将述说新疆地缘文化优势及其经验的独特与丰厚。而标准化的学术衡量方式和读图经验,将被落实为新疆的本土艺术资源之一,消化和显现“区域全球”或全球化中个体构造的根本历史。“西方模式下的东方学”亦逐渐被替代,成就个体和区域的人本。最终落实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生态。
一、中国当代艺术概况
中国当代艺术于20世纪80年代,在跟随后印象和表现主义的现代经验中艰难诞生,到星星美展、85新潮美术运动、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和93年“后89中国新艺术展”。从新锐艺术被迫外流和逐渐回归,到中国艺术首次入围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等国际重量级学术大展。中国政府于2003年7月25日以国家名义进入威尼斯双年展,设立国家馆[1],国家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制定《2009年中国现当代艺术推广计划》[2],201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中国当代艺术院,到各地政府鼎力支持的广州三年展、上海双年展、北京双年展、南京三年展、成都双年展、贵阳双年展等的依次成功举办,再到蔡国强操刀APEC会议闭幕式烟火晚会和北京奥运会烟火艺术总监。显示了中国当代艺术逐步进入主流文化和国家体制的过程。
从北京郊区缺衣少食的流浪艺人,到在国际国内艺术市场接连刷新天价记录。2006年突破千万的拍品达到90余件,2007年严培明、俸正杰、陈箴、刘野、艾未未、黄永砅、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刘小东等一批老干将的单幅作品创2千万,曾梵志过7千万,到蔡国强的《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以74247500港元打破亚洲当代艺术的世界拍卖纪录。从2003年起,全球排名前200位的收藏家将80%的资金转向当代艺术品收藏,到佳士得07市场报告:当代艺术品成为中国主战场。再到2008年11月16日英《独立报》以《世界震惊中国艺术复兴》为题发布全球最“好卖”当代艺术家名单:排名前20位的艺术家有13名来自亚洲,其中11位是中国艺术家[3]。如果仅从资本的角度讲,中国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取得令人震惊的伟大复兴,“亚洲艺术”已经狠狠摇撼了“西方艺术”在艺术市场长达五百年的统治地位。由此可以预料十年之内,以中国艺术领衔的“亚洲艺术”将与“西方艺术”比肩站立在全球艺术品市场。
从破落的圆明园画家村到今日北京新地标798艺术区,以至国家创意产业基地宋庄,年轻的草场地、酒厂、一号地国际艺术区、雍和都市艺术区、二十二院街艺术区、琉璃厂、方家胡同46号院、艺术东区、环铁[4],再到深圳22艺术区,广州53艺术区、武汉昙花林、广州小洲艺术村和芳村信义会馆,西安纺织城,石家庄合作,重庆坦克库和黄角坪,成都蓝顶,天津6号院,杭州西岸国际艺术园,沈阳下深,上海M50莫干山、五角场800号、大东方、新波创意、南京幕府山,兰州POST30艺术中心,昆明创库、滇缅公路一号,等艺术区的纷纷设立。以及成百上千的新空间、画廊、艺术中心、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遍地开花的建立。(暂放松近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与传统学院美术、官方美术分流,到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国内主要艺术院校,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和理工文科类大学的研究方向或教学科目。再到许冰、高明潞、石冲、曾梵志、毛旭辉、方力钧、陈默、周春芽、隋建国、李小山、朱青生、王小箭、王林、殷双喜、邹跃进、张东红、彭德等艺术家或评论家纳入高等学校管理和教学的人员编制。及罗中立奖学金的设立[5]。
从伤痕美术、乡土美术、寻根美术,到政治波谱、玩世现实主义、当代水墨、艳俗艺术、卡通一代、新生代等,从架上绘画到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录象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景观及大地艺术、观念摄影、方案、等新媒介艺术形式,新视觉形态的不断开拓。
回顾“五四新文化运动”迄今,中国当代艺术在20世纪后20多年逐渐起步。以惊人的速度颇具效率(却缺乏功能)的取得了与当下读图遭遇、当代政治建设需要、经济阶段相适应、从而推动社会改良、公众文化产品供求、并引导本土审美拓展及回归等大致配套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当代艺术批评
上述史料大致显示了85美术新潮至今,中国当代艺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逐渐由地下艺术、边缘艺术艰难的跻身成了国内主流艺术,产生了强势国际影响力。从“衣不蔽体”到实现了经济上的富足独立,朝向当代艺术生态的营建或规范阶段。由80年代中国实验艺术的社会动力,主要在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思想上借助和模仿西方现代经验,来推动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向当代转型的启蒙热情和自我意识探寻,到目前学术内大多秉持的独立、批判和本体意识。且在90年代中国新旧文化急剧交替的背景中,保持了对传统文化的反省,对流行文化和“西方模式下的东方学” [6]应具有的警惕。
中国当代艺术从而较大程度上,实现了对文革中美术异化为政治话语工具、虚假的“高大全” 、“红光亮” [7]模式的拨乱反正。并在民族精神解放与文化革新运动中充当了先锋,当代艺术家们所思考、关注与批判的问题亦囊括了全部文化社会问题。而在九十年代末至今,中国当代艺术开始慢慢走出八十年代以来模仿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早期的历史,朝向自身社会文化心理,群体人本情感和生存状态,直接指向中国艺术本体[8],并寻找回归。由此使得中国当代艺术站在了新的支点上重新启动,实现了东方文化较大规模的进入近代以来以西方文化为专制的人类文明的对话空间。
敏锐地反映了全球化环境中,中式传统和狭隘的意识形态化[9] ,与当下生活方式的不相适宜[10],理智的道出了有些传统需要改良或更替,以适宜发展。为之后全球洗牌,设立新游戏规则,乃至更长远的人与自然的或一体化展开了设想。
但是。从“当代艺术天价做局”的谎言被戳穿,成为媒体上最初的一点火星之后,加之金融风暴适时的到来,冲洗去了中国当代艺术界原本带着反叛色彩而显得高尚的包装,得到金钱资本“高抬”的一些二流艺术品的价格又重重落到了地上。评论家罗伯特·休斯曾说:艺术残存的作用“就是要作为投资的资本”。 [11]此一最为显著的问题所暴露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强势生长期中的一类问题。
由于当代艺术本身的批判性,先锋性、前卫性和当代性,故一切被体制化、商业化、资本化、以及流行化、收藏机制等符号化后,按标准规格生产的产品化、产业化,以及有类似倾向的实体运动,其实已经蜕变成一种当代艺术文献(当代文献之于艺术家生存环境特别必要,但需控制其在艺术生态总体中的比例),已经不具备对当下文化症候的实在批判,对重大社会、精神和文化问题的敏感,对尚未被主流接纳的思想萌芽的关注,及与当代最活跃的社会思想之间的互动,和恰当表畛当代人的社会体验及疗治群体精神的文化责任。以及居于艺术本身始然,而导致文化思潮的可能程度,更不可能与社会的文化思潮一致,而成为历史和时代所酝酿的文化更新[12] 的象征动力。而且价值观上的资本化、势利化、“裹小脚”式传统化,美学上的低俗化、[13]过分时尚化、媚俗化、色情暴力化。运作上的江湖化、批评化、辈分化、博物馆化。形势严峻,学术贡献受到威胁。
三、新疆当代艺术状况
作为中国西北边城的乌鲁木齐,2002年以来,有了几次屈指可数,相较以往略显连续的当代艺术展出。(整理资料图附后)
但至今,此区域的当代艺术活动未被内地城市的批评家和艺术史家纳入观察的视野。
在新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境遇,经济现状。庞大的俄苏写实主义传统等审美经验,和相较内地略显稀少的视觉经验和观念阅读资源,以及咨讯接纳和自我造血资源的贫弱,加之之于客体的个体生命觉醒等,使得新疆的艺术经验大多局限于古典和现代审美(缺乏当代审美和观念阅读经验)。不具备与内地同步的文化艺术更新能力,和同层次的文化及审美水准。
新疆当代文化艺术的创作选材和推动力量,以及萌芽生长在2008年以前,很少与官方构成直接关系。活动范围主要局限在乌鲁木齐,人员构成主要是本地教师学生和外来教师、艺术家及社会相关从业人员,和本地一部分意图在条件容许后离开的艺术工作者,等这些暂住或非专职角色。
新疆第一批具有实验艺术倾向的人员,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端(直接介入的有:圆明园画家村时期的卜健、魏林、旦毅、洪启、杨放、李全龙、黎强、魏小斌[14])几乎同步。
他们大致是1987年5月23日12人绘画交流展第一回的参与者:秦峰、张永和、段离、郭不、严立、李春海、姜增辉、剡鸿魁、孙广新等 。及之后加入的李峻、吴强、潘岛、王少平、王宣元、牛軍、巴欣榮、巴欣盛、卢野、张建新、刘剑昆、那永刚、赵光盛等人员。这些人员和2002“重新启动”时的孙葛、田宝珍,3+8对一朵花微笑中新出现的卓然木·雅森、张平、卓亚、晏雪、洪启等人构成了新疆当代艺术的前辈。
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从新疆师范大学毕业的夏建国、田宝珍、魏伟、耿艺、韩晓丽、包治国和1993年毕业于新疆财经学院的田林,新疆艺术学院毕业的拜合提亚尔等。60-70年代生于新疆的马永良、阿里、王慧、赵大新、阿尔曼,和现居住于北京的石峻、田宝珍、夏星、关矢、谈学斌、杨放、苍鹰等,及这世纪初外来的郭珍明、周述政、陈晓丽、刘汉城、张学波等中青年。
再次是21世纪初从新疆艺术学院毕业的赵光胜、包彦钦、丁春鸣、杨贤涛、董民、黄刚勇、肖胜杰等,和各院校即将毕业的吴超、汪凌、曾群凯、梁硕、张云峰等,及80年代出身,毕业于央美、首都师范大学等疆外院校的朱东、回轩、李斌凯等青年。
在2002年以前,相关人员的职业和行为方式类似“12人绘画交流展”时的参与者。正如当年史晓明在《新疆艺术》2000年第5期所撰文:他们的职业多有不同:有工人,专职画家,公司职员,美术编辑,还有自由职业者,美术教师,下岗员工。“12人画展”成员中,年龄最长者现年59岁,末者27岁,大多数为知青一代(50年代后期出生)。“12人画展”从第二届开始参展画家就已经发生变化,从第三届至2000年,每回参展人数均没有达到12人,就此他们认为名称与作者的多少不一定非要一致,能够尽可能地保持该集体的和谐很重要。“12人绘画交流展”这个名称似乎更带有某种象征意义或者更接近于一个认知符号。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他们并不认为这个团体有学术旗帜的意味,借用他们中间的长者剡鸿魁所言:这不是一个组织,也没有领袖人物,除了生活与艺术上的交往,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松散的团体,至于组织活动,谁有精力谁承担,一切随机行事。[15]
2002年“重新启动--新疆当代艺术年展”后,尤其是2008年-2010年间,新疆当代艺术的参与者大多为中青年,汇入了在校学生和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以新疆师范大学和新疆艺术学院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展览中大多有独立的策展人,和较为明确的学术主题,以及包括研讨会等基本完整的展览流程。
而从“2008’虹 图书馆魅影艺术家基地第一回展”,文化厅党组书记兼副厅长韩子勇作为策划人开始,则标示着官方逐渐进入新疆当代艺术的进程,直到2009年4月28日新疆首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7坊街”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挂牌,在挂牌展览上特邀了在京著名行为艺术家赵半狄和苍鑫,由此代表着新疆当代艺术官方姿态的正式出现。
与此同时。乌市铜锣湾购物广场对新疆秋季·当代艺术作品展,新疆八音和投资有限公司对“向个人致敬!”首届新疆当代影像展等活动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赞助。而此年段至今的展览相较以往获得了媒体、政府、企事业单位多的支持。
孙葛、田宝珍、卓亚、轩辕文惠、王慧、韩晓丽等女性艺术家亦逐渐增加,在2005年和2010年则分别出现了以女性当代艺术作为核心的展览:“3+8对一朵花微笑”首届新疆当代女性艺术展、“叁月”7坊街新疆当代女性主题艺术联展。
2002年1月8日“重新启动”新疆当代艺术年展中装置等新的表现手法开始占据主要,直到“废墟计划”乌拉泊行为艺术展和2009年5月16日“向个人致敬!”首届新疆当代影像展,则完成了新疆当代艺术以架下作品为展览内容的方式。
四、新疆当代艺术批评
目前,新疆当代艺术还无法谈及成熟后,和目前仍在持续的经济危机刺破当代艺术市场泡沫后对当代艺术的影响等问题。目前新疆在全国当代艺术版图中尚处于争论当代艺术的功能和位置的态势。新疆本土艺术家由于失语和现实的困境,往往带来一种急起直追的焦灼与不安。[16]
文治武攻,节奏或循环的文化状态,取决于合乎时局的选择以何种姿态和工具去“前卫”。传统或反叛只是名词。
作品本身关乎全局。
显见的是。部分作品带有革命情结或自我逃避。具有浓重泊来属性。就全国而言,媒材选择、内容风格、艺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创作动机,语言、图式、绘画性、当代特征等属性,乃至技术等能力均显滞后。且不具备先前所言商业化批评化等因果后的,博物馆当代文献的“之后复制品”。乃至缺乏当代艺术常识和感知的无目的实验品或现代品?
没有完全形成合乎新疆前现代和现代文化背景的内在当代精神叙求,和科学的外在表达?明显的是学理上依旧更多的是传统的伦理理性和实践理性,而少有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人文理性与思辩理性[17] 。技术上为数不少的作品还在注重用色丰富,节奏韵律、传统构图与造型、肌理、等形式美感。
新疆目前还需要当代艺术的启蒙,乃至现代艺术的启蒙。这种启蒙将是一个逃不过的文化任务,无论是面向大众,还是面向艺术院校师生和艺术家。“边缘”既是乌市当代艺术家的个体生存体验,也是当代艺术在新疆的总体文化境遇。而在年轻的艺术院校学生和青年艺术家中,当代都市消费文化构成了这一代人的成长背景。维族姑娘、喀什老街、大漠胡杨、旷野古堡,都是与新一代个体生存关系不大的景观。在一个快餐、超女、网络、博客、大片等横行的时代,“残酷青春”和“都市物语”构成了这一代真实的文化体验。对父性文化义无返顾的叛离,和对个人经验的敏感与迷恋,及对生存压力的敏觉,是新一代艺术青年的集体症候。[18]
这些判断在2008年1月13日—1月19日的“黑白边缘”当代艺术展和5月2日“解决”演进中的新疆当代艺术第一回,以及2010新疆当代青年艺术状态个案展、“叁月”7坊街新疆当代女性主题艺术联展等以架上作品为主的展览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尤其是“黑白边缘”和“解决”。
“黑白边缘”和“解决”实行独立策展,展出集中了三种形态的作品:1、先锋摄影(黑白纪实、观念摄影);2、架上绘画(新写实、抽象表现、综合材料)。3、观念艺术(行为、装置)。
“黑白边缘”中摄影家田林的《雅村儿童》系列以朴素的人文主义情怀记录了城市底层儿童的生活世界。除了赤裸地暴露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般性问题,诸如贫富悬殊、地区发展失衡、盲流人口的形成等等,更多地是对一个古老游牧民族的城市生存进行了现代审视。[18]
而王慧、周璞、杨贤涛、建乐、肖胜杰、晏国强的作品,我们看到了与内地城市70后、80后作品相似的文化主题:伤害和游戏,迷茫无聊和感性[19]。
新疆油画在民国和建国以来形成了庞大的俄苏写实主义传统,这种传统既与新疆的地缘政治有关,也与毛泽东时代遗传的根深蒂固的文艺观念有关。在汗牛充栋的中国当代艺术史论著作从未提到过新疆的当代艺术运动和本土艺术家活动。与西南地区的活跃相比,新疆一直是一个被当代艺术遗忘的西北省份。[18]
疆内艺术院校多年陈旧的苏式油画教学模式积重难返。以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为主导的新疆高等美术教育,依旧基本属于大纲式教授,因地制宜和师生传承不够[20]。师资力量薄弱,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略显老化,教学水平不高,相关教师的当代艺术学术研究和创作能力较弱。在作品属性上大多属于内地上世纪90年代左右的传统美术或官方美术套路,且与内地同时期的这两类艺术存在距离。艺术的本身属性要求学院必须接近求同存异,合而不同,以营造不管是适合于普遍教学,或精英意识的功能和责任。建设性效果始终涉及到一个整合与弱化的,利于整体生活创作的小时空,可能的整体大众化效果,但于此却不可与对少数前瞻体的适应机制矛盾。重要的是教学管理适应艺术在次框架下的比例建制。此方能独立出艺术学院个体的生命诉求或话语权,而非形式泛滥,内容稀缺。
新疆当代艺术的生长,在今天看来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现代主义的语言实验,在今天的新疆仍然显得新异夺目。而这种现代主义语言实验,内地城市在85美术新潮时期就已操练娴熟[18]。展出的架上绘画,囊括了拜合提亚尔、曾群凯、刘剑昆、卓亚、黄刚勇、轩辕文惠、邹晓明、艾克、曹海宁、梁硕、汪凌、德德玛等艺术家和学生的抽象、表现以及综合材料作品。
展出的行为与装置艺术作品,在观念、题材和语言上都已接近内地水平。虽然语言上的模仿和主题上的雷同,但这也是当代艺术的一大通病,这些作品的意义在于:新疆的当代艺术试图就当代文化问题进行介入和拷问,不管这种有效性是否真正产生,不管这种文化问题是地方性的还是当代性的。[18]
2009年5月16日开幕的“向个人致敬”首届新疆当代影像展通过对北京、广州艺术家的邀请参与,在地域间,艺术与公众文化间,和广播、电视、报纸主流舆论下,慢慢具有了新疆当代里程碑的功效。但在2009夏季新疆当代艺术沙龙中,从少数参会人员身上显露的地域保护心理,凸显了危险的自负与合谋倾向。绝对主观,和对本专业的业余。新疆当代还需要普及诚实可靠的职业精神和基本技能。而这些重担的操作磨合所需要的时间和效率,将首先取决于该从业人员内部先锋性和独立性等基本职业素质,与真诚的道德操守的统一。
2010新疆当代青年艺术状态个案展开幕当天下午的研讨会。显现了不同年龄、阶层、知识结构、感知范围有别。而话语仰望,非终极二元判断,语境引导等意图强制和诱使。及主要关乎生物属性,而强调资本通行的经验推广。而在二次聚会中关于实际操作的运筹与探讨希望能逐步落实,践行。
新疆当代艺术迄今所处于的状态是区域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必然,此种始终萌芽少见生长的特殊,除情感外,必须理解和认同,这就是新疆当代艺术当下的生态,或尊严。
全球化和身份在这里不一定代表将要的方向,本土的人为自然既是坦然发生。消费与生产的不对等和妥协,和关于生态伊始的资本主导,或让给生存的学术失利,以及可能的娱乐精神,这些历史必然具有的中性意义,在情感上我们得倾向乐观。这是新疆当代将要的震痛,降生。
新疆当代文化艺术任重道远。
五、新疆当代艺术走向
如果等待新疆当代艺术生态取决于学术外围因素的平和或消失,经济水平接近内地或与之平行后等条件的完善。审美上被动接受和等待跳跃的可能(泊来或接济造血,个体奉献,人为最大化)。对权利语境,话语表述方式的普遍合理化功效等现代迷信客观对待后,再完成类似于中国现代艺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梳理和演练,然后方能开始自我艺术生态的建构。那么这种滞后将是我们自身的平庸,和谋求放大过的安全感而夸大其词。含糊认可这些特殊性,必须自然状态着从单一进化到多元(不同于规格生产),科学操作的最大效率必将失败,相对人文现象和历史选择,更多的权利势必掌握在人本自身。
显见的是:新疆当代艺术必须合理处置物理结构和能量其携带的经验,和经过改造或箍化上的肉身叙事,时尚流行刺激,条件反射般的模仿秀倾向等症候。
而狭小群体责任或内驱精英责任,拯救者的伟大觉醒角色绝对不适合个体青春的年限之于新疆的可能,所需要的或许赌注,外界革命仅从审美层次上已经死亡。内容之一在于是否关注游戏规则的必须,和其他局中和局外及另构后的能动力,所出现的合谋之外的那怕“产品尊严”。
现实是新疆当代艺术从流行[21]图式,绘画性,技术原创,运营手段和能力,规格生产等艺术链条和国内国际普遍谋划策略上的贫瘠,使得自身按“规矩”出牌,无法走出去,甚至拿不出手,新疆当代艺术目前也将处于自娱自乐,自生自灭的困局。
值得注意的是,7坊街在后续的展览活动:“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7坊街新疆艺术北京特展、“绽放”祝福2010——7坊街新年艺术展、以及新近的“三月”7坊街新疆当代女性艺术联展,及与相关人员的会面中,显现了短期内出现的当代艺术人员缺乏,学术支持贫弱,评论和批评本体意识的空档,资金管理和舆论,以及收藏与大众消费等问题,但相关人员所表示的积极态度和政府支持,相信会走出新疆当代艺术发展在体制内先行,以官方成功为主导的有别内地的道路。
做为新疆当代艺术的官方代表“七坊街”,势必将卓有成效的逐步完成建构自1987年以来,至今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疆当代艺术的良性生态。确立7坊街鲜明的文化方向,文化创造与传播功能及历史使命,并由此持续讲述新疆“自然当代”的区域原发和尊严,填补新疆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空缺的现象,进而反思全球化中文化霸权,和跨文化下本土立场和中国叙事的重要性,从而前瞻未来。
六、新疆当代艺术生态建构的可能方式
基于新疆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和以乌市为中心的前现代城市,局限于“前现代”和“古典”的审美能力和视觉经验,这一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状,长远规划和务实的态度势在必行。我们说没有那个地区能隔绝于其他世界安逸永存,一个区域主体的意识和持久的创新竞争力方能贡献持续进步元素,映证合力身份。而一个时代需要的文化产品必须符合当下时代审美境遇,能从学术到实践普及的解决眼前文化社会症候,并始终秉持冷静批判的角色,感知和表达一个时代和群体的痛痒,以及个体严于律己的生命觉醒,而起到文化艺术之于社会的责任。在温饱已不是问题的世界里,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文化。
如果不解决文化内销,培养一个适宜于本地的当代艺术生态,将加剧新疆的潜在资源,和意图寻找自身位置的艺术成员,在产生不久后随即人才外流的现况,同时本土审美经验亦无从与时俱进,民众审美能力和格调品质低下,城市文化品位和多元文化结构也必将愈加脆弱。
考察一个地域当代艺术形成的主要条件,无非两个因素:1、本土职业艺术家群体、群落的出现。2、民间画廊、展出空间以及赞助渠道的出现。
新疆当代艺术的推进之所以力不从心,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职业艺术家数量缺乏,展览和交流少。当代艺术是一场持续的新文化运动,艺术家群体构成其主体。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行和艺术市场的兴起,一批职业艺术家将有可能从画院、学院和其他官方文化机构中游离出来。艺术院校的扩招以及就业难题,使大批艺术院校毕业生从社会正常就业渠道中流动出来,居住在城郊结合部,成为职业艺术家的后备力量。2008年前,乌鲁木齐南郊大湾居住着为数众多,以新疆艺术学院历届毕业生和在校生为主的艺术群体,但2009年后,这里的历届毕业生逐渐减少了。
画廊、展出空间是当代艺术活动得以进行的空间保证。乌鲁木齐在前卫艺术活动场地和商业赞助方面还远远不够。从现实看,新疆当代艺术今天面临的问题恰恰类似85美术新潮以后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问题,新疆当代艺术的价值也在于此:当这种野生的艺术力量被市场等规训和收编之前,它是新鲜和具有活力,却也是不成熟的。
其次。新疆当代艺术的发展,还有待于收藏标准(慢慢由长期的学术研究建立起来的,且美术馆及国家艺术史收藏、基金、学院研究三者缺一不可,同时也不忽视个人美学趣味收藏和资本收藏。)正式展览收藏制度的建立,以及对学术创新和交流的重视,乃至艺术家培养规划,和基础艺术生态启动所需原始硬件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的相关扶持,和初级学术支持。这将使得新疆最新原创艺术,至少在生存和活动区域上有个稳定的落脚点和依托,便于对外交流,和有组织有纪律的管理、展示、宣传及创作研究,启动新疆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未来。实现自我长久造血。
从而使得文化艺术有效率地铭刻下本时代新疆的思想烙印,促使精神往更深意义和高层次上探寻。将新疆当代人理解生命、环境、语境、现实文化的语言等媒介方式,转化为艺术家对于时代的人文关怀。并富于技术和理智地感知普遍中国民众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命运。而诸如此种,对新疆未来责任要求“接近内地普遍性”的必须,是我们理解和支持新疆当代文化艺术中的束缚,逐渐转化为其独特原创性,而非一味表达愤怒、压抑、恐慌、判逃的前提。
深究文化边缘的中性意义,个体存在的独立(类如优秀绘画性的跨审美通行,商业运作和体制擦边是另外一种实现具体意义的手段)之于本身或不吻合于批判准则,艺术史标准,商业运营和批评格调,而成就国家之于外界,新疆之于内地的独立性或民粹[22]。
开拓创新与继承传统相结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疆几乎原生态的读图传统,新疆前现代的环境本身,和归根元素本土化的地域不对称竞争,必须落实为新疆当代艺术创作的一种经验和资源,而非包袱和忧郁的心态。
学术界使用国内当代艺术史经验的普遍常规,标准化或认同感等工具后,忽略了新疆区域本身的“自然当代”,及其本土的文化功能和方向。
新疆自古东西文化交汇的特点,促其先天具备敏锐的文化判断和本土化实验可能,此将述说新疆地缘文化优势及其经验的独特与丰厚。而标准生产的学术衡量方式和读图经验,将被落实为新疆的本土艺术资源之一,消化和显现“区域全球”或全球化中个体构造的根本历史。逐渐回归东方,鲜明独立的身份和思考方式将助力中国文化崛起。“西方模式下的东方学”亦逐渐被替代,成就个体和区域的人本。最终落实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生态。
乌鲁木齐等城市的未来必然会朝向后现代城市方向发展,新型都市文化亦会兴起并逐步进入公共领域和公众生活[23],强调具体的生存环境,明确的身份意识,和逐渐宏大的区域、生物关系,将成为以后时代的必然需求。我们能否将艺术语言、操作方式的变革与演进,跟上或反映出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变化或变异,以及艺术文化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和已经改变了的原有的文化接受模式?或科学、伦理、道德、哲学思辨所承受的程度和变换方向?
还是那句话:人总是要前进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新疆的矛盾势必会慢慢和谐,文化政策与艺术自治的矛盾亦会慢慢融洽,开拓创新与继承传统相结合这一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疆势必会更具条件和资源。新疆的文化艺术亦会渐渐重现古丝绸之路,那些年月的包容兼蓄和繁荣。
2008年,年末的持续大雪的始降中,在本校教师学生和师范大学学生的帮助下,我做了《馕》这件行为艺术作品。意图代表2007-2010年新疆主要当代艺术活动的参与人员的当下矛盾:意图或可能仅仅以一位暂住者,但绝非旁观者的角色,阐释新疆当代艺术的艰难探索,和现实处境的步步维艰。以及个体的直观生存和创作感受。
祝愿新疆当代文化艺术成员与文化觉醒者,及社会责任同道及政府能更加合力,尽早建构稳固的平台,营造深入创作交流的条件和阅读资源。征服旁观者视界中的自娱自乐,和自生自灭的安逸或自怜等“安全感”。使用资历同外界对等交流。诚心为艺术而艺术。而酝酿新疆当代文化艺术生态和话语权,实现新疆文化艺术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 王远:当代中国艺术概念的表述困境
下一篇: 王锋:忧虑的当代新疆油画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