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2005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最耀眼的无疑是油画和当代艺术惊人的成长。一方面拍卖接连破纪录,另一方面各个拍卖公司的油画专场成绩都有跃升,如嘉德的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总成交12876万元,刷新国内油画专场拍卖的最高纪录,首次举行拍卖会的北京保利则创造了一系列的纪录,其中徐悲鸿的油画《珍妮小姐画像》以2200万元成交,创造中国油画拍卖的纪录。火热的成绩也吸引资本频频进入画廊、博览会产业,形成繁荣的艺术大生产场景。与此同时,艺术品拍卖市场、油画和当代艺术是否出现泡沫以及泡沫有多大的争论、猜测也在蔓延,本报分别采访了资深艺术经纪人、研究专家就此进行分析,透过他们的眼睛看市场的真实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危与机。
当代艺术市场有点疯狂?
《新京报》:2005年春拍、秋拍中油画、当代艺术的价格增长非常引人瞩目,你认为是什么因素促使今年的增长这么迅猛?
郑鑫尧:今年特别是秋拍油画、当代艺术增长的速度确实很高,一方面几年来整个艺术品市场一直在增长,另一方面因为国画价格已经到了一个高度,很多人自然就把目标转到油画等当代艺术方面,所以出现了这样大的增幅。
伍劲:要看到这不是一个突然的增长,而是连续几年来一直在涨,我认为基础还是因为国内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出现奢侈品、艺术品的消费就是必然的。今年的特别之处是房地产、股票市场都不太景气,所以一些资金转向艺术品投资,短期进来很多所谓的热钱。秋拍的时候好的艺术家的作品整体价格比春季涨了一倍,多数都涨了50%,可以说价格的变化有点疯狂。今年5月的北京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上,有收藏基金花近50万美元买刘小东的《十八罗汉》,当时有人说是天价,可是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捡了个大漏,因为根据秋拍的行情,现在这组画至少能卖180万美元!
董梦阳:今年可能有一些基金、机构近来了,所以导致价格有比较大的增长。油画和当代艺术的涨幅确实是快了一些,但是从增值空间上来说真正好的艺术家、艺术品的价格还没有到位,还是有继续增长的势头。
《新京报》:那你认为目前这种局面,有没有泡沫的因素,或者说泡沫到底有多大?
郑鑫尧:我觉得泡沫相当多,我看现在是投机大于投资,人人都想从中扩大自己的利益,榨取利润。虽然一些好的油画价格还没到头,但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各地有三百多位油画家的价格超过老画家的平均价,我觉得这里面水分很大,有的画家还是自己做托,三番五次在拍卖会把自己的作品炒起来,给公众造成一种假象,好像天价漫天飞,其实都是吹起来的。
董梦阳:成交还比较理性,没有特别大的炒作因素,该成交的成交了,该流拍的流拍了。我认为部分真正好的画家的价格还没到位,但是也有一些画家价格高得有些离谱,明显是几个庄家像做股票一样炒作,弄得想卖低都不行了,其实很难受。
我觉得可以借鉴投资的手段,但是又不完全是投资,毕竟还有审美属性在里面。目前的市场有投机的因素,这是任何市场都避免不了的,无论多便宜的东西,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有人造价,卖假货或者采取不正当手段。
伍劲:这个话题也是业内最关心的,我认为目前专业认定的主流画家的也就是当代艺术核心部分的价位基本还是正常的,泡沫出在一些非主流的项目上,一方面是画家、经纪人攀比、操作,另一方面也有部分盲目入场的资金的炒作。任何一个繁荣的市场都免不了有投机现象,关键是看投机重不重,在哪些方面。
画廊和拍卖公司角色错位?
《新京报》:现在拍卖行越来越重视油画和当代艺术拍卖,而他们的能量之大明显超过画廊,这是否会造成画廊业的萎缩?
郑鑫尧:我觉得目前国内拍卖行和画廊的角色是错位的,而且很严重。成熟的艺术市场是分层的,画廊、代理公司是一级市场,拍卖公司是二级市场。德国的艺术品拍卖法就限定拍卖行只能拍卖已经过世或者重要的艺术家的作品,其他属于画廊运作的范围。因为在世画家有画廊运作,有一个市场基本的价格在,只有过世的艺术家的作品数量有限,通过拍卖可以确定他的价格。但是我们这里的拍卖市场破坏了这个规则,拍卖行像大卖场似地推出艺术品,等于是把画廊的生意都抢掉了。上海茂名路上原来有五六十家画廊,拍卖行火起来后,一度只剩下十家不到,有人还半夜去砸拍卖公司的玻璃,因为你不让人家活了嘛。
董梦阳:艺术市场包括画廊、拍卖行和画家,但是现在市场有问题,就是收藏家从这三个方面买东西的价格几乎是差不多的,这说明三者没有很好的定位,结果拍卖行做了画廊应该做的工作,直接去画家手里拿东西,而有些画廊也直接把画拿到拍卖行去拍卖,这实际上把角色弄混了。一般来说拍卖行拍卖的应该是艺术家的代表作一类,而更多的作品还是通过画廊买卖的,比如毕加索多数作品也是几百万美元,也是在画廊成交的。国内画廊以前没见到什么利润,这两年好不容易挣点钱,难免有点急功近利,这也可以理解。
但是一定要看到,短期内的钱只能挣几年,最终还是看长期的工作。现在画家、画廊都把作品大批拿到拍卖行,继续发展的话,我觉得到明年很多拍卖行就会发觉已经没有好的作品可拍了,因为没有人去培育市场了。也许到大家发现没东西可卖的时候,反过来会刺激画廊业的发展。
伍劲:拍卖行的画不是从地下钻出来的,也是画廊、专业经纪人搜罗出来的。据我了解有些画廊可能比较排斥拍卖行,但是也有很多画廊送作品去拍卖的情况,有的画廊一年送拍的甚至有上百幅。
所以我们看拍卖行的成绩中也有画廊的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全是拍卖行。今年北京、上海很多画廊经营成绩不错,营业额上千万的比比皆是,这其中就包括和拍卖行合作的内容。
市场走向的危和机
《新京报》:当代艺术市场进一步会如何发展?最终会达到怎样的高度?
郑鑫尧:我倒觉得艺术市场进一步发展以后,拍卖必然有所萎缩,因为值得拍的人也有限,最终大部分还是要通过画廊代理。另外有人说中国油画的价格以后要和印象派、毕加索看齐,我觉得中国油画再怎么涨也超不过西方最高的价格,因为这个形式还是欧美的强项。再说现在炒作的火热让画家的心理都有点变态,在画家中形成你不炒作你就落后的气氛,这对创作没有好处,因为好多画家都忙着为赚钱而画画,在艺术探索上花的时间很少了。
伍劲:因为当代艺术市场更具有全球性质,明年市场如何发展可能要看纽约拍卖的情况。但是从大的方面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有几方面的机会,一是我们经济还在持续发展,我看到一个预测,说大约到2040年的时候中国的GDP与美国就会持平,那时候你想中国的艺术品价格应该在什么位置上?二是目前收藏还是以个人收藏家为主,未来会有大的机构、大收藏家进入;三是目前买家还是中国人为主,未来欧美资金、画廊进来,市场还会继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欧美只有个别收藏家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因为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这个市场,所以有资金优势的外国人收藏了不少东西,但是那可以说还是低层次的状态,如果更多欧美收藏家介入的话,我觉得市场会有很大发展。
《新京报》:市场发展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制度环境?
郑鑫尧:政府部门应该出来作个调停,对画廊和拍卖行的行业规范有个引导。
谈大势的话,就是希望随着大家的富足,都能学得文明起来,对艺术、收藏有更为从容的心态,这样投机的因素会少一些。
伍劲:欧美拍卖和收藏市场是多年形成的,而在国内收藏主要还是一些个人收藏家在做。我想未来艺术品如果能够证券化、金融化将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比如你个人可能没有能力买下这张画,但是你可以买这张画的一部分权益,而且这个权益是可以交易、抵押的,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很大的收藏和交易群体。
董梦阳:现在很多当代艺术画廊实际上还是“画店”,把艺术家的作品拿来卖了就成,没有长期运作艺术家的打算。我们一个画廊把画家的价格推到十万元就很了不得了,可是国外的成功画廊能够推到100万美元,这里面就有很多经营管理上的差距,就好像国内大片和好莱坞大片的差别一样。
据说北京现在有50多家艺术品拍卖行,简直要比画廊还多。市场调节是最重要的手段,因为到大家发现没有作品可拍的时候,一定会回头去做画廊这个工作,“大家一起去造星”,推出新的艺术家。制度上还是不能跟已经有上百年拍卖历史的发达国家比,但是这个过程一定要有,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文化艺术不仅是精神领域的创造,也是能带来实际效益的产业。
■资料链接
“当代艺术”的划分
和对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的明确分期不同,在油画、当代国画和当代艺术方面,香港拍卖行和内地拍卖行各行其是。像吴冠中这样既有油画,也有彩墨、水墨作品的画家,时而出现在近现代中国书画拍卖场中,时而又在油画乃至当代艺术专场,在分类上给人不少困扰。
佳士德香港拍卖行使用的是比较中性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概念,把从二十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开始到“文革”油画、新时期油画和1980年代以后的实验艺术当作一个序列。而当代水墨画是否属于“当代艺术”也有争论。内地拍卖行又从材质区分油画、当代书画,现在的分类更为细致,一般会区分油画、当代艺术等不同的门类,并按照流派、风格做归类,越来越繁杂。
来源: 新京报
上一篇: 资本操控时代的视觉艺术
下一篇: 专家称:“黄金”书的收藏价值不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