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一般人学摄影第一个常问的是光圈多少?快门打到多少就可以拍到这样的照片?打开摄影报刊,常常看到拍摄佳作后面介绍,用什么型号相机,长镜头还是广角、光圈、快门速度、胶卷感光度如何如何等。我想即使告诉你明明白白,你赶到那个地方如法炮制,也很难拍出某人那张理想的作品。因为仅光影的构成一项就让你说不清,光的方向、光的质量不一样,造成的效果就会有较大的差异。太多的人更看重的是事情的结果而不问原因。光圈、快门只是你掌握的拍摄技能中资讯的一种。即使你知道这些,用处亦然不大。比如大酒楼的名厨和一个刚刚学徒的服务生,弄来一样的肉、鱼、蔬菜、盐、香料,大厨烹出味鲜纯厚的佳肴,你可能因掌握不了火候而使食品炖糊而不能下咽。
这其间最重要的感官是视觉,即如何用眼睛观察,把握好“火候”,烹调如此,拍照片亦是如此。
新闻界提倡“用眼睛采访”。俗称要有“新闻眼”。这是对视觉功能的强化。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就是眼睛,十八般兵器,眼睛是最锐利的武器。人的各种感官接受现实世界的信息,85%是*眼睛输入的。也就是说*眼睛去发现。著名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
新闻界现在十分提倡“目击式新闻”。摄影圈内一些人常常觉得自己身边无什么可拍,一些人在拍照片时埋怨自己器材差,有的人埋怨自己没有出门的机会,总之怨这怨那,有的于是在器材上比拼,尼康、佳能不尽兴,还要买哈苏、莱卡,从单反到120,再到大画幅,各种新款相机如数家珍,优点无所不知,一句话,就是拍不出好照片。拍不出优秀照片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发现。发现不了身边生活的美,缺少有效地观察。拍出来的不是艺术作品,而是“视觉上的废话”。
一、贵在发现。应当从生活中学会观察
摄影是一门观察的艺术。要通过摄影获得美的艺术形象,必须通过正确地观察。观察,从它最贴切、最广泛的含义来说,就是全面运用你的感觉、智力和感情,全神贯注于你拍摄的题材。
古人善于观察:《察今》云:“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
苏东坡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事不目见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可见他对观察认识的深刻。
文学中十分重视观察:著名作家周立波在他的代表作《暴风骤雨》中写道:有两匹马的中农比有一匹马的中农神气。
已故著名女记者子冈的大作:《毛泽东先生到重庆》1945.8.29重庆《大公报》在新闻中运用观察堪为典范,通篇以观察材料为主干,精彩之处颇多。试看:
“‘很感谢’,他几乎用陕北口音说这三个字,当记者与他握手时,仍在重复这三个字,他的手指被香烟烧得焦黄。当他走下扶梯的时候,我看到他的鞋底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
这其中短短的一小段,记者以其敏锐的观察,瞬间分辨出了毛泽东的口音、手指的颜色、鞋底的特点等等。可以看出,毛泽东一出现,记者就进行细心的观察,通过敏锐的观察得知真实细节,从而塑造了一个文质彬彬、满怀诚意、长期在艰苦环境中奋斗的人民领袖的形象。
摄影中运用观察优秀作品也比比皆是,以“彭”走“董”来例(图片略去),作者可说独具慧眼。再例:“洞穿的鞋底”(图片略去)
讲到这里,那么生活中如何用相机观察和发现呢?
1.相信周围有东西可拍
“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许多美的事物”(别林斯基语)。我们进行摄影时必须对周围生活充满激情。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突出别人未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来。只有拍摄自己熟悉的东西,才能够深入,甚至要反复去拍、去琢磨、去思考,才能拍出有深度有力度的作品。
以临涣茶馆《人生如茶》(图片略去)一组图片为例,以袁廉民先生拍黄山为例(图片略去);以摄影家张永富拍黄山为例(图片略去)。
再以湘潭钢铁厂摄影人熊汉泉为例(图片略去)。(钢铁废渣堆现旖旎风光,化腐朽为神奇)
世界级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我不是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让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所以,青木板、白菜叶、枯枝都成为他反复拍摄的题材,并拍出了传世名作。真可谓“点石成金”。(图片略去)韦斯顿作品。
有些人提出“生活在别处”的观点,总是喜欢扛着长枪短炮去大漠冰川、人迹罕至处。这其中不乏带着猎奇的心态。如某处发现某一景点,无数人接踵而来,不久就把这个点拍滥了(如河南云台山),人们失去兴趣,往往再换一处。一些报刊、杂志也充斥这类照片。这种旅途即兴式的拍摄往往受时间、空间制约,随意性强,很难出佳品(当然运气好,捕捉到决定性瞬间也未必不能出作品。有人称摄影人为“机会主义者”)。话又说回来,“行万里路”,有机会跑遍名山大川可使视野开阔,增加生活和艺术的积累,拍摄地域半径越大,摄取的精华也就越多。不过各人条件不一,如果未有机会(职业的便利),未有雄厚的资金,未有像样的机器,那就干脆拍身边,从日常生活入手,“就地突围”,距离能产生美,但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发现美,更技高一筹。中国有句古话:“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亚当斯大师一辈子就拍加利福尼亚家乡的山谷,硬是*精湛的技艺、艺术天赋,拍出个世界级国家公园。(图片略去)
2.选择观察的角度和位置,用心去发现
为了克服观察的盲目性、随意性,我们当提倡摄影人瞅准时机,选准位置,用心观察。
当红日喷薄而出;当国旗卫队甩开红旗的一角;当精彩的射门发生;当领袖人物登上飞机,摘下头盔,举动头盔,用力挥动的一瞬间(如方纪《挥手之间》);当彭定康离开港督府转身一瞬间……摄影人果断按动快门,于是佳片就出现了。这时位置很重要,要抢占有利地形地势、认真观察,找准拍摄最好切入点。(仍以“彭”走“董”来为例,图片略去)
其次是选择观察的角度,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站的位置不同,选择的角度不一样,观察的结果也会大不一样。相机的视点不同,角度不同,高一点,低一点,俯角拍,仰角拍,效果大不一样。这在摄影术上称为多路观察。多路观察常会使你看到过去可能忽视的或不去仔细观察的东西。澳洲摄影家一天仰卧在田野拍蜘蛛网,他惊呆了,感到无与伦比的图案美、抽象美。
3.去掉事物的标签
有先入之见可说是观察一大障碍。画家莫奈曾说过,为了观察,我们必须忘掉我们所看的东西的名称。正如西方学者所说:“依*定义我们认识了每件事物,而不再是观察事物,我们是相信酒瓶上的标签,而从不注意品尝酒的滋味。”如黄山上的一块石头,如果你就只觉得他只是一块石头,那你很难细看出他是“喜鹊登梅”,什么“仙人晒靴”,什么“猴子观海”的。对一朵花、一块岩石、一棵树、一支莲蓬、一堵马头墙……不应只按我们脑中已有的形象去看待。(图片略去)
4.注意总结观察的方法
《孟子正义》中有一句话:“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这个“术”就是要有方法。
比如拍摄文化活动,每一项文化活动都有它的主题形式和风格。在接受拍摄任务时,应考虑两重意思,一个是自始至终纪实性拍摄归档,另一种进行摄影艺术创作,努力从中撷取有光影、动态效果的理想画面。有条件的地方,应在节目彩排时先看一场,熟悉每个节目的动作、程序、灯光效果等要素。这样在正式演出更有把握拍一些理想的图片。以邵华将军拍舞台图片为例(图片略去)
观察的方法中有浏览,有细察,有“深究”。
浏览就是我们刚刚谈到的群众文化演出,“细察”正如达芬奇画蛋(画过一千只蛋),悲鸿画马:“写马必须以马为师”。细察、详审,马的姿态与神情,终于才能“一洗凡古万马空”。最近报道一摄影师在他的朋友动物学家帮助下拍下蝙蝠夜间捉鱼的场景是在长城外一个地洞里守了一个多月,才拍下这一奇观,可谓细察、深究。
5.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摄影是看的艺术,也是选择的艺术。摄影观察应注意选择,学会从纷杂事物中发现精彩之处。
以美籍摄影家李元为例:李元是风光摄影大师,非常有个性,他是很少去名山大川拍摄的摄影人。他总是在看似寻常的地方拍出不寻常的有意味的影像。关于拍摄局部与整体,他认为自己愈拍愈重视局部了,他说他是通过局部中那些细节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体会。拍摄完整的照片,他认为有两种局限:一,在拍了一、二张这样的照片之后,就很难再有什么新意。二,这样的照片叙述性来得比创意性强。其原因这样的照片往往太“实”,充满了对描写一个地方所要求信息量。相对来说,局部和细节性的照片可以具有发现感,体现了摄影者独有的观察,随着每个人不同观点,表现出不同认识和解释。以李元先生作品为例(图片略去)
当然,这是李元先生对整体和局部关系的理解。这种认识是很精当的,但在拍专题照片时,我认为还应不能忽视拍全景(全景照片一定要有),细节当然也要充分展现,特别是利用特写镜头表现。
6.求异思维在观察中的应用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看成钉子。”思维定势一旦形成便会束缚创造性。拍黄山的例子已经谈到,很多游览的人只认为那是松、石头,具像的东西,而不会看出充满灵气的石头。在观察中,可否打破某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如从观察物体到拍摄物体的影子(韦斯顿的《甜椒》),或者从主体的背面拍摄,或者打破人的形象常规如《千年的守望》(拙作),这样变一变,或者“反其道而行之”效果大不一样。图片举例:⑾韦斯顿作品(图片略去);⑿千年的守望(拙作略去)
二、如何善于表现:
摄影创作领域的误区:
1.唯器材论:
摄影圈有一部分人迷恋于相机、镜头、比拼技术,他们已拥有很好的器材,仍然在不断追求新的型号,否则认为不专业。
这部分人有人称之为技术摄影家,他们的兴趣是在器材上,而不是在目的(出作品)上。
实际上,专业不专业,关键不在器材,而在于艺术观念、创作态度、运作方式。专业意味一种严格的标准,一种高度。
有的摄影人出门,长枪短炮,样样都带,胶卷什么大片、小片、正片、负片,镜头什么长焦、中焦、广角、超广角希望通吃,结果往往吃亏,真正关键时刻,还是用好手头上那只相机镜头,镜头太多反容易见异思迁,因频繁更换镜头贻误战机,这种贪往往适得其反。
大师卡蒂埃·布列松经常使用的一只莱卡M袖珍相机,便于抓拍。(图片略去)
李元先生出远门也大多只是带上一套佳能IV单反相机。
摄影重要的不是相机,不是感光材料,而是摄影者的技术、技巧及情感注入、创新思维等。
与技术摄影家相悖的就是主题摄影家。他们不迷恋于机器和零件,而是热衷人物、场景、街景、风光、自然题材、社会人生……他们对拍摄对象感兴趣,他们一举起相机就想着如何去表现。他们把自己拍摄的照片带回家,一遍又一遍欣赏着,把玩着,让家人、朋友也分享这种快乐。他们在欣赏中培养自己的眼力。他们在不断总结中提高自己在影像上表面力。
2.迷恋影赛、金牌,以获奖论英雄
摄影领域有些现象颇为独特。摄影的瞬间性,突发性,机遇性偶成了一批幸运儿,有的人第一张发表作品就刊登在全国著名摄影报刊上,第一次参展就摘金夺银。(丽水2004,国际摄影大赛,纪实类金奖获得者《人间有自有真情在》,就是一个普通的民办教师。)(图片略去)
画家从来没有依*偶然性画一幅名画的事,而摄影人的确有一举成名天下知,难怪摄坛有人说:“一蒙、二碰、三运气,外加好机器。”但这夺金的一张,也许就是最后一张。真正的摄影家必须要有稳定的实力,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创作潜能。
过于迷恋参赛获奖只能导致功利、浮躁,因为影赛本身也是一种文字游戏。重金牌,不必唯金牌,所谓金牌情结往往容易弱化主体意识和个性意识,萌生迎合意识。(当然获奖是好事,也是对自己的促进)
3.所谓“没有好的不拍”、“基本训练可以跳过去”。
一位既是企业家又是摄影人的朋友说:“没有好的不拍”,又说“不到名山大川我曾不掏相机。”这也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摄影讲究突发性,要*平时多苦练。摄影的进程大致可分为:技术、技巧、创造、风格四个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摄影是高科技和艺术的结合,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这门既是艺术又是技术的综合训练。观念故然很重要,首要还要在于实践。还有一些人认为现代照相如此先进,什么54点眼控对焦,眼睛瞅到那就对到那,只要按快门,曝光什么都不必考虑,特别是高级数码相机的出现,认为基础训练可以跳过去。这正是社会上拿起照相机就是摄影师的错误认识的表现。也是学摄影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表现。
实际,摄影是“易学难精”的艺术,基础训练不仅不可跳过去,而且要苦练基本功。中外蜚声的摄影大家哪一个基本功不过硬,暗房功夫不过硬:布列松常好说“我对摄影一无所知”,真的一无所知吗?恰恰相反,布列松对技术的掌握可说是炉火纯青,据史料记载,有一次一位朋友在灯光下测试布翁的目测曝光能力。他竟然能准确说出高度部位和阴影部位的曝光量。
另外,他用莱卡M相机,对焦不用对黄点,看到目标,手指轻轻一拨弄就对上。
基础训练包括相机的手持稳定程度、调焦、曝光组合,景别等等要素,都要下苦功训练。有了好的拍摄题材和机会,有了过硬的技术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意图。
从某种意义上说,基本训练不仅仅是技术训练,也是一种思维训练,心灵训练。培养你的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有人说:只有熟练掌握技术的人,才有资格淡化技术。
在文学上只有巴金等大家说过:“写作可以无技巧”。
风光大师李元先生在《学习摄影》一文曾谈到:真正要学习拍照,可不是等到出去游山玩水时才拿出相机来的。在自己附近熟悉的环境里去考虑取材、构图和用光,即使在题材上也许不一定得到大众的认同,但这种“一次不成功可以下次再去的环境”是训练基本功最好的地方。此言甚为精当。
李元先生一般不去名山大川拍照,我认为才是真正“没有好的不拍”,名山大川故然风光很美,但让人拍烂了,“风光明信片”、“挂历”等东西出得太多,也往往引起人的审美疲劳。再说你再挤上去,也很难再出片了,否则“千人一面”。李元先生却喜欢另辟蹊径,不愿拍那些典型的“标准照”。
在分析摄影存在的几个误区之后,下面谈谈如何怎样提高摄影的表现力。
1.找好一个切入点
关于写好新闻很重要的是要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如获中国新闻奖《质量的丰碑》,记述南浦大桥,正是从质量的角度切入的。这方面例举很多。学习摄影亦是如此。摄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诸多门类,而且愈精细和科学,当你在学摄影时,在进行创作时最好找准一个切入点。除了照相机技术学习,感光材料应用,构图用光技术外,也就是选中你最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拍人物、拍建筑、拍风光、拍民俗、拍体育竞技。你应在这方面不断强化这一门类兴趣和爱好,多关心、浏览和采集与之相关资讯。这样更有利于你在摄影的认识和理解。
这一点我们应当认真学习西方摄影家,他们往往是专一不二的。如亚当斯拍山谷,布列松善于抓拍生活决定性瞬间,卡帕驰骋在硝烟的战场上,爱德华·威斯顿善于拍人体……专精表现出明智。一位摄影智者说,摄影虽不是大学问,但也不是雕虫小技,铺展开来,深入下去,足以消费一个平常人一生甚至好几生的时间。因此,想在摄影上有所作为,也必须心诚志笃,集中精力,一门深入。我在新闻学讲如何报道时,常讲:面面俱到,不如一点到,那种一会儿风光,一会儿人像,一会儿花卉,一会儿民俗,蜻蜓点水式面面皆拍,便会永远徘徊在较低层面上。(图片略去)
我国当代摄影家已经十分注重到这个问题,出现一批优秀摄影师,如一直航拍新疆大地的赵承安,拍长城的李少白,拍故宫的尚君义,直面人生的卢广。他们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炽热的情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对自然、对人生的审美精神。(图片略去)
2.创作一幅好照片,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主题
一幅好作品,可以交流一种思想,讲述一个故事,传达一种情感,一幅好的作品所表现的人或事物不仅仅只对你个人来说有意义、有价值。只对你个人有意义只能称作纪念照,摄影是世界通用语言,它应该对全世界所有人都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常说的“具有普遍意义”。
这样的主题必须具有意味。我在前面讲过,没有意味的东西,只能是视觉上的“废话”。
如袁毅平的《东方红》,通过地面标志性建筑天安门和红红的大面积天空表达出社会主义蓬勃发展,演奏出中国人心中歌--祖国颂。(图片略去)
另一位摄影家也是袁先生,袁廉民在1978年登黄山拍摄的《蒸蒸日出》,被作为送给外国元首的礼品,作品在当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粉碎四人帮,思想解放,改革开放,蓬勃生机)。
3.创作一幅好作品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角
一幅好的作品总要有一个主要对象表现主题,即摄影画面要有一个视觉中心。这个中心可以是一个人,一条船,一把剑,一只花,一朵云彩,一组事物。
如布列松1938年拍摄的《英皇大选》中躺在垃圾堆上的流浪汉。(图片略去)
再例:《领救济金者》摄影家兰格1933年拍。(图片略去)
那位面向着我们缄默不语的贫困老人,那只会说话的空碗透视着无奈,造成强烈地视觉冲击。
4.摄影创作要有一个好的光影效果
摄影某种意义上是用光作画。没有光,就没有影,高品质的摄影要创造性用光,用光来作画,用光来写诗,用光来抒情。摄影创作必须对光线敏感,必须注意光的方向,光的质量。在拍摄时尽量少用顺光,多用侧光、逆光(侧逆光能使普通物体变成迷人的形象,把平庸的东西加以美化),逆光摄影成功的关键往往是按被摄体最亮的部分进行曝光,防止细部影纹和颜色被消除掉,而让较暗的部分变成黑。用侧逆光还能营造被摄物的质感(但要控制好,要适当运用)(图片略去)
5.要抓住色彩美丽的瞬间
我们置身在多彩的世界之中,人们对色彩的爱好,可谓与生俱来,色彩,作为视觉艺术的语言和重要表现手段,是摄影人长期讨论的课题,色彩的构成,色彩的发现,色彩的处理,色彩的把握运用,色彩的表达,凡此等等,都是我们应该下功夫的。摄影家面对并非纯粹的色彩世界,色彩与形、色彩与质感、色彩与光、色彩与环境等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尤其是光对色的影响。有了灿烂的光,才有生动的色,我常常给学生说,最佳光线才能导致色彩最佳状态,要抓住色彩的美丽瞬间十分不易,因为自然界的色彩是令人不可捉摸的变量。(图片略去)
比如,看来漂亮的颜色或颜色的组合在幻灯片或照片上可能是庸俗而令人厌烦的,如蓝天下的绿色田野,只能是明信片式的平庸。另一方面,一些十分富有魅力的作品(彩照),它们的效果来自一种最浅淡的颜色,几乎像没有颜色一样。如简庆福作品,石广智作品,有些阴雨天或雾天拍摄作品所拍的照片就属于这一类。(图片略去)
如果有人概括一下,一个人的审美情趣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被摄体色彩选择和处理照片色调的能力。人们在评论一件艺术品的色彩,常爱用“雅”、“俗”这样的词。对某一颜色的爱好,与性格、年龄、性别、民族、心理及所处时代诸多因素影响,对色彩的品质、格调和色彩美的形式的把握来自你的审美修养。(张艺谋对“红”的把握)
对于摄影人来说,要不断加强你个人的色彩修养。善于捕捉色彩美丽的瞬间(如非常鲜艳、非常强烈),或者又非常浅淡,非常素雅!艺术上允许偏色)。几种和谐的颜色在一起可能很上像,而互不相关的几种强烈颜色混杂不仅不上像,而且还带来视觉污染。
李元先生善用几块大色块构图,他创造性运用了梵高、塞尚大师所用线条的强烈和鲜艳色彩来表现自己主观情感的表现主义手法,值得我们借鉴。(图片略去)
6.一幅摄影作品要简洁明了
契诃夫:“简练是才能的姊妹”。针对写作他说;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只是删掉写得不好的技巧。事实上,摄影亦如此。
摄影是减法的艺术。
一个被摄体本身可以表现出有条不紊,也可以是杂乱无章(比如说大光圈虚化背景,利用滤光镜,或者在暗室调整色彩等等都可使主题更鲜明)。
一位国外摄影家宁格擅于拍树,还出了这方面专著。一天有人告诉他发现了一棵美丽的树。他于是去察看这棵树。他发现这棵树的确很美。观察后但他却很失望:周围的环境:高压线、电话线、建筑物,这些背景已完全干扰了。这独特的轮廓被淹没,周围的影调与颜色和这棵树混在一起成一体。本身一棵很美的树对摄影家亦未有用处。
为使作品简洁明了必需去掉对主题起削弱作用的景物。它决不意味着将背景中所有东西都删去。这样对容易表达主题思想内涵有帮助的东西还要保留。
黑白摄影中要简洁明了,当然要控制好黑、白、灰三种色调,彩色摄影中要简洁明了,最好形成有某种色彩倾向的基调。总之善于把自己情感、想像、观察、感受、表现等因素熔合在你的技术控制之中,形成能打动人心,简洁有表现力的画面。(图片略去)
当下摄影创作不仅要在观察力、发现力、感受力上下功夫,还要在电脑后期制作上下功夫,使后期制作成为拍摄功能的延伸。
上一篇: 我们这30年:两代人的影像记录
下一篇: 从罗兰巴特看摄影的本质及艺术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