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突发新闻是媒体竞争必争之地,许多摄影记者从中得到锻炼并“一战成名”,这其中有一些规律可循。

  如何第一时间到达并突破

  最为关键的就是获取有价值的线索,这是应对突发新闻的起点。

  线索一般分内线和外线两种,内线主要是来源于突发事件的处置部门,比如说110,119,120,999,一般是记者单线联系。另外一种就是24小时开通的报料热线;当然也有一些职业“报料人”跟记者建立长期合作;交通广播也是线索监控的一个方面。

  获得线索后,如何抵达现场成为采访能否成功的关键。有时候,能否第一时间到比技术素质更重要,再好的光影构图,没有第一现场也是惘然。三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斯坦利福曼把他的成功归结于对所在城市的了如指掌,在他手上有两个法宝,第一个是无线监听器,另一个就是城市地图。他说无线电(包括交通讯息)可以提供第一手资讯,城市地图可以让你最快的时候抵达现场。如果是出国采访还必须考虑签证、机票、采访地的租车和向导等问题。

  抵达现场以后如何突破?进入现场一般有几种方式:第一是亮明身份,在省会以下的城市,可能受限相对少一些,出示记者证以后就可以进入现场。如果受的限制较多,就要采取另外方式,比如化妆,以消防人员、宣传干事、救护人员等身份进入,但注意不要触犯底线。还有就是利用熟人,比如说保卫人员,以及报料人,这时候报料人可能就在现场,而且他们还熟悉地形。再有就是寻找希望得到帮助的群体,包括灾难、事故遇难者的家属。

  突发新闻采访只有两种情况,要么获准进入,要么被阻挡。如果被阻挡在外面怎么办?千万不要收起相机,要尽可能瞅准时机按下快门,这样才可能将不利转为有利。

  图一是大安山矿难的照片,当时在现场的记者全部被安置在警戒线以外,而且没有现场光,一片漆黑,只有阻拦的人。我们现在看到一个非常好的光源,它这个光源是哪里来的?这是保卫人员在设置了警戒线以后,阻止记者进入现场采访,把大探照灯对着记者相机的镜头,他们也知道摄影镜头冲光的话照片就拍不成,记者这个时候就顺势蹲下来,用闪光灯把前景曝亮,后面阻挡记者拍摄的探照灯光线正好成为被利用的光源,成为一个好的背景光。如果进入了现场的话,要尽可能避免冲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尽可能先给予对方理解,才能换得更多的理解。

  另外就是发稿准备。赶往现场时应该配备笔记本电脑和两套网卡。大型突发事件最少需要两到三名摄影记者,有些甚至需要现场设置图片编辑,在现场选择编辑照片,这样在流程上会缩短发稿时间。
  操作理念和手法

  摄影记者到达新闻现场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记录,并且通过镜头传递有效信息。“摄影记者注重形象中的信息,摄影师注重形象中的视觉感受”,这是美国摄影教育家卡谛斯说的,或许有人认为这一提法过时。就如在视觉优先的媒体时代,我在《京华时报》推行这个信息优先的原则,似乎是在逆势而行,但是我觉得这个和报纸整个编辑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京华时报》是一份典型的市民报纸,总编辑朱德付认为,报纸的成功得益于事件性新闻编辑理念的贯彻,是贴近并且服务于普通市民的结果。作为摄影记者,拍摄读者可以看得懂的照片,更好地还原新闻现场的照片,这是个不变的方向。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专业记者在新闻现场过于强调摄影技巧,而疏忽事件本身的信息涵盖。

  但记录有效信息实际上只是第一步。摄影记者与普通拍摄者不同,同处一个新闻现场,他在满足信息需求同时,还得能解决信息阅读时画面的层次、视觉表现力。在新闻现场进行构图布局,目的是更有效地展示和表现好的有效信息,同时满足读者视觉感受上的愉悦或震撼。

  突发新闻采访在手法上有很多共通性,就是通过视觉变化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

 全景照片可以反映事件的全貌,描写场景,另外还可以展现一个整体氛围。而中景照片可以讲述事件,单独一张照片就浓缩了事件的重要元素,中景照片也是在见报频率最高的形态。特写照片主要是突出某个元素,引发读者共鸣。

  另外在视觉方面还有一些机位变化。仰拍照片可以集中关注度,对视线产生引导,弱化其它元素;可能它会产生一个夸张的效果,但非常引人注目,如《重庆时报》这张照片(图二)。

  俯视照片,高角度拍摄可以产生对比,另外利用它可以介绍方位,这是《竞报》的一张照片(图三),长虹桥辅路坍塌。它让信息传达更趋于精准。

  广角近距离拍摄照片,一般记者会配16mm-35mm的镜头,图四就是用16 mm镜头拍摄的照片,长虹桥辅路坍塌。广角近距离可以避免干扰物,无限的接近和表现主体,但是它造成视觉效果近大远小,产生透视变化,譬如远处的推土机非常小,这要求记者注意不要太夸张以致信息失真。

  情感与人性的关注,在突发新闻照片中必须包涵。镜头运用包括场景的变化,都是表象,突发事件真正能够引起共鸣的还是人,这是不变的宗旨。人在事件中的变化,他的应对,或者他的受难,才是最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阅读的情绪。一张好的照片,能够让读者生气、愤怒,可以笑,可以哭,但不能让他无动于衷。

  这是《法制晚报》记者黑克在凌晨三点钟拍的照片(图五),我看了这张照片以后非常触动,这个女孩告诉被困在车里面的朋友,说你要坚持,一定要坚持住。实际上这只有两分钟的过程,记者抓住了最为高潮的部分。

  突发新闻有时转瞬即逝,但有时却是长时间等待的结果。这张《孩儿坠井》(图六),记者就花了六个小时等待现场挖掘。在长时间等待和复杂场面中,记者的思路和冷静尤为重要。他把镜头更多地放在孩子父亲的情绪变化上。如果没有事先思考,仅凭本能反应,没法把这些拍下来。因为现场那么大,如果思路上没有关注父亲可能的情绪变化,你就很有可能站在别的点上,比如仅仅把镜头聚焦在救援,但是《京华时报》记者甄宏戈把镜头落在了情感的关注。

  另外,拍摄手法应尽可能考虑受众的阅读感受。这是突发新闻难以回避的一道坎,因为所报道的一些内容,里面痛苦的东西难以回避。这个矛盾有两个解决途径:一是作为报道,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暴露伤痛的目的是立足于希望解决问题;另外就是尽可能回避脸孔,当然也要尽量不以马赛克的方式来遮挡,它是最无奈的方式,其使用对图片也是伤害。




上一篇摄影理论的新世纪启迪

下一篇北京奥运国内摄影报道点评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