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常有摄影记者问我:“你觉得现在报刊上照片多点儿好,还是文字多点儿好?”
坦白说,这根本就不是问题。根据我的经验,提这个问题的人,多半是不怎么会写作的,他们只是有点儿难以接受自己作为一个摄影记者,却不会写东西这么个严重缺陷的事实,于是就有意无意地试图把摄影的“专业性”跟写字的“普遍性”对立起来,为自己寻找一个开脱的借口。
我们得相信,既然文字从最早表形的图画进化成今天以表音表意为主的综合系统,可见其表达的丰富性,但这并不是说文字有着超越一切的优越性。其不具象、不直观的特点及学习性要求,在传播中也有局限。就表达本身来说,摄影记者学会用文字表述,对于影像表达的信息提炼也是一种促进,两者并不矛盾。我一直认为,摄影记者最好的状态应该是:适合用照片表达的时候用照片,适合用文字的时候用文字,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应对一切报道工作。
当然,提出这样的问题,也不排除所谓如今已进入“读图时代”的说法让摄影记者们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优越感。但是,如果读图仅指图画阅读的话,那时髦的只是“读图时代”这个词,而不是这种阅读方式本身。往前看,百多年前我们就应该有过一个“读图时代”的高潮了,晚清的“点石斋画报”、“图画日报”、“北洋画报”以及之后的“绣像小说”、“连环漫画”、“良友”等都算是引领当时的读图风气。这些画报的盛行虽得益于当时印刷术的进步,但当时大城市的迅速形成,在人口密集化和市民阶层得到壮大的情况下,大众文化突然间就达到了一个顶峰是其主要原因。因此,这10多年来再度被引发的“读图时代”大致也是这样的状况。
如果摄影记者就此获得极大优越感,甚至开始排斥文字,那就扯远了。照片的优点是形象生动,信息量大,但也正由于它的浅显易懂,使人们只能被动接受,而不像面对文字时还须主动思索。写作与其说是表达,不如说是一个人对自己思考和阅读的归纳,读图本身就带有极大的信息损耗,试想,如果是一个不会写作、缺乏思想力的摄影者提供的照片,给人传达的又能是多高明的东西呢?曾有专家忧心忡忡地指出,如果人们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很容易造成全民阅读水平的低下。我不知道那些写不了文章,只会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们听到这样的说法会有什么想法。
读图时代的摄影记者,你可以藏起你写的字,却不能写不出一个字。




上一篇体育摄影之“主义”

下一篇摄影之“学”———理论是什么?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