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书画收藏到底有多热?屡屡攀升的市场行情、日益庞大的收藏队伍就是一个见证。与此同时,因为假画泛滥、过度炒作等因素,不少人感叹书画市场“水太深”,不敢轻易介入。在江苏养墨堂美术馆馆长吴维超看来,书画收藏的门道虽然几本书也未必说得透,但提防一些常见误区、掌握一些小窍门,对书画收藏者尤其是新手来说,将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有地位、有名气的画家,作品不一定值钱”
记者:都有哪些人热衷书画消费?
吴维超:大致有四种:企业家、收藏家、商务送礼者和少数白领。一般来说,实力派企业家和资深藏家以投资为主,他们资金雄厚、经验丰富,眼光准、下手狠。商务送礼的人喜欢“投其所好”,会指名道姓要某某名家作品。近年来,有些白领也喜欢买字画装饰家居,兼具保值、增值作用,一般根据家装风格选取油画或者中国画。
记者:您所接触的收藏误区主要有什么?
吴维超:最大误区是“看地位、认名气”,有人开口就问:有没有某书协主席、画院院长的字画?其实,有地位、有名气的画家,作品不一定值钱。为什么有人从领导位置退下来,字画马上不值钱?林散之不是书协主席,却没人否认他的书法地位。相反,全国那么多书协主席、画院院长,有几个让人记住的?更何况,如今各种书画院鱼龙混杂,有的名头很大,给自己挂个“世界”“全国”级的牌子,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
还有一个普遍误区是:画家去世了作品就升值。客观上说,去世画家作品存世量小,“奇货可居”,而历史上画家在世时作品乏人问津、去世后名声大噪的也屡见不鲜,但一个根本前提是,画作必须是精品,经得起时间检验。
还有人觉得,同一位画家的作品,价格可以“由此及彼”。我有一位朋友是画廊老板,有人拿一幅李可染的画请他估价,他根据市场行情,给出几十万元报价。对方一脸狐疑,说你蒙谁呢?李可染的《井冈山》拍出1000多万元呢!事实上他不明白,同一个人作品也分“三六九等”,早期的、成熟期的;大规格的、小尺寸的;精心创作的、应酬之作……价格有天壤之别。
也有人想当然以为,工笔画比写意画值钱——工笔画多费时啊,画一幅的功夫够好几十幅写意画了。这是典型的外行想法,艺术品价值不能简单以投入时间和精力来估量。
近年来有一种“另类”书画创作也值得注意。在一些全国性美展上,我看到一些比较“怪”的作品,比如一幅表现阅读的画,画中报纸是用真报纸装裱上去的;有的画作采用新兴材料,用电脑合成,画中人物手臂的汗毛孔、毛细血管逼真可见。这类画作,作为一种艺术探索无可厚非,但基本没有投资和收藏价值。
“眼界要高,切不可盲目跟风”
记者:新手涉足书画市场,可从哪里入手?
吴维超:要提高眼界,不要盲从身边某些“业内人士”的说法,多到省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场所欣赏高水平展览;关注高水准学术性展览,从专业刊物上了解哪些画家创作水准较高、有投资价值。鉴于目前国内美术批评界“吹喇叭抬轿子”现象严重,如果想投资某位画家,一定要留意多方评价。
可关注一些中青年实力派画家,比如江苏周京新、范扬、吴冠南、常进等人,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但作品价位还未及时跟进;也可留意一些“潜力股”,如南艺一批“70后”画家秦修平、徐钢、刘元堂等。
记者:通过不同渠道购买书画要注意什么问题?
吴维超:一般来说,通过朋友介绍去画家家中购买,可以保真,但价格较贵。去画廊的优点是门槛低、价格较公道。不过要选有名气的画廊,信誉相对好点。
拍卖行也是个好去处,但买家要有心理尺度,最高多少钱能接受。拍卖行有一现象值得警惕,比如某画家多年没动静,某段时间作品拍卖价突然“几级跳”,给人一路看涨的感觉,这时别急于跟进,也许有人在“做”行情。
还有一种“捷径”,是在学术性展览上和主办方、画家本人洽谈,一般来说,展览中的画作精品较多,价格也公道。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