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一、缘起和现状
无心插柳式的播种和意外的收获。
本世纪末,中国出版界、摄影界燃起了一阵“老照片热”。 它的起源,纯属是一种偶然。出版过“名人相簿”丛书的山东画报出版社,在1994年的时候,出版了一套《图片中国百年史》的大型画册。这套书以图片语言为中心,讲述1894年到1994年百年间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为了编辑这套丛书,书的编者从全国各地征集到50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中,选择了2700多张与历史主题相关的照片编入图册。而余下的“边角料”其实有不少是生活气息浓郁,较生动有趣的照片。这些照片有相当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史鉴赏价值,都因与历史主轨道距离较远而落选。在弃之可惜之余,编辑们“废品利用”,于1996年12月推出了《老照片》丛书第一辑。这套32开的小丛书,在编辑形式上有点类似期刊,设置了一些“旧事重温”、“名人一瞬”、“故时风物”、“事件写真”、“私人相簿”等栏目。这些老照片以独幅或组照配上相关的文章形式,介绍历史长河中的某些人物事件、时尚风物,又展现百年来中国人的生存与发展。编辑们采用选择照片在先,配文章在后的组稿方式,先定好照片和主题,然后找有关专家、学者为照片撰文。民俗照片请民俗专家执笔,历史人物照片请历史学家编纂。此时,照片只是一个信息的起源,经过专家的手和脑,被解读之后,以一种90年代全新的文化视角去审视,使之产生了全新的内涵。这种把旧照片置于事件中心,让照片自己诉说故事的形式,很快被读者认可,并在市场上风行起来。
抢收抢种时节的中场竞争。
山东画报出版杜集体无意识地创意产生了一个“老照片”的品牌,迎合了世纪之交人们的审美情调,很快地风靡市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编辑出版4辑且一版再版,1998年2月出版的第五辑,第一次印刷便是18万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老照片》一直在非主渠道发行的书籍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在世纪之交,中国图书市场不景气的年代里创造了一种罕见的奇迹。由此调动了图书市场敏感的神经,引起了出版界、摄影界的竞争和关注。
1997年11月,经济日报出版社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同时推出了关于《老照片》的书。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百年老照片》,其美编在设计时有意无意地将“百年”处理成小号字、从而突出了“老照片”三个字,并与山东的《老照片》同为宋体字,刻意地拉近了两本书封面的视觉距离。策划与设计上都显现出包装过的痕迹。在《中国摄影报》上,有人作过统计,4册《百年老照片》直接从《图片中国百年史》中复制使用的照片就有300幅左右。而说明文字几乎不作更动便使用的有150余条。侵犯了出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的编辑、加工、创作的著作权。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老相册》的策划者公开宣称该书是受到《者照片》的启发而做的。据说,第一辑从编辑到印刷前后只花一个月的时间,该书收录的77篇文章及照片大多选自报刊、杂志、画册。为此,编者不得不在后记中对书中的著作权,版权问题作了客气、小心、必要的说明,尽管如此,中国作家协会和《作家文摘》为此指责《老相册》抄袭了《作家文摘》的内容。聪明的读者自然很容易看出这剪刀和胶水拼出来的书价值是有限的,山此破坏削弱了这一类“老照片”的品牌效应。“老照片”的资源是广泛的,“双抢”时节的混乱竞争十分短暂。老照片的第二轮煽情之火大约在1998年6月点燃,挤在“老照片”路上相互抢道的几家出版社撞车并相互模仿之后渐渐地开始向专题化方向发展。《知青老照片》《军人照与战争照》《北大老照片》《你没见过的历史照片》相继出版。
为了纪念福州建城2200年,由笔者创意并主编的《福州老照片》一书作为《可爱的福州》丛书之一。开了由史以来将福州老照片结集出版的先河,在全国也较早将老照片引入了地域文化的途径。在征集老照片的活动中,福建省和福州市档案馆、企事业单位以及专家、学者、文化人和普通百姓表现出的热情和对书籍出版的关注,让人感动。该书于1998年5月在福州首发,得到海内外读者的广泛好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1997年8月,山东《老照片》最热销的时候,江苏美术出版社抢先以《老照片》之名进行了商标注册。并于1997年12月·出版精装的江苏《老照片》“服饰时尚”和民俗风光”两集。此时,山东的《老照片》第5辑即将出版。由此,引发了一场“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争议,至今未得到园满解决。
出版商们乱轰轰地热闹一时,老照片一词家喻户晓,老照片一时身价百倍,资源得到了开发。然而,出版商们“政绩”平平,用行话来讲是“打个平手”,没有赚到大钱。主要是在创意上没有突破。读者、出版界都在等待着一个新的异军突起。
在本世纪60—70年代,中国政坛的多事之秋,摄影家杜修贤在中南海举起照相机,对准了中国政坛,对准了中国伟人,在充满神秘色彩的红墙之内,用镜头留下了历史的真实。在世纪之交,杜修贤将这一大叠沉重的照片交给了出版商,于是有了两册《红镜头》的书。这种用镜头诉说中南海红墙内的故事、以图像的语言真实地讲述了共和国一部沉重又辉煌的历史,让读者在画面前与镜头背后的目击者一起领悟历史时,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真实的图文吸引了关注历史、关心政治、关爱摄影艺术的读者,两书一经出版便立即成为抢手之作。中国老照片热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可见读者要的是真实,有振撼力的摄影老作品。
读完中国的老照片,要读世界的老照片,1998年6月,中国文史出版社率先将代表美国新闻摄影界成就顶峰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和世界上参与最广,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新闻摄影比赛(wpp)的作品编成两册《黑镜头》,以此展现西方摄影记者眼中的世界。摄影比赛本就是万里挑一的入选和获奖作品,再经过编辑按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百里挑一,将本世纪最难忘的瞬间,以强烈的振撼力的视觉语言,以及身临其境的感受传递给读者。诉说着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唤起人们的良知,去追寻生命的美好。原计划只出版上下两册的《黑镜头》一发不可收,1998年9月出版3、4册,11月出版了5、6册,前后共计6册。1999年1月,还是同一个出版社由黄利主编再出一套《黑镜头》6册,所不同的是按时间顺序编排,将1900—1999年的1500张照片出版,称之为西方摄影记者眼中的20世纪。 由此,出版界的“老照片”再一次的进入撞车抢道状态。百花文艺出版社的《80年代热镜头》《90年代热镜头》两册:昆仑出版社出的《长镜头》一册;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的《蓝镜头》两册:长征出版社出的《金镜头》,将镜头对准了共和国领袖的家庭生活,编者署上了邵华的大名。中国社会出版社还出版了《特镜头》一册。
分不清是读者想读这些老照片,还是出版商为了赚钱要强迫社会出现这老照片热。而这老照片热真的热起来了吗?出版商又因此赚到钱了吗?其间有多少是真正的传世之作?而摄影界和读者在老照片热过之后又得到了什么启迪?
二、随想与思考
人类公布发明摄影术大约是150余年的历史,而摄影传入中国并真正得到广泛使用大约是百年的历史。所以本世纪末中国的这场老照片热,实际上是摄影术广泛使用以来的一次总结。许多人都将老照片热的怀旧心态,归结为人类不自觉的寻根意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热衷于秋后算帐、年终盘点;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一年一度地作好年终总结报告。盘点和总结都是为了理清一个思路,我们从那里来,又要往那里去,热老照片热,实际上是热老照片上的旧人与旧事,说明老照片真实的纪录,是人类在怀旧式的世纪回眸中,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历史证据。 由于电影、电视和图象的广泛传播和使用,人类的阅读已经从以文字为主的阅读习惯,改变为图象为主的阅读。而较电影电视更早地出现的摄影作品,由于当年势单力薄被文字阅读所埋没,只能是文字阅读的补充和旁证,一直处于一个“小妾”的地位上。这个被人类阅读习惯错过的“美女”,在世纪之交,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将老照片热集中起来原来是这么的美丽。图象所叙述的语言,是文字语言所不能比拟的生动、自然、真实、栩栩如生。所以,在世纪之交,阅读的人们将往昔的“小妾”,捧到了“主妇”的位置,让文字成了老照片,“随从”得到了一种阅读习惯上的革命。
老照片所留下的历史镜头,在当时还是一种新闻,其中大部分是一种不经意中的纪录,而其中的精华部分是无数的摄影记者、摄影家冒着生命危险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的创作。比如《黑镜头》中的大量作品便是这样创作而成的,其间的新闻价值、文史价值,在今天都成了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这种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价值便是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审视人类自我,以史为鉴,以照片为鉴,人类曾经这样地生存过,爱也罢,恨也罢,成也罢,败也罢,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对还是错,我们应该怎样地去生活。一张照片,在当年也许给人以当年的启迪,给当时的社会以推动和改进。在今天将给人类带来全新的启迪,进一步推进人类的发展,也许会改变人类进程的轨道。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而留在历史的花名册上,又不会有普通百姓的名字。而老照片是公平的,英雄人物可以通过老照片而在历史上留下身影。而普通百姓只要他拥有照片或者说在某一张老照片上拥有他的身影,他便堂而皇之地走进历史。在历史画册上留下自己的身影和名字,有权讲述他的经历和故事。这是在编辑老照片的过程中被无数次地证明了的事实。有时一位普通的老人,保管了一张老照片,那怕当年他是在地摊上买到的风景照片,今天他的名字也就因这张老照片的存在,而登上供稿者的行列。由于老照片的这种平民性,更是受到了普通百姓的珍爱。我们正在创造历史,我们的镜头正在摄进并凝固历史。在世纪之交,在改革开放年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这一代人怎么生活,有什么样的审美情趣,都将随着我们的镜头摄下的照片珍藏于我们的影集中,这便是图象化了的时代烙印。一个世纪以来,照片从珍稀走向普及,从上流社会走向平民百姓,下一个世纪,照片将走向何方?电脑化? 数字化?可操作化?不管怎样,我们要用我们的镜头去摄下这个时代的酸、甜、苦、辣、咸,让我们的后人在下一个100年,从这些可珍惜的照片里,为我们今天的辉煌而干杯,祝福!这便是世纪之交老照片热给我们最终的启迪。
上一篇: “四化”追求下的手机摄影前路
下一篇: 连州摄影节:栗宪庭的批评和讨伐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