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春生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二、岭南建筑民俗的形、理考察
   
    风水的流派大抵不出“形势”和“理气”两家。 “有钱难买东南楼”,这是广东人买楼的一句口头禅,是就方位而言的,属理气派。因为南方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空气潮湿,夏天可避免西斜烈日暴晒,迎取凉快的东南风;冬天,可得阳光充分照射,又可避凛冽的西北风。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最有“生气”,这是一种阴阳和合之气,就是现代物理学中的“场”。(参见何祚庥院士《唯物主义的“元气”学说》,见《中国科学》,1975:5)

    老百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建筑风俗,即所谓:龙、穴、砂、水四科。龙指山势,宜逶迤起伏,方有气势,避免僵直尖屑,气脉槁枯;穴指土中气脉结聚处,山水相交,情之所钟也;砂指穴前山案,乃气脉之卫士,所谓鲤鱼守水口,狮子把门楼为之吉地;水为气之母,寻龙点穴,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故有“有山无水休寻地”之说。俗语说,“有水即有财,这和我们今天说的“路通财通”是一个意思。风水学上早已把“水”和“路”视为一体。《阳宅集成》云:“万瓦鳞鳞市井中,高连屋脊是来龙,虽曰旱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踪。”《阳宅会心集》说得更清楚:“一层街衢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从科学的角度讲,水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环保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考世界各大都会、繁华的市镇,无不在水源丰富的江海之滨,故在人们心目中,水成了财源的象征,成为建筑选址的首要。在《地理五诀》中除上述“四科”外,还加了一个“向”,强调山体的走势和建筑物的方位,这与南方的地理条件有关。

    “四科”本为阴宅舆经,民间以为“鬼及人福”,故此推而广之。在城市住宅中,他们又把屋脊比拟为龙脉,把街巷比拟为水道,寓邻里关系于街巷墙屋之中,充分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之要素,并从中得出了确定城市住宅的原则:“立门前不宜见街口,顾宅后不宜有直脊”。如同乡村宅前不宜水射门(水射门庭无老翁),屋后不宜龙顶背(骑龙顶背一世穷)。故此,若是南北街,应选居街西;若是东西巷,则应选巷南之东北角。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选“掘头巷”(即“丁”路口)尽头封巷之宅。因为它没有反风回路之处,从环卫的角度来看,也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民间视之为“凶宅”是有道理的。

    从空间布局看,传统建筑民俗最讲究的是“水口”。“水口”一定要有关拦,财气才能守住,过去多建塔以“镇琐”。著名的广州三塔:赤岗塔、琶洲塔、莲花塔,雄踞珠江各支流入海口,成为省会的华表,引纳中原之灵气,填补广州东南水口之空虚,在风水、景观方面都有一定作用。所以历代都有修葺,保留至今。这是镇“煞”中的一种“物镇”手段。空间布局的第二个重点是门口,包括过去的城门,如今建筑群的门楼和住宅的大门。民间认为,门是建筑物的“保护神”,不可等闲视之,以“迎山接水为佳”,“家门迎秀峰,运气必亨通”。北门迎气,故要高大,东门次之,南门再次,西门要特别谨慎。从避凶方面说,大门忌与庙宇、神坛、陵园、烧腊店和尖锐的建筑物相对,以免造成心理障碍,或未明原因的气场、磁场、电波的干扰;还有门前忌有大山,庭中忌有大树,阻碍空气流通,阳气不易进入屋内,阴气不易散除,有雷电撞击的危险,所谓“大树当门遭天瘟”是也;不但大门,住宅的南面、东南面也不宜种植枝叶繁茂的大树,这完全是从通风采光的考虑。因为花草树木的习性不同,作用也不一样。李子喜爱阳光,忌种宅北;杏树怕涝,宅东不宜栽种;榆树生长迅速,又有强大的吸毒功能,种于宅后可防风,还可净化空气。所以民谚云:“东种桃柳,西种槴榆,南种梅枣,北种柰杏”,就是这个道理。宅旁最忌树枯,若宅东种杏,水分过多,必然烂根而枯死,民间视为凶兆,故云:“宅东有杏凶。”是就其象征意义而言的。所以人们多在住宅周围种些生命力强,又有观赏价值的松、柏、槐、榆、紫荆、杜鹃、山茶等,既可挡风纳凉,又可赏心悦目,有益身心健康,可谓一举多得。

    这些民俗的科学理念,教我们去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利用自然的规律,探究其中的奥秘,走出迷信的怪圈,建设更加宜人的环境。在这方面,就连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权威英国学者李约瑟也承认:“在许多方面,风水对中国人民是恩物,如劝种树和竹以作防风物,强调流水靠近屋址之价值。”又说:“我初从中国回到欧洲,最强烈的印象之一是与天气失去了密切接触的感觉。木格子窗户的纸张,单薄的抹灰墙壁,每一房间外的空阔走廊,雨水落在庭院和小天井的淅沥之声,使人温暖的皮袍和炭火一再令人觉得自然的心境,雨呀、雪呀、风呀、日光呀等等。在欧洲的房屋中,人完全孤立在这种环境之外。”(《中国科学与文明》)而被置于石柱森林般的楼宇之中——这是李约瑟没有说完的一句话,笔者引伸加上的。李约瑟所描绘的理想居住环境虽是中国北方农村的,但他所肯定的建筑民俗心理,如种树种竹,靠近流水等,南方更为讲究;他所厌恶的与自然隔绝的欧洲式的住房,现在又被许多发展商用作卖点,推出什么“欧陆式的小区”,这不值得我们反思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7-4-25
【本文责编:思玮】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专家纵论:不要让民间文化成为“文化空巢”

下一篇[张士闪]“齐鲁之邦,民俗寻脉”:山东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战略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