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来源 :《北京商报》
  近年来,当代艺术创造的天价神话一个接一个出现,一些完全不用笔墨的作品动辄就拍出几千万美元,导致出现了此起彼伏的市场沸点,由此也带动了投资人士的目标转向——轻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重视当代艺术的投资。但中国书画植根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长期的发展繁育,已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符号和象征,其魅力是不可否认的。中国传统书画的消费主体是否会随着世界对中国的瞩目而发生变化呢?



  国内收藏家领军国画消费



  中国书画名家杂志社社长宋彬表示,随着有购买能力的经济富裕阶层的出现,收藏名书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传统书画消费分几个类别,一是将书画作为礼品馈赠,以名书画为礼品。送整箱的“茅台酒”、“中华烟”有的主人已不稀罕;送现金,有地位的主人不敢要、不愿收;而送名书画,既无伤大雅,又可传之后人,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乱世藏黄金,盛世重收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即便是普通人家也会出现美化居室、欣赏艺术作品的需求,家庭装饰也把悬挂成千上万元的名字、名画提上了议事日程,带动了家庭装饰书画的消费。但书画消费的最重要主体还是固定的收藏家,他们的兴趣集中在高端市场。此外,来华旅游或居住的外国人也会购买部分中国书画,但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次作品交易上。

  据画家吴东魁介绍,中国书画与“文房四宝”作为一种文化,给予中华民族以极其高尚的精神享受,笔精墨妙是人生一乐。诚如陆机所言:“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中国书画注重表达意境与线条造型,形神合一,以结构组织为主,色彩明暗结合。诗、书、印、款识与画相结合为艺术特征,在满足人们视觉享受的同时,更能启人智慧,怡人心神。书画艺术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所以,向他求画的除了国内藏家外,每年还会有一些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艺术收藏家登门购画,中国传统书画在儒家文化圈里还是十分被看重的。



  朦胧画派创始人、著名水彩画画家朱军山说:“中国传统书画按时间划分,分为古代、现代和近代。从整体上看,收藏中国传统书画的还是以中国收藏家为主,在国内,以中国人居多;在国外,以中国华侨为最。中国收藏家的文化背景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中国传统书画的精髓,了解作品的风格,辨别作品的真伪,人和作品可以通过‘艺术的语言’相沟通。而外国人收藏中国传统书画就比较困难,首先外国人在对中国传统书画的解读上存在文化差距,一些艺术的语言他们并不理解,比如荷花的叶子用墨画成黑色的,在他们心中就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叶子是绿色的,怎么画成黑色的?这是中西方文化上的差距造成的;其次,外国人对于中国传统书画了解得比较少,很难辨别作品的真伪,也不清楚什么样的画比较好,除非是专门研究过中国传统书画的人,比如一些国外的汉学家比较喜欢收藏中国传统书画,他们看中的是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内涵。”

  潘家园书画的“平民路线”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当代油画逐渐被各路藏家所关注,尤其是近几年,大量资金的涌入直接导致中国油画成交量放大,屡创天价,传统的中国书画已很难与其分庭抗礼。除了古代的名家书画珍品由于其不可忽视的价值以及稀缺性,价格偶过千万元外,中国传统书画的价格普遍走低,无论是成交总额,还是高价作品的成交价,都很难与当代油画相媲美。不过这种局面只是在拍卖场上的现象,民间市场却恰恰相反。



  一说到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捡漏,第二是人多,第三是铺天盖地的赝品。对于喜欢收集文玩、字画、旧书的人,潘家园并不代表高端市场,但绝对是老百姓收藏的第一选择。潘家园不仅规模大、东西全,而且还有一个个让人眼红的捡漏故事。



  据潘家园里的书画摊主介绍,来他们这买画的分几种人,最多的是有点闲情逸致的普通收藏爱好者,在市场上他们看中了一幅字画,就开始和摊主讨价还价,东西到手后高高兴兴地挂到家里最显眼的地方,让水墨丹青与家里的气氛相互融合,对他们来说油画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这些地摊货也比那些西洋玩意儿有意境;一种是外地画商,成百张地从这里订货,再通过各种渠道批发出去;还有一种是买画送礼,在这里买一幅浓墨重彩作为送给别人的礼物;最后就是外国人,外国人看到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画,总是会买上一幅两幅的。



  潘家园旧货市场没几个卖油画的,大多数都是卖国画、书法的。这里的国画、书法也多是临摹的,临摹对象主要是范曾的人物,王成喜的梅花,赵朴初、启功、刘炳森、苏适的字,应该说临摹得很到家。而且还有几个没什么名气的画家在此卖画,和那些已经成名的当代书画大师们相比,这些没成名画家的画作都十分便宜,不过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几十到几百元的画作,远比那些当代艺术划算。



  潘家园这里的画大多都是当代中国民间书画的产物,迎合老百姓口味的一般作品,名气大的画家也不会到这里来卖画。老百姓买不起名家的真迹,可以买仿作及摹本,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做买好画的梦,他们只是用中国传统书画装点自己的生活。

10%国画被外国人购买



  北京古玩城、天雅古玩城和北京古玩城书画艺术世界市场有限公司与潘家园旧货市场也就相隔100多米,这三个收藏市场里除了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真迹外,还有不少当代名家的画室和专业的书画销售机构。



  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真迹自不必说,近现代大家的书画作品比比皆是,而且经常能碰见书画名家在店铺里面当场作画。这里的书画作品价钱几千的有,几百万的也有。来这里购画的人有一部分是外国人,来这的外国人又分三类,一是驻华使节的家属;二是旅游团带来的外国游客;三是专做中国古董生意的外国商人。但是外国人购买者的比例并不大,大概也就只有10%左右。虽然中国当代的书画作品富有中国传统风格,这些国画有欧洲油画、版画所没有的浑然天成,没有油画的亮丽,却不失淡雅风情,少了版画的铁骨铮铮,却柔美清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写意风景,随意中带着“意到笔不到”的味道。但是对外国人来说,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吸引力远不及瓷器、铜器等物件。高端的当代书画作品他们不懂也就不会花钱去买,低端的买来也只是拿着当做玩物,送人不够档次,带回国也没地方去挂,所以不如不买。还有一部分是收藏家,这些藏家对古代的珍品有心为之,但是缺乏经济实力。店里的这些画作自然比古代珍品便宜不少,而且具有很大的升值潜力,虽然当下是油画当道,但中国书画在中国国内市场始终吃得开。购画的人中,数量最多的是送礼,给亲戚朋友祝寿或托人办事,书画作为礼品,比起吃的用的来,确实要有格调得多。



  国外市场认可当代彩墨中国画



  据旅居美国多年、曾任美国加州大学客座教授的画家赵准旺介绍, 以他在美国居住十几年的经验发现,国外的人对中国的传统绘画了解得非常少,因为很早的宣传和书籍的介绍,他们对宋元绘画了解比当今的书画作品更多,也还比较认同。外国人脑中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那些才是真正的中国画,这当然是一个误区了。他观察到美国人对当代彩墨作品、特别是色彩比较重的中国画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他们有买画的欲望,赵准旺就在美国卖出很多类似的作品。



  他表示,当代彩墨中国画在国外是有市场的,但需要去磨合,符合本地区的需求。如法国人和美国人审美要求就不同,就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变化。美国人通常将绘画艺术品列为几档,油画是他们眼中最正宗的艺术类别了;而中国画那边就被叫做水墨,在美国人的观念里类似于水彩,所以总是跟水彩画摆在一起。像刘小光的画是摆在油画区域里,属于装饰的重彩画,根本也不洇,画面很厚重,又做很多装饰线,丝网印刷的线都是有厚度的,被人认为可能是东方的一种新的流派,就应该归为油画范畴里的。



  文化隔阂挡住90%国画作品出国



  赵准旺说:“我刚到美国时,把自己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带过去,美国人说,您的画很好,但是不适合我的画廊。”因为中国画不是一种画种,彩墨画、水墨画的概念还可以,而中国画的概念太笼统了。“我们叫惯的‘中国画’的名称在国外却不被接受,你要跟老外讲,我是国际性的彩墨画,用宣纸、毛笔、墨来做主要工具绘制的他就能接受。但说实话,能够打通那个市场卖中国画的人不是很多。中国画家想借此谋生不那么容易。”去创造一种彩墨或水墨风格适应国外市场是一个艰苦过程,现在随便翻一本国内名家的作品能有90%到国外是没有市场的,不是画得不好,而是由于文化的隔阂。所以要想走出去,作品就要具备国际性。在国际艺术市场上,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当下创作的国画作品则比较少见。这个现象其实说明,国画不仅在创作上和整个时代脱节,其市场和当代艺术也完全是两个陌生的系统。推动国画创作的变革,随即就能整合国画艺术市场,并进一步将中国的现代国画推向国际艺术市场。可以想象,当出现在国际市场上的国画不再全然是山水、墨竹、花鸟,而是有相当部分观念作品的时候,对天价油画望而生畏的国际买家该何等欣喜。



  彩墨中国画国内没市场



  用中国的画法融合西方的理念,作品带有东方的因素,是有市场的。用中国笔墨的东西加入西方色彩和理念,把传统书画变形,即中国概念上加入西方理念,形成带有东方风格的作品,打入西方市场,这是一种成功。但中国13亿的人口决定中国书画消费市场庞大,所有画家的作品实际都能自产自销,还是能消化掉的。但一个国家的艺术品应该有国际性。如果国画也像油画这么开放,利用宣纸、水墨推当代的概念,那么外国人理解起来并不是很难。海外寻求艺术的创新,符合艺术的规律。吴冠中的作品就能做到雅俗共赏,他可以用中国传统点、线、面的概念画巴黎、日本,创造出新的概念,油画、中国画糅合得很好,可谓是中西合璧的双枪画家。



  对他个人来说,下半年的展览他也要展出加入当代的、抽象的概念的作品,这是个势在必行的趋势了。这种新型绘画原本不被国内认同,现在人们在逐渐接受,但又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同,比如拍卖行、展览会也好,推崇当代水墨艺术的还没有。



  嫁接的中国画可以开辟国际市场



  朱军山表示,中国传统书画虽然不像油画那样受外国人青睐,但是画家只要能够从艺术上引起与观赏者的共鸣,就能够让中国传统书画名扬海外。“我的画是嫁接了的中国画,是一种无国界的艺术,东洋人西洋人都喜欢”。据朱军山介绍,1981年他游历日本京都西郊有“京都第一名胜”美名的岚山时,画了一幅《雨中岚山》。岚山以雾气缭绕著称,但是却很少有艺术家去记录雨中岚山的景色,于是有一位日本的贵族妇女看到他的这幅作品后喜出望外,执意要买,朱军山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就把这幅《雨中岚山》卖给了她。这位日本妇女拿到画后表示,她经常去岚山游玩,但是从没看到过画中所体现的岚山景色,那种雨中岚山的美好感觉,正是她心中所向往的岚山,她心中对于岚山的渴望,通过这幅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所以她一定要收藏这幅作品。



  朱军山还介绍,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佛罗伦萨、热那亚和威尼斯,他都碰到过这种情况:他在一个广场或路边画教堂,画完了之后旁边马上就有人提出购买。应该说,在意大利并不缺少画家,但众多的意大利画家恐怕很少用水彩画教堂,艺术新鲜感和艺术共鸣使得朱军山的画在国外也很“抢手”。




上一篇张大千书画作品的价格走势与市场分析

下一篇北京书画市场的蛋糕 (作者:于莉娟)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