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民情",是一个人们熟悉的名词,但又是一个摄影人长久疏远的一个词。"民俗",却是一个摄影人熟之又熟的一个词,但又恰恰是熟"过"了,熟"迷"了的一个词。
看看我们身边摄影创作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尽管许多的摄影人"钱包包"并不见得是鼓的,但一谈到创作,即便是勒紧裤腰带,也要不远千山万水,爬"名山",涉"名水",访"民族",探"民俗"。实在是"囊中羞涩"的人们,又多是每每长吁短叹:"我到哪里去拍照片!","天天守在家门口,面对眼前这些凡人琐事,能拍什么照片!"种种现象,昭示出一种圈内常见的审美意识偏向,一个摄影创作的"题材价值取向"的误区。这种"偏向"和"误区"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对"民俗"的"一厢情愿""忘乎所以"的偏爱,而对"民情"的视而不见和漠视。
看重"民情" 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搞摄影的人,看重"民俗"本无可厚非。"民俗"本是摄影创作的一大题材,众多影展影赛,都把"风俗民情"划为重要的一大类。关注"民俗",挖掘"民俗"是我们摄影人重要的任务。但是我们不能不清醒的认识"民俗"题材的"局限",不能不冷静的面对眼下过分谜热于"民俗"而导致的"题材迷失","题材断绝";"一味轻视身边'新'、'多'、'近'的生活,迷恋异地'老'、'少'、'边'的民俗";"舍近求远,贪大求洋","创作选题盲目"的种种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摄影圈内确实存在着"题材危机",存在着"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惑。这里提出"民情"意识,"民情"观念,正是企望我们摄影人能"退一步,海阔天空",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广阔境界。
民俗,本是指一个地方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独特的"风尚"、"礼仪"、"习惯"。"独特性"是民俗的本质特征。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独特性的地方风尚,一个完全大众化、时尚化的礼仪、习惯会被称之为"民俗"。"民俗"的形成,本身就与"地方隔绝"、"交流欠缺"等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局限有关。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地方民俗的转化、融合、消失也迅速的显现出来。这也正是许多很有特征的民俗,往往现在都远离我们,"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原故。当然,"物以稀为贵",这也是"民俗"很具视觉特点,很具摄影表现特征的原因。
然而,历史前进的车轮的飞速旋转,无情地推动着"民俗"最终向"民情"的演变。"民俗"虽可贵,路遥令人畏。"民俗"变得越来越"遥不易及"(相对而言),而由本地"民俗"演变而来的"民情"却就在眼前,而且显然变得越来越丰富、生动、多姿多彩。笔者的家乡是闻名中外的榨菜之乡--重庆涪陵,榨菜生产始于民间手工作坊,有长达百年的悠久历史。"榨菜生产"不可谓不属"民俗"。然而,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步,"榨菜生产"已很快失去了颇具"民俗味"的民间生产习俗色彩。如今的榨菜之乡,除了农民"种菜收菜"的"地里活儿",还留有"民俗"的痕迹外,应该是不会有人把"现代化、自动化、规模化、商品化食品加工生产"和"现代生产机器加身着整齐划一工作服的产业工人的生产景象",称之为涪陵人的"生产生活习俗"了吧?这就像过去有手工打造木船习俗的上海,如今那里的"万吨轮船制造业"不能算作上海民俗一样的道理。那么,应该算作什么呢?只能算作"民情"。
"民情",《新编实用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人民的生产、工作以及风俗习惯等情况,同时又指人民的心情愿望等。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更宽泛,已包含了"民俗"的一个词。也许由于"民情"含义的宽泛,选择这一词不一定完全准确。笔者选用"民情"这一词来与"民俗"相对而论,本意就是想引导摄影人拓展题材选向,注意关注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
应当明确,"民情"不仅包含了民众的生产、工作,又包含了民众的生活(风俗习惯),更包含了民众的精神状况(心情愿望)。同时由于地域、经济、历史、文化所决定,"民情"绝对又是有"地方性"的。
所以,我们说,注重关注"民情"是有充足理由的:
"民情"作为题材的指向性、范围性概念,宽泛的内涵本身就给摄影人划定了相对于民俗"更加"海阔天空"的题材范围,摆脱"民俗"狭小概念的束缚。
"民情"宽泛的含义包含了生产、生活和精神状况,促使摄影人不是简单漂浮地只把兴趣仅仅放在关注对象生活"习俗"的奇特外观、形象和场景上,而是不得不了解对象生产、生活的全面。这也正是艺术家"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必要的正确途径,同时也是我们许多摄影人创作中十分欠缺的。
"民情",重心落在"民"和"情"上,有助于引导和促使摄影人树立"以人为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准则。引导摄影人"体察民情"、"体谅民心"、 "关注人性"观察群体",改变摄影创作中较普遍存在的"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神'"的不良状况。
"民情",落脚点是在情况的"情"字上。没有踏实的观察、了解、调查、认识,就不可能得到"民情",认识"民情"。提倡关注民情,有利于引导摄影人克服"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似的"采风",避免不切实际,不计财力、体力的长途跋涉,在不可能长久深入、了解体验的异地进行体验浅浮、缺少思想、缺少感动的所谓"创作"。
"民情"的人本性、个体性和地方性特征,决定了"民情"从来就是艺术创作的主要的重要的题材。远的不说,通览20届国展中的作品,纪录类的绝大多数,是属于表现和再现"民情"类的作品;艺术类的获奖作品中,《水乡烟雨》、《炼铁烧结工的一天》、《三峡之光》、《石板房》等等许多,也都是表现"民情"的作品。
本文所说的"民情">"民俗",并非简单的表示"民情"概念的内涵大于"民俗",更重要的是要强调"民情"应该在摄影人的题材视野中占据的分量。
为什么摄影圈内许多人没有对"民情"给与足够的注意呢?
"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予感"欠缺。逃避社会,不愿"为民呐喊"和实践"人文关怀"。沉迷于孤立摄影圈的"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将摄影作为传统文人画意再现的巧器,而不是生活与时俱进的镜子和工具。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大量的摄影人把镜头的兴趣点朝向与社会生活无关的暮色朝晖下的花丛小径,感物伤怀,弘己私愿。"(《中国摄影》2003.3期 鲍昆《不得不说的李晓斌》)
"立足点偏低"。我们常常是因为"立在家乡看家乡","坐在井里观井"而犯的"目光短浅病"。我们要养成站在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位置看自己家园(摄影人所在地)的习惯,就相当于一个长期生活在地面的人,猛然有一天飞上天空俯瞰自己生活的家园,感觉定会全然不同。
"见惯不惊"。由于长期生长在这里,无数次的反复、重复,容易使我们的知觉被磨平,情感变得麻木。
"家园情感欠缺"。对生活缺少热情,对自己生活的家园,对养育自己的这方土地,对身边的父老兄弟姐妹缺少热爱之情;也许自己在这方土地上的生活还有种种"失意"、"失落",对家园的情感就更是无从谈起。
"生活琐事无美可谈的认识"。认为社会生活中的凡人琐事,平淡无奇,粗俗不堪、枯燥无味,毫无用心用力的价值。
"文化素养和品位偏低"。摄影人缺少教育、学习、阅读,缺少熏陶、美感,信息闭塞,感悟全无。思想幼稚,必然造成"感觉迟钝"、"思想麻木",如何感悟、认识本地"民情"。
"艺术纯粹、唯美意识"。以为"艺术"就应该别沾"社会"、"政治"、"责任"的边,就没有必要去关心什么"民情",摄影就只需去摄取迷人的"光影"、艳丽的"色彩"、节奏的"线条"、有趣的"瞬间"。
把握"民情" 拥抱熟悉的生活
把握"民情"应该注意的是:
第一,把握"民情"应该从身边做起,从眼前做起。
"民情"概念的本身是没有地域限制的,大到一省一县的"民情",小到一厂一店的"民情"。然而,"民情"的把握、感触,却只能从能够切身感受的范围作起。越是大范围的"民情",越是"抽象"和"概念";越是远地的"民情",越是难于接近。从身边做起,反过来说,也就是"先深入生活,才谈得上了解生活"。生活在"民情"的范围里,才能够真正了解"民情"。山东省兖矿集团鲍店煤矿青年矿工宋朝,是一名真正的井下一线掘进工。有5年井下生活经历的他,充分利用自己与矿工同吃同住同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了解、认识矿工"民情",挖掘和发现每一个矿工的性格特征,最终完成了大型人像系列创作《矿工》,荣获20届国展铜牌奖。
第二、把握"民情"应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一是指对民情应有"面"的把握,二是只要注意把握民情的广泛性社会意义、社会影响,避免把握民情的"自然主义"和"低级趣味"。 "小处"着手,是指要注意选择民情的"镜头"切入点,从"一街"、"一楼","一村"、"一院","一家"、"一户","一人"、"一事"入手,从鲜活的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场景中入手,从人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中去把握展现。例如,二十届国展获奖作品中《10号大院》的"院儿及主人",《都市轨道生活》的"地铁车厢及乘客",《山村弹劾案》的"教室及伏贴在地面裂缝旁天真可怜的小学生"等,就是小处着手把握民情的典范。
第三、把握"民情"的应该关注人的命运、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前途和未来。
当前,文艺界广泛倡导的"人文关怀",笔者认为,就是文艺界在对关系"人类命运"、"生存环境"、"人类前途"等民情的深切把握后的一种"责任感的唤醒"、"情感的宣泄"、"真情的呐喊"。对于最具"纪实"本性的摄影来说,"人文关怀"是不可回避的。第二十届国展中,纪录纪实类的绝大多数获奖作品,都洋溢着浓重的对人的命运、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特别是"弱势群体"、"贫困群体"、"普通人群"(诸如"都市轨道生活"、"10号大院的生活"、"粉尘中劳作的人"、"矿工"、"炼铁烧结工"等等)的"人文关怀"。
第四、把握"民情"应该注意培养对"民"的感情和对"情"的关切之心。
没有对"民"的深切的爱,没有对人的炽热的关爱,就没有体察民情的动因。
对"民"的感情,对"情"的关注,应是发至肺腑,由衷而生。"情感"是不可能靠一时的冲动或者灵感来产生的。情感有赖于摄影家们文明素养、品德修养、情操修炼的提高。一个鼠目寸光、心胸狭隘、利欲熏心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爱心的。"爱心"也是可以培养、可以被发掘的。爱心的培养,要靠我们满怀热情的去接触生活,了解生活,创造生活,感受人间真情,熏陶情操。爱心的发掘,应该搜寻自己的"亲缘之情"、"养育之情"、"家乡之情"、"邻里之情"、"怀旧之情"。让"情感"成为我们了解把握"民情"的有力动因。摄影家林永惠自述自己拍摄《东北人》系列作品动因是:"我生在东北,在黑土地上长大。有一个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还有那么多至今仍旧是农民的童年伙伴。我想念他们,更想念逝去的父母。在那块土地上有我许多的童年回忆。她纪录着一个农民儿子的欢乐与忧伤……后来到了大城市,花花绿绿的,什么都新鲜。可是家乡的境况时时闪现,象电影画面一样,忘不了,睡不着。……于是就有了拍东北人(我身边的,感受最深的东北农民)的想法?quot;
第五、把握"民情"的应该注意"民情"的视觉特征。
这是摄影的特性所决定的。否则我们就有可能陷进纷繁复杂的情况的"大海"里找不到方向。因为,捕捉有价值的、动人的、愉悦身心、意蕴深刻的瞬间,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民情",是摄影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浩瀚的题材源泉,是狭窄的遥远?quot;民俗"所无法比拟的。"民情",更是一个值得我们摄影创作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命题。
(本文发表于《人民摄影》报2003年7月16日第28期理论版 )

作者: 李 夏




上一篇摄影与快餐文化

下一篇纪实影像初涉--纪实摄影与纪录片的比较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