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投资艺术品,目前有一种呼声很高的看法,称艺术品为第一流的投资。支持这一论调的原因有三:一、其价值如黄金,世界公认且流通。二、增值率高,最具保值效益。三、培养爱好艺术的情趣,提高生活品位。正因如此,才会有那么多人入市投资。这种心态好比股票投资,但两者仍有不同。
股票在中国大陆的出现与发展,断断续续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而上世纪末,改革开放带来的沪深股票市场,让人们充分体验到了股海沉浮的悲喜。价值发现也好,资产重组也好,一幕幕财富神话的产生与破灭,让中国大陆的几千万"股民"与"基民"不同程度地了解了投资与投机的真谛。
就目前的艺术品市场而言,如果还有人再鼓吹中国绘画是挂在墙上的股票,你可以让他看一看当年曾一度火爆的股票今可安在;而香港股票市场中的"仙股",也会让人看后心有余悸。
很显然,中国大陆的艺术品市场出现与发展要落后于股票市场。当股票市场经历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后,绘画艺术品收藏投资市场还沉浸在开放初期的冲动狂热中。人们被压抑了四十多年的对财富文化的憧憬,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强大的惯性推着艺术品跨越了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大陆展现出一道"收藏不败"的靓丽风景。
2003年以后,大陆的艺术品市场突然爆发,丝毫不逊于当年股票市场中"做多中国"的情势。尽管股票市场中的"金股"只是"紫光"一闪,但绘画艺术品市场中出现的"天价"拍品,却一浪高过一浪。
1994年,大陆拍卖市场出现了两幅上百万元的绘画作品,当时令人激动不已。十年之后,上百万元的绘画拍品比比皆是,能吸引眼球的只有上千万元的"天价"拍品,人们真正理解到了"钱不是钱"的名言真理。业内资深人士曾经对一幅以千万元成交的绘画作品做了计算,如果把成交价兑成百元大钞平铺在这幅技法平平的"名人"字画上,它的厚度将超过十厘米,难道这就能说明我们民族的艺术价值吗?
文化艺术本应启迪人们的心智,净化人们的心灵,却被错误地当成了投资工具。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竞价过程中,艺术价值逐渐在消失,文化家园逐渐在没落,画家良心逐渐在泯灭。
2005年,艺术品市场中的泡沫最终在秋季拍卖中破裂了,这无疑是给弄潮儿们上了一堂免费的风险教育课。在经历过2006年的另一波小高峰后,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2009年,已经不再续写2004年、2005年以来创下的"神话"。根据2005年末2006年初的统计数字,当时中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达七千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年交易额近两百亿元,与股票投资相类似的是,参与人员和成交额还在以每年一至两成的速度递增。但对"全民参与"热潮可能患上的"虚火",业内一直有所担忧。
回望昔日市场辉煌,目前总体价格已经下跌了30%,艺术品市场已经失去了资金"洼地"的优势。狂热后的市场,往往会带给我们一双慧眼,让人们从艺术和市场的双重价值方面来审视得失,总结经验。
一般而言,投资艺术品的风险有以下几项:首先,赝品劣作风险;其次,非人力可抗的风险;第三,保存运输风险;第四,通货膨胀风险;第五,潮流转变风险;第六,不可预见风险。
以上这些风险尤以第一、四、五项最为严重。艺术品投资,也是投资,投资就要获利,无利可获就是失败。但艺术品投资是一个应耐得下性子的投资,与股票有别。
其实,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都应把作品的艺术价值放在首位,发自内心地感受一幅画带来的美,这种快乐远比一只上蹿下跳的股票带给自己的感觉要舒适得多。我们不妨拿出资产的一小部分,买上一幅优秀的作品挂在墙上,让画中的美景时时给我们的心情"分红",而不是让资本侵蚀了这份快乐。
上一篇: 艺术市场北强南弱?
下一篇: 和田玉玩家的风险投资 收藏籽料是通病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