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这跟穿衣裳是一码事,甭管是不是家财万贯,身上要不裹两件名牌,怎么着都觉得丢份儿。”把名家名作当成名牌来追捧,北京的慕先生在书画收藏上称得上是个“追星族”。

  像慕先生这样有“捧角”心态的不在少数。正是这种心态作祟,名家书画的市场行情异常火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假冒伪劣肆虐横行。圈内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北京2006年有280多家拍卖公司,如果每家公司都举行春秋两季拍卖的话,仅北京市一年就有500多场。古书画是越拍越多,其实哪有那么多的好古字画,除非明清那些大画家一看环境这么好,一夜之间都活过来了,那也得拼命画、拼命卖。”“活着的也是一样。一个画工笔的,一年流出来十几幅、几十幅,就算都是真的,又能好到哪里去?”

  买字画只认名家的慕先生,本身就是赝品泛滥的受害者。自从在古玩市场淘回几件赝品,经济上损失了一笔不说,他的心情也变得恶劣。“当初还显摆呢,说收了谁谁谁的东西;等到发现是仿的,就跟穿件假牛仔裤过海关似的,叮叮当当响,那感觉,比当街给人扒光了都难看!”

  “捧角”心态导致市场生态恶化

  只认名家与淘到赝品,表面看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一双无形的手把二者强力统摄进来,构成艺术品市场恶性生态链条的两个结点。

  据《钱江晚报》报道,1998年,刚从某校国画系毕业的张某,同朋友在杭州市南山路开了一家画廊。开始的时候“生意还是挺不错的,头一两年里,我们几个人都有10万元左右的分红。”2001年前后,随着南山路的改造,同业之间的竞争日见激烈,画廊如何生存和发展下去成了难题。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比较理性,市场上也没有像今天一样充斥着名家的作品。2003年前后就不得了了,有人炒作,有人跟风。名气大的作者,他的作品大家都会高看一眼,追捧者众直接就造成名家作品的价格居高不下。而一定时期市场上资金流量总是有限的,捧红了这家难免就冷落了那家,一些还不是太有市场号召力的作者生存维艰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曾在南京经营过画廊、现为艺评人的钟忱这样描述艺术品市场的“马太效应”。

  艺术家因为不知名而处境尴尬,其真迹还卖不过名家的仿品,市场的自发性把生存状态堪忧的艺术家推向仿品制作环节,最终触发了赝品流行的恶性循环。《钱江晚报》报道称,大约在2001年后张某开始仿制国画大师陆俨少的作品。“我个人认为,仿陆老的画,我还是很有些功底的,起码能在神形上打个七八分。有些书画掮客一来就点名,出高价要陆老的画。要的人多了,价格也翻上来。现在我仿一幅画,每平方尺不会低于8000元。买仿画的人一般都不会亏,甚至有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赚头。”

  故宫博物院张林杰表示:“我们国家对待仿品的态度一直是比较宽容甚至是积极的,除非是刻意作伪,一般不像对待假货那样深恶痛绝。”所以一些高仿的作品能够通过正常的渠道进入市场,并获得肯定。吴昌硕“花卉”的精仿作品能够卖到8000元左右,张大千“仕女”的精仿作品更是能卖到1万元左右。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对精仿作品的流向进行规范和管理。知情人透露,一旦高仿作品到了专业造假集团手里,会有专人负责借助电脑制作印章、落款和做旧。经由他们一条龙的造假“流水线”制作出来的赝品,即便是在行内浸润多年的专家也会头疼不已。不过,“技术手段倒还在其次,最关键是要把真迹的气韵模仿到位。不是确有能耐的书画家,是造不出让人眼花缭乱的赝品的。”

  “他们的水平倒不见得有多大差距,一样的山水人物花鸟,可大家就是愿意找个有名的,觉得名气是种保障,作者要是爱惜羽毛的话,会为他的名气负责,觉得名气就是面子,买到名作就等于有面子,拿出来自己脸上有光彩。”钟忱认为藏家追捧名家名作的风气助长了赝品肆虐,制假、售价、买假首尾相衔,构成了一个恶性生态链条。

  多动“艺术的大脑”

  钟忱称:“毋庸讳言,目前国内多数买家,只有市场的小脑,没有艺术的大脑。就知道追步作者的市场地位,而不去感受作品的审美价值。这种大气候对真正艺术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解决的办法,要靠艺术批评的建设,要靠买家自身树立艺术信念和提高鉴赏能力。退一步讲,也要买家重新拾起价值投资的理念,重视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不是相反。”

  从来都是先有伟大的作品,后有伟大的作家,只认名气不顾作品本身价值的心态无疑是盲目的,何况它还在无形之中挤压了无名艺术家的生存空间,助推了造假售假的不良风气。根治的途径,除了要加强对书画作品的溯源管理,健康、成熟、能够“平视”作者名气只认作品价值的平和心态同样必不可少。




上一篇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与中国艺术品市场

下一篇“病来如山倒”的当今艺术品市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