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法国人看中国画如同大多数中国人看藏戏,好看难懂。”十五年前,好友周志龙教授应邀赴法国讲学办展,回京后搁下这么一句让中国画家嚼不烂、咽不下的话。
从传统的审美视角看,中国画属于最直截了当又最容易看明白的艺术,正是由于形式上过于接近自然和人的原貌,使得西方人产生出中国画更像临摹艺术的错觉。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固然有审美观念上的差异,但也折射出传统中国画在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写实与艺术的关系,抽象与艺术的关系,美学与哲学的关系等。
走到今天的中国画已经走得很累了,过分庞大的参与群体,加之导向性日渐模糊,回头看的概率远远大于向前看。这是一个亟需引起注意的信号。
历史巨匠高峰难越
套用一项简单的调查结果,在中国画爱好者中,“粉丝”最欣赏的不是张大千、齐白石,也不是傅抱石、李可染,而是类似“四王”、“扬州八怪”那些古代的知名画家。为什么?看看我们长期以来的出版宣传、理论研究和教学教材自然就会明白,对古代画家的推崇可谓钟爱有加,百评不厌,对近现代出现的杰出画家则缺乏研究,即使受到来自拍卖的高价诱惑,很多人还是只知其名不知其艺。
追根溯源,中国画的回头看现象不能不说与自身发展的传承模式有关。中国画在教学上与西方美术教学最大的不同,即长时间沿袭师生传授的单一模式,缺乏横向借鉴和比较,尤其将老师的作品直接作为教授学生的范本这一点,让学生一开始便全盘接受构图完整的绘画作品,长此以往,老师的作品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创作思路,既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又使以往中国画创作上“大同小异”的现象丛生不绝。
中国画家好摆老谱儿,谈起自己的师承和修养动不动就是上溯多少朝代、吸收多少精华,似乎和古人拉不上点儿关系就显得学艺不精。抛开这种看似艺术考古的作法而论,今天的许多画家并不比有些古代名家画得差,现在我们推崇齐白石、张大千等人,更多是在肯定他们对历史文化发展的艺术贡献,而不完全是他们的绘画作品。艺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要通过相应的文化发展体现出来,当代中国画家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有可能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艺术起步退后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多。
说白了,艺术的成功与否源于艺术家的探索精神与发展实力,艺术可以借鉴,但没有教师爷,如果跳不出小我的局限,历史巨匠形成的艺术高峰将永远无法逾越。我始终认为,古董是老的好,艺术是新的好,新的艺术实践可以借助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发展功能,吸收更多新的知识而避免停滞不前。不能站在巨人的肩上就只能低头膜拜。不想低头膜拜就要努力站在巨人的肩上,这也是中国画家寻求发展所应有的创新意识之一。
美术评论糖多药少
记得多年前一位上海画家曾向我提出一个看似少见的要求,能否为他在报刊上写一篇引人关注的“骂文”,被我拒绝的理由是他的名声还没有大到那份上。直到今天,不仅我,还有许多评论家都很难痛下骂笔,道理简单不过:画家请你写,你能挑不好的写吗?写了画家送你画,你能挑不好的写吗?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要写只能往好里写了。
较长时间以来,有关画家艺术的评论文章几乎成了描眉勾脸的化妆品,包括一些大师级画家为他人撰写的画集序文等。相反,多年前在中国美术馆首度露脸的当代艺术展览,尽管评介贬多褒少,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可理解,不失创意。首次于中国美术馆亮相的“人体油画大展”同样让参观者排起购票长龙,好奇与争议的热烈程度也是中国画展所无法比拟的。两次展览留言簿上写满了字,感受之真诚,批评之尖刻,赞美之真挚,是我在历次中国画展上所看不到的。至少使我感到,当今的中国画更需要实话实说的真话,美术批评不能只会“美容”而缺少“医术”。
特别是针对一些名家的美术评论,近年来美文加美誉的倾向性越发明显,名声越大赞美之词越甚,有的与其作品完全脱节。或许正是由于评论家的姑息,我们在艺术品市场见到的大量名家作品,与其成名作的水平相距极远,有时一个构图画一年、卖两年、吃三年都不止。美术评论的纵容,使得艺术爱好者对此愈加宽容,实在看不下去最多冒出一句不带感叹号的“没意思”。我以为,能教会中国画家经得起批评,看得见自己的不足,也是美术评论肩负的重要责任之一。
艺术的健康发展既离不开探索与实践,又离不开正常的争鸣与批评,如果缺失正常的批评声音,长此以往,中国画极有可能在世界美术发展进程中,失去一个国家民族艺术应有的内涵和魅力,继而沦为纯粹的笔墨游戏。对于中国画而言,大哀莫过于此。
拍卖价位无关艺术
近年来,国内艺术品市场上中国画整体拍卖价格的不断走高,似乎让某些创新乏力的画家找到了新的自信点,却没有意识到这也属于艺术上回头看的一种。
毋庸置疑,艺术品市场作为考量画家艺术成就的重要尺度之一,成交价格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但不完全能够说明市场拍卖与艺术造诣有绝对的联系。众所周知,拍卖场上存在着太多的人为因素,极易干扰对画家作品价位的理智认知,主要体现在炒作因素、收藏因素和名人效应三个方面:一是你炒我炒大家炒。适度炒作属于市场自发行为无可非议,过度炒作则另当别论,如以牟取暴利的轮番炒作,多表现为不计作品质量,只关注其中的利润空间;二是作品极具收藏价值。有些并非因为上拍作品多么精美,而是市场投放量稀少,求大于供,抑或另有隐情,如当年汪精卫的一幅书法从估价数千元争到22万元落槌;三是重名多过重艺。艺术的名人效应无法抵挡,说是封建意识的反映也好,物以稀为贵也好,名家作品的画价一直是抬高拍卖指数的重要因素,并不断演绎出新的艺术财富神话。
与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不同,如今出入拍卖会的买家越来越多看重利润回报,对名家作品尺幅的关注多过作品本身。我曾询问过不同买家对上拍作品的看法,回答不一,略分有五:一为喜欢就买,其中又分喜欢画家和喜爱作品两种;二为填补收藏空白和增加藏品分量,只要价格合适该出手时就出手;三为博取短线利润,利用画家因地区知名度导致的价格差,此买彼卖;四为企业收藏和账面增盈减亏,收藏作为企业文化一部分的同时,亦可根据企业效益情况自行确定估值,用一位企业买家的话说能够“水陆两用”;五为画廊扩大进货渠道,多家画廊对某一作品的相争必然推高成交价位。虽然拍品艺术含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拍品的估价和成交与否,由于出自拍卖场上的各种因素,使艺术和作品被分裂开来,对某些重复老套的画家作品来说,反倒拍出了好价儿。
对于拍卖价位无关艺术的看法,我认为还在于艺术品本身所独有的特殊性,即完成艺术品是艺术家的事,买卖艺术品则是市场的事,因此,市场拍卖结果并不真正等于画家艺术成就。如果有谁一定坚持认为可以划等号,并以此作为自我肯定的依据,那些流拍的名家作品又该如何说呢?
希望在前
说了这么多,我并无丝毫反对回顾和吸取历史的艺术源泉之意,如果回头看只为给自己寻找无法前进的理由,实无必要。当前中国画发展面临着两个醒目问题,一个是传统化的情怀太重,一个是形式化的固执太甚,因缺乏创新而形成的自我重复趋势,致使艺术效果不断弱化。令人堪忧的艺术现状需要创新,需要争论,更需要当头棒喝。
如果向前看,有些该说的话不能不说:希望我们的美术宣传能够在视角上再多一点儿时代感,给国画新秀以更多的关注目光。希望我们的美术教育能够在教学上再多一点儿中西艺术比较课程,使国画教学具有更广的艺术视野。希望我们的国画名家能够在创作上再多一点儿超越成名作的新作品,为初学者树立起更好的艺术榜样。希望我们的美术评论能够在审视艺术成败上再多一点儿真知灼见,给国画家点评出更新的艺术见解。希望中国艺术品市场能够在推出国画家上再多一点儿责任感。希望在前,中国画惟有不断发展求进,中国画家惟有不断创新思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