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5月26日、27日,在苏博新馆将举行两场书画鉴赏与玉器鉴赏的公益讲座,消息传出后,到苏州博物馆和市文物局领票的市民络绎不绝。记者走访了将要开课的专家和一些业内人士,请他们为越来越热的收藏把把脉。

玉器行情火头脑不能热

苏州人爱玉有传统,苏州人琢玉有年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增强,不少钱袋子鼓起来的人都喜欢在身上挂一件玉饰,讨口彩,图吉利。强劲的需求带动了玉器市场的空前繁荣。玉石原料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2000元一公斤上涨到如今的250000元一公斤,特别好的原料则完全随行就市,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一块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玩玉的眼光太重要了。”这是苏州博物馆副研究员吕曼女士向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在吕曼看来,玉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其深受百姓喜爱的重要原因。但是如今市场上鱼龙混杂的现状也让这位和玉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专家有一丝丝忧虑。

“比如这块料,你看看,油性好像很不错,一般人只注意这一点就麻烦了。”吕曼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上课时准备使用的玉石标本。的确,这个外表圆润,沉甸甸的石料叫“阿富汗玉”,真实价格是5元。如果从硬度和比重来衡量,“阿富汗玉”是不能归入玉石类的,但是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用“阿富汗玉”冒充新疆玉的东西。由于苏州人比较偏爱新疆玉中的和田玉,尤其是籽料。导致不少滥竽充数者混入市场。

南石玉雕工作室主人杨曦进入玉雕行业已有20余年了。他对收藏者的建议是“多看多学冷静出手”。由于玉雕作品在原料上的稀缺性和艺术上的独特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就某件作品发表自己的“一偏之见”,所以藏家的眼光与感受此时就显得特别重要。

玩收藏 有四道坎

苏州文物商店副总经理、苏州市文物鉴定组成员马恒华先生也将在苏博为市民授课。“收藏这件事,就是四道门坎———兴趣、眼光、实力、胆气。”1979年,马先生进入市文物商店工作,跟着老师傅学手艺,兴趣爱好是他能坚持到今天的第一因素。天天泡在仓库里看东西练眼力,或者出门收货长见识。“那时候没什么文字图片资料,也没有今天这么方便的网络,全靠一股兴趣。”和马先生一起工作的同辈人中,缺乏兴趣而永远入不了门者也不在少数。多看真东西是修炼出火眼金睛的不二法门,“只有通过不断地看,才能熟悉一个书画家在不同年龄段上的习惯风格与技艺。”马先生建议爱好者可以购买一些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画作品集,多看多比较。迈过这两道门坎后,经济实力和胆略也是考察一个爱好者能否成为真正的收藏家的另外两个条件。“行内有一句话,贵一点不怕,只要东西对。好的艺术品完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一点,要有底气和信心。”与苏州历史上一些藏家“只进不出”不同的是,现代人对收藏的投资意识似乎过于强烈了———很多人在不同的拍卖会上收进抛出,赚取差价。马先生对此很不以为然:“收藏要讲长效。投机者太多,对艺术品市场没有好处。”

保利华东艺术品拍卖行苏州办事处的邹才根总经理刚刚从浙江考察市场归来:“经过去年一年的调整,近期市场有了回暖的迹象。愿意到拍卖会来觅宝的市民首先要有一些知识准备,如果眼光欠缺点,最好还是请专家和内行陪同为好。”




上一篇艺术品收藏玩出钱途 程度不亚于股市

下一篇第4套人民币收藏潜力显现 50元券半年涨近2倍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