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在浏览2008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参展作品时,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有些传统纪实类作品,虽然拍摄功力不俗,但当湮没在影像海洋中后,却变得一点都不吸引眼球了,难以引起人们的观看欲望。在我看来,这或许已不仅仅是影像本身的问题了,而更是一个有关影像消费的问题。
纪实类摄影因为早已在国内成为了一种相对成熟的“文体”,拍摄水准大都比较靠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容易引起视觉上的疲劳,非“重料”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目。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传统纪实摄影将走向何处去的问题。
“记录性”是摄影真正的生命所在,可以讲纪实类摄影的终结,也就意味着摄影本身的终结,所以我说纪实类摄影是摄影中的常青树。但即便是常青树,也还是需要不断吸取养分,需要不断成长进化的。如果其影像语言不能得到更新,不能不断地解放自身的话,同样也会有枯萎的危险。试想一下,就算今天的普通摄影发烧友也拍到布列松的水准了,可他能算作是大师吗?比如20年前所谓的“决定性瞬间”,在今天的一些情况下就不再是“决定性”的了,尤其是当相机的摄影功能与摄像功能日趋同一化之后,“决定性瞬间”将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决定性瞬间”的隐退,标志着纪实类摄影在其审美功能日益边缘化的同时,其实用性将越来越得到强化和重视。新闻报道类的影像暂且不说,那些非新闻性的纪实摄影呢?我以为走向影像的文献档案或许正是纪实摄影新的正途。讲授过社会学课程的刘树勇教授,早就提倡在纪实摄影中融入社会学的方法,比如田野调查、建立影像档案等,这确实是极有创建性和前瞻性的。在文本数字化的今天,文献档案由以往以文字为主向着文字与影像并重发展,也是一条必由之路。
而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纪实类摄影是大有可为的,影像的谱系化,或许正可以替代“决定性瞬间”的新基准。




上一篇邱志杰:在摄影的本质之处工作

下一篇摄影:由技术走向艺术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