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办报要“三贴近”,地市报发展更要“三贴近”。近年来,中央和省级报纸大举向中小城市冲击,地市报在打好“保卫战”时,怎样才能抽身谋发展?作为较有深切体会的三峡都市报社,这两年在抓发展上突出贴近主流读者、贴近周边市场、贴近文化产业,比较成功地实现了突围,在发展道路上掌握了主动权,初步
实现了“立足大重庆,覆盖大三峡”的目标。
一、贴近主流读者——固本之策
在地市报探索多元发展的今天,无论哪一家报社,始终都是把办报放在第一位的,而在研究读者市场时,又始终都是把贴近主流读者放在第一位的。实践证明,这是固本之策。
《三峡都市报》对主流读者的划定,也经历了从普遍向特殊的转变。在2004年以前,作为一张纯市场化的报纸,《三峡都市报》把主流读者定位为广大市民,以“市民是我衣食父母、我待市民情同手足”为宗旨,创办了“市民广场”、“生活新闻”、“社会法制”等新闻和服务性栏目, 很快受到了读者欢迎,发行量、广告量大幅上升。2004年后,《万州日报》停办,《三峡都市报》同时又兼具了党报职能,主流读者如果再划定为普通市民显然跟不上形势了。报社党委适时研究提出,原万州日报的读者主要是各级干部,但他们也是市民,是一个更高层次更有影响力的“特殊”读者群,应该成为新《三峡都市报》的主流读者。于是,在改版时新增“时政要闻”、“财经新闻”、“都市热评”、“科教文卫”等层次较高的栏目和版面,还创办了每天四个版的《新万州》专刊,增强了《三峡都市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实现了由市民生活小报向三峡流域新时政类大报的飞跃。2004年,新《三峡都市报》的发行量、广告量都超过了2003年两报的总和。
贴近主流读者绝非仅仅只是办报,我们的发行、广告、物流配送以及三峡传媒产业集团的各个公司都在围绕主流读者做文章,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真正达到了“读者是幸福的、我们是快乐的”目的。
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了贴近主流读者,才能够固本,才能够经受住近6年来万州行政体制三次调整的折腾。
二、贴近周边市场——强身之略
《三峡都市报》是库区唯一一张跨区域的报纸,其品牌优势显而易见。万州虽然是重庆第二大城市,但它已不再管以前的8个县了;而作为三峡流域唯一的都市报,我们又需要一个完整的三峡。当一些人还在为行政区域缩小而困惑的时候,报社党委响亮地提出了“立足大重庆、覆盖大三峡”的发展战略目标。
在前几年试点、探索的基础上,2003年底,报社在三峡流域的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巫山五个县设立了分社,并在重庆主城区、湖北利川市等地设立了记者站,拉开了三峡都市报社的发展格局。这是贴近周边市场的第一步。
贴近周边市场的第二步是增加流域新闻,开辟区县专刊,在报道上倾斜。为了让周边市场的读者翻开报纸就看到身边的新闻,报社每周免费为五个县各出一个新闻专刊,此外还开设了“流域点击”、“今日连线”等固定栏目,让读者真正感觉到《三峡都市报》就是三峡人自己的报纸。
第三步是从情感上沟通,2004年以来,由报社社长、总编辑带队,分别到周边区县市召开新闻恳谈会,介绍都市报的特点和办报思路。各地党政主要领导都表示要借《三峡都市报》这个库区信息交流的平台,作为宣传展示自己形象的大舞台,实现了过去我们要他们宣传到他们主动向我们联系宣传的转变。
第四步是实现库区联动。2005年11月18日,报社主办的长江三峡周边地区地市级报刊媒体互动协作会在万州召开,川渝鄂的三峡商报、涪陵日报、达州晚报、泸州晚报、荆门晚报、宜宾晚报、武陵都市报负责人达成协议,决定各媒体之间每天互传本地重要新闻2至3条,供保报采用,让市民在最快的时间里了解到周边的信息;每年组织一次大型异地采访活动;共同探讨经营方面的其他合作。今年6月25日至26日,三峡都市报牵头举办了首届见证三峡民间艺术节,开县、巫山、利川、奉节等10个区县市积极组团响应,举办民间绝活绝技表演、民间工艺品展示、三峡美术摄影展、三峡文化发展论坛、新三峡旅游推介会等。这次盛会在三峡库区产生了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武汉电视台、韩国釜山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贴近周边市场,把触角伸向周边,在扩大影响力、增强辐射力的同时,也为自己设置了众多支撑点,为报社在市场竞争中拓展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贴近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在全国治理报刊散滥的整顿中,从2004年1月1日起,《万州日报》停办了。报社不但失去了经济支柱,那么多人员怎么安置?报社党委咬着牙承诺:绝不把一个同志推向社会!为此,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对三峡都市报社实现平稳过渡、平稳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我们报社之所以说话有底气,是因为在抓发展中始终贴近了新闻产业,人员分流有去处。我们认为,《三峡都市报》是库区知名的品牌,那么就应该充分发挥它的品牌效应。报社提出,要依托新闻媒体发展文化、新闻、旅游产业。于是,报社先后创办了独资、合资和股份制的两家旅行社、物流配送、琴行、图片社、酒店、风景区等10个公司,并于2004年5月经重庆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经重庆市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了重庆市三峡库区传媒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在重庆市继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之后的第二个传媒集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利用报社的品牌优势,开展了见证三峡大型系列活动,除见证三峡采访、见证三峡图片库、见证三峡系列丛书、见证三峡民间艺术节等项目外,报社从2003年底开始倾力打造了见证三峡文化街,对即将淹没的三峡文化、三峡民间工艺、古树名木、珍稀植物、散失民间的碑刻等进行抢救性保护,初步建成见证三峡文化街特色街貌,建成书画碑林、三峡名人馆、见证三峡陈列馆、珍稀植物园、百年万州图片展馆等有丰富内涵的景点。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对报社的义举表示赞赏,重庆市委宣传部和市旅游局分别给予奖励,市旅游局已将见证三峡文化街列入全市旅游重点推介项目,市委宣传部拟将其列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见证三峡”一台戏更有它的独特之处。2003年的春夏之交,我们了解到由万州作家撰写的反映三峡移民题材的剧本《移民金大花》已沉睡半年无人问津,决定借款10万元进行先期投资,组织排练。该剧2003年9月25日在万州首场公演,国务院“三建委”副主任蒲海清看后激动地说:“想不到在万州会出这么一台好戏!”在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下,从2004年9月中旬开始,历时4个月,剧组在重庆市主城区和20多个区县马不停蹄地巡演100场,观众场场爆满,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我们现在准备参加今年全国戏剧节演出,并到对口支援的上海、南京、广州等地演出。
地市报发展坚持“三贴近”,我们报社虽然进行了一些尝试等探索,但也才只是刚刚起步,还有三峡文化的发掘、古民居保护等更大的项目需要我们去努力。
上一篇: 人像摄影师队伍“大检阅”个性中看潮流 时尚中寻缺失
下一篇: 青春影像中的爱与哀愁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