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没有什么不可能”,这是记者首次有机会旁观针对高校在校学生举办的“影像 青春 二十年”佳能高校摄影文化推广活动2007年秋季评选的最大印象。分观念创意、商业广告、专题纪实三大类的每一组参评作品,都洋溢着青春的热情、活力和影像的创造力,用一位评委的话说,当代摄影中的所有元素和痕迹在学子们的作品中处处可见。
创意与技术
无论观念创意类还是商业广告类,不少参评作品创意上都不乏亮点。担当商业广告类评委的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影像信息消费产品部专业市场企划部总经理山本敏彦就对参评作品中的创意角度表示赞赏:一组有意拍摄的雪后各种品牌车标的照片让人耳目一新;而一幅表现法拉利50周年的作品,虽然仍显现出一些稚嫩,但丝毫不影响评委将其推为该类最佳创意奖(见本报4月4日1版《光影漫步》栏目)。虽然这项青春脉动的摄影活动鼓励对影像多种可能性探索的用意,但参评作品从技术方面看仍有一些模仿痕迹,仍有细节处理上的“学生气”。
个人化与观念性
新华社高级编辑黄文作为一直关注此项活动的业内知名人士,认为此次参评的专题纪实作品水平有分化,且出现了报道摄影跨界现象,不少学生以观念性和个人化的角度介入。CFP图片库总编辑柴继军认为,这项活动对鼓励年轻人的主观创造有利,但黄文认为,如果过分地引导主观性的介入,可能会让纯正的报道摄影模式受到影响。新京报视觉部主编何龙盛则认为,这些学子的照片题材和摄影表现虽然都有一定力度,但仍与2007年的现实世界有较大距离,作为世界焦点的中国,许多题材没有得到学子们更多关注,有些遗憾。
一组表现老人与其墓地的照片,因为关照了人的归宿问题,让黄文认为是一组值得杂志使用的好专题。评委们还向高校学子们建议,纪实就是纪实,不应让过分个人化的风格变成此类摄影的时尚做法,时尚了就离死亡不远了。
专业水准与可用之才
专题纪实类的几位评委私下议论,一些参评学子的作品专业水准不错,已可以胜任媒体的摄影工作了,他们还指点着哪位作者适合进报社,哪位适合进通讯社,哪位适合为杂志干,哪位能当自由摄影师。一些主题厚重的关注亲情、生死等题材的照片,显示出参评学子们用影像进行的思考,但相对于思维的活跃来说,参评作品的深度仍显不够。
内心与外界
目前高校摄影教育尚存的一些误区,不免让摄影专业学生们经常会拿摄影表现小情趣、小观念之类,似乎缺少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此种现象似乎在高校流行的观念类摄影表现中更普遍。在本次评选中,评论家鲍昆对其中一组通过筷子、塑料袋和布条表达环保理念的作品很感兴趣,他认为,这组作品表现了对环境的思考,手法也符合学生的意识。少了那些压抑、爱情、孤独等传统的情趣,有了更多对于社会公共价值的思考。
鲍昆还对一组将中华古老文化与刺目的西方符号置入同一画面的照片予以肯定,他认为,这样的照片书写简单,但使人们看到了更多的社会化视角,且已超越了青春话题。映画廊艺术总监那日松认为,高校学子们的摄影更多是自己真实心境的表现,在他们的照片中,很多摄影门类都给融合了。
山本敏彦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中国古语表达了佳能促进影像文化发展,关注和培养年轻人的心愿。他说,不能期待一两年就能培养一代人,通过长期的培养才能为年轻人的成长做出贡献。当然,佳能此项主题活动紧锣密鼓、一次又一次地举办,一方面促进了高校摄影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给了韶华正浓的青年们更多用影像表现自己的爱与哀愁的机会。
上一篇: 地市报发展攻略——“三贴近”
下一篇: “美术摄影”的中国文化因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