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一种时代的变革,两个世纪的交接,必然造成文化艺术及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再生。二战后国际形势相对平和,中国20世纪后20年经济改革,社会稳定所营造的温良土壤,培养了文化艺术的新苗。当前卫的艺术行径,先锋的概念、新视觉、新思维、新锐等语汇和表现形式,渗透、影响甚至冲击传统摄影模式,并伴随数码科技对影像工程的暂新经营,以朦胧和似乎必然趋势再塑习惯影像的时候,总有一些自我感知,愿与同行人交流并做前行路径的探究和认定。我认为中国摄影的发展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之路。
一、结合世界宏观艺术现状,立足本土传统文化,发展有中国特色摄影之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高科技信息时代。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地球村的概念影响着世界各个领域。"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区域间、国家间的往来更加密切。广泛的国际交往,宽松发展的经济氛围,带来了文化艺术的相应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相互渗透,相互亲和,也带来了新世纪国际艺术格局重新组合过程中的相互竞争。世界文化艺术的重心向东偏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的文化艺术也越来越受到西方艺术界的关注。作为具有悠久文明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国理应再度掀起新文化艺术的高潮,树立与弘扬民族的精萃文化,打造暂新的具有时代品味并占据世界文化艺术版图前沿的新文化艺术。这是中国艺术家应担负起的新艺术崛起和发展的神圣使命和应具有的时代信心。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没有绝对的没有根基的艺术凭空形成。新的艺术总是在继承与发展中建立,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不等于因循守旧,传统文化的厚重根基是建筑更高层次文化艺术的有利条件。中国的摄影艺术基于的现实是中国本土,服务的基本人群是中国民众,然后才是世界性的外展。它应反映更新的时代,更新的中国国情和观念,并汇合世界进步的价值心态。因此,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之路,是摄影人新时期的重新定位。
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之路,要更新观念,寻求创作理念的重新定位。
文化艺术是国家历史、理念和情感的反映,体现国家的灵魂。摄影艺术同样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它具有兼容的气息和气质。
任何一种艺术的创作理念都潜藏作者思想观念的遗传基因。观念性具有一定的区域化和个性化。这主要取决于艺术者思想素质和艺术修养蕴育于成长的环境,沉淀于传统文化的原因。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一个民族的习惯特征,一个社会的生存状态,都会直接影响一个人思想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这会塑造出同一区域人群的观念共性,而这种区域化的观念共性,又是世界大范围内的个性风格。这种区域化也是个性化,或称区域个性化。而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不同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则是大个性中个性的体现。而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洞察力,是非分辨力、分析判断力、文化底蕴的厚度、视角与思路的宽广和狭隘又影响个性的发挥,决定艺术作品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摄影作为视觉造型艺术,虽然以新奇的画面效果取胜,但形式所蕴含的观念,其表达仍是永恒的主题。正如康定斯基所说:"艺术家必须因感而发,有情可抒,因为对形式的驾驭并非目的,而是使形式与内在的含义相适应?但就视觉心理学的创作理念而言,视觉影像是一种表象,而"心理"则是一种潜在的内涵。摄影艺术是一种视觉的暂新经历,触发作者思想萌动和情感波澜,而酝酿出创作的意念和主题观点。而这种由视觉造成的心理内容,又被艺术的激情和表现的欲望所驱使,结合实践经验、专业技能,经过理念加工生产出新的视觉影像。并通过这种新构成画面的视觉表白,抓住观众的欣赏视线,使其在视觉感受的基础上导入成心理感受而与创作者达成思想共鸣,从而完成作者信息输出任务。可见,在摄影作品的摄前,形成中和完成后,观念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而进步的观念,将促成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具有经典魅力的机遇性。同时,它的社会性将感染、鼓舞和发展人的生存观念,推动人类思维进步。这是作者观念的艺术价值体现。摄影艺术如果只是单纯形式感的哗众取宠而毫无深刻的思想内涵,那么它只会是昙花一现,没有长久的生命力,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心理冲击力,尤其是视觉冲击力与心理冲击力的完美结合,实现表象与内涵的统一。无论是哪一种艺术的存在或新艺术的诞生,其生命力的构筑和升华,总是应该以抓住人的心理因素为前提,并在人们的视觉关注与心理凝聚下得到延伸。就艺术发展的总趋势而言,不满足于摹写再现自然美和客观情节而更加直接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更加强烈地宣泻人的内心情感和主观意愿,也是摄影艺术应追随和具有的特征和任务。
一种新艺术及某种艺术新的表现形式的胚胎往往孕育于社会环境大气候之中,艺术者主观认识和个性思想的实质是来源于时代整体对艺术者个体的作用。时代发展的因素造就了艺术者新的思想观念,它如岩浆汇积而寻找和通过一种适合上升的渠道进行暴发。从而激发了创作理念的进化。
摄影创作离不开理念,哪怕是拍纪念照式的"框取",照片都会渗和着摄影者对所拍事物、事件的主观看法与艺术构思。其创作过程溶含着作者个性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情感注入及技法表现。作品是摄影者内在素质与外在影像的混血儿。不同的创作理念,促使摄影者对不同事物事件的关注程度和兴趣点不同;对相同事物事件的观察角度和猎取方式不同。而创作理念的高下将决定摄影者对被摄对象立体多维的发掘和最佳角度的选取,决定作品质量的高低,摄影是瞬间的艺术,表现在对一瞬即逝的事物形态或感觉的抓拍,这正是作者独道的瞬间的智慧的定格,它闪烁着创作理念的光芒。
摄影艺术者具有进步的创作理念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生产出来的作品表达具有时代观念的艺术见解和具有时尚的价值观念,反作用时代,影响社会群体,寻求理念沟通,心理呼应,谋求观众点赞同,推动思维发展。摄影应概念为思维视觉瞬间造型艺术。因为形式感和内涵是双重表现的主题。而对这种综合信息的新视角把握,塑造当今时代人群价值追求特征的功能性艺术形式,实现走向科技信息时代影像视觉语言的传播手段作用,这才是使摄影发展的创作理念的重新定位。
三、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之路,拓展创作理念,要培养前卫性的创作思路。
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必将推动艺术形式的进步,争先恐后以新的姿态占据文化阵地的前沿。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之路,拓展创作理念,必须以一种主观超前的艺术思想的探究与实践来实现摄影新艺术形式的蕴育和成长。
前卫意识是开拓与创造的思路和预见,是人类进步的思想源泉。常规的思维方式容易让人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打破常规的思维习惯,建立新的观念,而又使新的观念发展到让人感到常规,就这样在破立破立的循环中,人的思想意识才能进步。而多向思维和前卫意识是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必备的思维,是谋求发展,获取成果的原动力。
20世纪后2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豁然开朗,世界性的思想文化,艺术观念扑面而来。在似乎全新的艺术事物面前,中国的艺术者感到一种时代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困惑。在彷徨中,总有一些勇士去做探索的前行。中国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前卫艺术便由此产生并去发展。而进入国门的五花八门的摄影形式对中国摄影界是一种前卫性的挑战,是如何接受和发展的问题。对国人来讲,它是陌生、怪异、另类和令人费解的影像。那么该如何看持这种视觉前卫性呢?
首先,应展开眼界辨证地看到不同社会因素产生不同的前卫性。来自于另一社会文化背景的前卫艺术,反映的是另一区域人群个性化的心理呼声和价值观念,反馈其本土时代发展中的种种因素。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别、文化观念模式的迥异,社会发展进程进度的不同。我们应该考虑它在中国的适应程度。例如,有的形式在现今世界艺术领域已经过时;有的前卫实践者已经江郎才尽,作品和创作思维已成强弩之末或处于疲惫状态,毫无前卫的伸展性;有的作者作品含有消极因素,违背发展原则,靠近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有的超前卫超人们思想接受能力的极限,造成物极必反,成冷漠或弃婴状态。所以我们不能不考虑?“西餐”的接受能力而狼吞虎咽地暴饮狂食。对国外艺术菜别的挑选和新鲜程度的掌握,只有涉足了解和细细咀嚼品味才能体会。不要盲目崇昧,贪婪拿来,一口吞下。主张鲁迅式的拿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才能使其正规发展,使其前卫性正常发挥发扬。
其次,我们要放平心态用发展的观点会看到:传统艺术在形成时,也是前卫艺术。它的完善过程是诸多艺术家刻苦实践与痛苦琢磨的过程,并经过历史、时代、社会及时间的检验,最终在世人眼中得到普遍认同而定格成为传统。而打破传统再发展,又形成新的前卫。前卫性带有一定的社会革命性。例如,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文化的具有巨大生命力的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再如,20世纪初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唤醒自信,推动探索创新的文化高潮,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所以说,不要把前卫看成大逆不道。前卫本身具有一种超现实的创意性。
因此,摄影艺术只有正规的前卫性的创意宣读,才能应和社会发展的节拍,并实现自身的发展。
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之路,实现摄影前卫性的表达,应有的放矢地针对和扩张可接受人群。
艺术作品的价值决不是满足于作者个人的孤芳自赏和欣欣然的自我陶醉,也不是学院式的闭门造车后作为古董陈列。艺术当面向生活,接受生活的栽培而反哺给生活以充实的绿色和清新氧气。对这种养分的接收和吸取的人群的宏观程度,是体现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度所在。
不同接受人群产生不同的前卫性。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拥有着不同的可接受人群,可接受人群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认可是由他们的文化根基决定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们,对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喜好程度,有着不同的热点关注,对前卫性的事物的认同,自然也不尽相同。另外,可接受人群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精神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及对艺术的亲热和领悟程度,也会产生对前卫性的不同看法。再有可接受人群对传统文化的依赖与着恋程度也会产生不同的前卫性,有甚者会制约前卫性的发展。因此,扩张可接受人群实现中国摄影前卫性的发展,要立足我国社会现实背景。
中国摄影的主观创作理念是基于客观现实基础上的个性思维的渲泻与张扬。而这种张扬应该是对客观性的再度把握与延伸,它不应是盲目的、任性的和虚夸的,它应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社会大背景之下的的理性思考;绝不是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放任,它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前提下的观念开拓,绝不是超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极自由化表现,它应是正视客观现实,为人民服务成为人民的艺术。这才是中国摄影前卫性能够开拓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中国摄影艺术面对的是不同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可拥有人群。中国地域广阔,城乡教育差别较大,对新事物传递与接受的速度不同。高素质的文化人群占总体比重还小,所以要进行一种可令大众易于接受并且是暂新的艺术形式确实较难。如何扩张可接受人群?它要求艺术者要以丰富的艺术文化底蕴为基础,增强创作信息储量,然后传达给不同人群;或以作品的平民化为起点提升多层次的艺术高度,在逐渐的艺术修养的渗透、培植和感召下,可接受人群的素质才能逐渐提高,也就实现了思想范围扩张的艺术目的。
五、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之路,要立足摄影语言,增强作品多向信息的辐射性,才具有前卫性的发展价值。
一幅优秀的作品应具有综合信息的丰富含量,具有千娇百媚的吸引力,能够拢络不同的可接受人群,做到雅俗共赏,使其都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从作品中得到自身的感悟。例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史学家看到的是社会状态,文学家看到的是诗词,医学家看的是药方,美食家看到的是饮食文化,道德家看到的是淫欲……这样的艺术作品才具有一定的前卫性价值。而这种前卫性多向信息的辐射能量取决于作者多向思维的开发。广识博览,提高艺术修养,多向储积艺术含量,是新艺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只有对各种文化艺术门类学习借鉴,容汇贯通,才能进行综合信息的传递。
21世纪摄影作为信息传播手段,只有具有超前意识,才符合快速发展的需求。由于摄影越来越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它在时代艺术的表现上将会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并将越来越渗透,影响和利用于其它艺术形式和社会领域之中。这是它所处艺术边缘地位,受其它艺术影响,吸取其养分而必将反作用和回报其它艺术的规律所决定的。例如,路易斯·格林菲尔德具有超现实主义意味的新舞蹈摄影《空中飞舞》,通过影像语言和形体语言的完美结合,把艺术的综合信息的表现推向一个暂新的高度,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极至,从而也使舞剧编导从中受到灵感的启发。可见一种艺术的前卫性还表现在它与其它艺术形式的互融上。因此对于摄影信息资源的开采和挖掘,应寻找于哲学、心理学和文学、美术、戏剧、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在借鉴启发中获得创意图纸,合成铸造出新生命的视觉影像,实现前卫性内涵的外延牵引。
而这种摄影前卫性的表现和开发,必须立足于摄影语言。如构图、光影、虚动、多次曝光、影像叠合、暗房特技等。进行具有视觉说服能力的示意,以摄影为本体灵魂,树立和赞扬的是摄影的图说语言和艺术张力。摄影语言风格上的华丽与质朴,凝重与活跃及表达能力上的强弱;取决于作者主观创作思维的丰富与睿智程度。摄影艺术的主观性,决定作者必须开拓自己的思维方式,保持一种开放性的创意激情。不能孤僻于个人的想象空间,登峰远眺与坐井观天胸罗创意何曾一样?只有高瞻世界艺术流动起伏的趋向动态,远瞩新潮艺术的浪头前沿,才能乘风破浪更进步。另外,要学习借鉴世界先进作品,艺术需要交流,需要向他人学习,孤傲地自以为是是陕隘肤浅的表现。举办和参加国际影赛,给中国的摄影者展示自我和学习他人的机会是必要的。对于中国摄影者来说,大师级的作品毕竟有其独道之处和参考价值,学习借鉴,悟出心得,取长补短,才能再度发展。但不要执迷于某一种赛事,那是对思维的单向束缚。
继往开来,寻求与开拓新的视角,是建立新思维与新艺术表现的重要途径,例如,走出一条开创性道路的摄影新锐辛迪·谢尔曼,她以自拍演绎传媒虚构者的超现实主义精湛的摄影手段,独树一帜,为处于边缘地位的摄影谋取了一种新魅力的认知和承认。她以摄影的外衣表现着自身内在的艺术生命,同时也丰富了摄影的生命内涵。她说:"为了拥有它自身的存在,一张照片应该超越其自身,而影像应该超越媒介。"她以前卫性的眼光揭示了摄影艺术存在的价值和发展方向。
摄影同其它艺术相比,年龄还比较小,还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而中国的摄影艺术的发展和完善还属于初级阶段的探索实践。但我们应该增强自信,因为对摄影新创作思维的塑造,我们和世界各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就看谁做得更好,谁做得更为极至。一个真正的摄影者是对社会历史,人文理念,意识形态、人性情感和客观物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理性记录和艺术表现者。作品体现作者对原始图像信息最直接最纯真的母爱。决不苟同于单一的工作室内的高科技影像制作,奶娘式的创意与摄影艺术有本质的区别。
数码影像的发展对传统摄影够不上什么威胁,摄影艺术者要把它直面拿来为我所用,使其成为某种摄影形式锦上添花或二次创作的一个环节,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智者。
中国摄影必须在时代发展的前提下,更新观念,提高创作理念,进行前卫性的探索与艺术表现。这是它适应时代需求,顺应自身存在价值,必须表现出来的活力,而这种活力的产生和延续,只能在不断发展自身特色的进步中才能够得以实现。
中国的摄影界需要涌现出更多的领导前进的摄影艺术家及理论家,中国的摄影界更需要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群体战士,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之路,谱写出中国摄影的时代乐章。
这篇文章是在我在鲁迅美术学院艺术摄影系学习时所做的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所写的。由于时间倡促,水平有限,敬请摄影前辈批评指正。




上一篇军事摄影的创新意识

下一篇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