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最近,原本“养在深闺”、“天生丽质”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不仅“一夜成名”身价倍增,更因其“回眸百媚”的高曝光率而吸引了大众目光。自此,中国当代艺术品便成了集经营者、收藏者、创作者“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家女”。

  中国当代艺术有极强时代性与地域特征

  一个世纪以来的欧美,将突破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先锋、前卫艺术归为当
代艺术,而地域概念并不特别突出。“二战”前多以流派划分,“二战”后多以年代划分。习惯上,理论界还是多把上世纪50年代前的欧洲称为“旧大陆”,把上世纪50年代后的美国称为“新大陆”。这是因为“二战”后,美国在当代艺术上享有绝对“霸权”。中国当代艺术的界定基本套用了这一原则,指百年来受西方影响或直接以西方艺术形式进行创作的非传统的艺术。但中国当代艺术有其特殊性,在一定语境下,又特指“文革”后,以“星星美展”为肇始标志,借鉴了西方前卫艺术,并经过几个阶段发展后、有着极强时代性与地域特征的艺术创作。其形式大体包括架上、装置、影像、行为艺术等。至于各类艺术流派则五花八门。

  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热拍中国当代艺术

  今年3月31日,纽约苏富比首场“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推出中国、日本、韩国艺术家246件拍品,成交额1323万美元,成交率89%。几位中国艺术家如张晓刚作品均以远远高出估价的价格成交。时隔一周,在4月8日香港苏富比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专场”上,133件中国当代艺术品仅3件流拍,成交额更是达到了1.3亿多港元,逾88%的拍品以高于估价的价格成交。

  商家在控制着中国当代艺术交易的“红绿灯”

  苏富比的两场拍卖一经报道,立时成为国内各大媒体争相评说的话题,进而被渲染成世界艺术品市场的焦点、热点,一些媒体还见微知著般地认为:“这只不过是中国当代艺术品热拍的一个起点”;“说明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引起西方人的注目和接受”;“投资中国当代艺术品,就是投资未来”……但在认定这些事实之后,人们发现这“见微知著”的说法源头,竟然全部指向了艺术品经营者。也就是说一些媒体“见微知著”的背后,是商家在控制着“红绿灯”。如有媒体说“如果苏富比透露的买家来源正确的话,则可以说这场拍卖是更多欧美买家开始进场购买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明确信号,这将是支撑未来几年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未来当代艺术可能像瓷器一样,不排除最高价格纪录诞生在纽约、伦敦,而不是香港、北京。”还有媒体直接引用商家原话:“珍贵艺术品在西方银行界眼中是种硬通货,但在中国银行界似乎有种断裂……不管外资银行是观察员还是运动员,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步伐是不会停滞的,我们期望的是收藏金融化的概念得到认可和重视,这样才能在实施中获得政策的支持。”又有媒体说“他(指香港苏富比负责人司徒河伟)对媒体介绍说,尽管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在国外还处于兴起阶段,但欧洲和亚洲国家对此表现出的热情却在不断高涨。”“她(指香港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品负责人林家如)还指出,据一份国际专业杂志的2005年收藏家排行榜,世界前100位藏家都涉及了当代艺术。这是去年出现的新变化,表明当代艺术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大热门。”更有媒体说“在港台,或亚洲地区,也许赵无极比张晓刚更有号召力。但就作品的国际性而言,苏富比纽约专场的拍卖告诉我们,张晓刚、方力钩等人的作品更具国际性。他们的绘画语言、关注内容更能受国际收藏者的推崇。”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话有着极强的暗示性和诱惑性。冷静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说法的不确定性。比如,“未来当代艺术最高价格纪录的诞生”,这“未来”的弹性太大了,只要没按预期发生,就还有“未来”;既然“还处于兴起阶段”,何来“热情却在不断高涨”;既然能从“世界前100位藏家都涉及了当代艺术”就得出“当代艺术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大热门”的结论,那么,由此还可以推出:世界前100位藏家也一定都涉及了“非当代艺术”,“非当代艺术”更应该成为大热门;再有,赵无极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拍卖恐怕不止一场,它一定比仅仅两场拍卖所能告诉我们的会更多?奇怪的是商家对此并未透露出太多的东西,而最明显的暗示是“珍贵艺术品成为硬通货”虽在中国受阻,但在“外资银行不断进入”后,通过争取就快成为现实了。可见“见微知著”成了商家的传声筒,难脱被利用而有炒作之嫌。

  中国当代艺术被炒作得太厉害了

  中国当代艺术被炒作得太厉害了。目前,市场中流通的优秀画作还是太少。虽然看上去市场很火热,事实上好的作品很难求……股票、房地产作为投资‘三驾车’中的两项传统业务开始越来越难以把握,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把关注点挪到了‘第三驾车’———艺术品投资上,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价格于是也水涨船高。大量作品被投资人攥在了手里。我们很担心投资人的大量涉足,让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变得十分脆弱。也许一些细小的客观环境变动,都会导致投资人大量抛售藏品。”

  博物馆、基金会等机构和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应该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最坚挺的支持力量,而他们的缺席提醒我们: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虚火过高。”

  “现在在许多博览会、拍卖会上,收藏家、投资者和画商明显采用炒作股票的手法,短期内将一位艺术家的价格提起来,制造出虚假的价格指数。在目前整个市场走强的形势下,画廊和艺术家可以靠这种手段获得巨大收益,但是长期看,对于艺术市场并非好事。当经济形势稍有变故,收藏家、画廊也无法承受如此高价,中国艺术品市场有可能步日本以及我国台湾之后,进入一个漫长的萧条期。




上一篇艺术世界中的赝品

下一篇网友原创:成都的画廊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