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广场艺术被称作“距离群众最近的艺术形式”,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力求创新,整场晚会结构紧凑、一气呵成,让中国广场艺术达到了全新的境界。

与舞台演艺不同,国庆联欢会夜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就决定了其必须解决三大难题:联欢区众多,比较分散的问题;节目百花齐放,难于设定“焦点”的问题;夜间灯光不足,亮度不够的问题。为迈过这一道道坎,晚会编创成员在结构编排、艺术形式上绞尽脑汁,力求“出新、出奇、出巧”,让全场联欢区、空中灯光、高空烟花浑然一体,创造了一场宏大的视觉盛宴。

广场艺术的特点是规模庞大,其“形”易散,晚会选择音乐作全场联欢的“总指挥”解决了这一难题。100分钟的晚会由49首歌曲统领。在音乐的统一指挥下,12个群众联欢区、一个各民族中心联欢区和“光立方”主题表演区,如同交响乐团中的大提琴、双簧管、圆号等乐器演奏者共同谱写出华美的乐章。今年国庆晚会的一大创新是广场上所有的灯光、施放到高空的烟花都要听从音乐的“指挥”,跟随音乐的节拍一齐起舞。

难于找准“焦点”是广场演艺的另一缺憾。晚会大胆设计了“光立方”,它是全场最大的“亮点”,其莫测的变幻与所有表演区起承转合,打通了全场表演区。音乐奏响时,所有表演区的表演都独具特色:56个民族的舞蹈、龙舞狮跃、北京“天桥绝活”异彩纷呈,难免让观众“满眼繁杂”,然而所有的表演都与“光立方”相互配合。甲丁说:“如果说广场演艺文化是一条龙,那么‘光立方’就是龙的眼睛。”

“光立方”以天安门广场国旗旗杆为中心,4028棵摇曳的“发光树”组成9000平方米的“发光体”,其25分钟的表演“描绘”出各种图案,与联欢群众、烟花表演互动,不断把晚会推向高潮。

晚会上灯光亮度不够是制约广场艺术表现力的又一道坎,晚会采用射灯、烟花联合组成光源,“灯光”实现了从地面到高空、从静止到移动的跨越。筹备晚会时,除了在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西侧等地布设了大批射灯外,空中的绚烂烟花形成了立体、可移动“光源”。以天安门广场中央2000余平方米的烟花绘画网幕为中心,围绕天安门城楼形成大小两个U字形高中低空烟花阵地布局,左右呼应、由近及远、多层次、立体地展开。烟花绽放时,色度饱满、姿态优美的绚烂烟花为广场和夜空不断增姿添彩。甲丁说,无数的多彩灯光和烟花为观众从视觉和形象上找到了“亮”,解决了亮度不够的问题。

10月1日晚的天安门广场上,一个高潮刚刚出现,另一个高潮接踵而来,形成了欢乐的海洋,参与联欢与表演的6万名群众欢呼、鼓掌,配合着“光立方”场景的变幻和耀眼的烟花,制造出一波又一波的“人浪”。晚会结束后,甲丁如释重负地说:“这场联欢晚会是真正的‘全民嘉年华’,也把中国广场艺术推向了全新的境界。”




上一篇随笔:时代需要更多的“摆渡者” 促进文化交流

下一篇盛葳:“自然、德行关系”狄德罗的艺术评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