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近年来,中国古画市场频出佳绩。继去年秋拍仇英的《赤壁图》创下7952万元的中国绘画类作品拍卖世界纪录以来,今年嘉德春拍再出捷报,两件古画精品均拍出了3000万元以上的价格。其中,恽寿平的《载鹤图》成交价为3696万元,朱耷的《瓶菊图》也拍出了3136万元,两者分别是嘉德15年来书画拍卖的第二和第三高价。此外还有多件古画作品表现优异,古画市场呈现出一种“牛市”的景象。中国古画何以在近期持续升温,甚至屡创天价?这种“牛市”从何而来,将会走向何方?嘉德国际拍卖公司中国书画部总经理胡妍妍女士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天价古画从何而来

  中国古画市场之所以在近年来持续走高,是一种必然的规律,在这个必然性当中,也有偶然性在起着推动作用。早在2002年的时候,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就曾拍出过2530万元的“天价”,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价格”。如果放在2008年,这个价格显然是“低得不可思议”,这就是市场的潜力。从近年来的情形上看,市场完全有能力消化这样的价格。

  供求关系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古画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它的价格必然会水涨船高。一方面,古画不同于近现代的作品,它的数量原本就十分有限。而大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古画精华都被收藏在博物馆里,另外还有一些在收藏家手中,这些作品都不会出现在拍卖市场上。这使原本就资源稀缺的古画市场更加紧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古画认可度逐渐提升,进入古画市场的人越来越多,其中除了收藏家,也有投资者。在投资者看来,古画市场正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成长性是比较肯定的,当然,这里讲的古画也是古代名家的真迹。

  偶然出现的一两件珍品,对寻宝的藏家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难得机遇,因此势在必得。不断刺激着古画市场连创纪录。从时间的对比上看,如果说2002年《写生珍禽图》创下的纪录没能让人们认识到古画的潜力,那么2007年的《赤壁图》则真正让人们明白了古画的价值。在这样一个“天价”之后,人们再看到3000万元级别的古画出现,就不会感到过于惊奇。前一段时间,拍卖的清代非一流画家的作品都拍出三四千万元的高价,水涨船高,一流画家的佳作价格继续上升也是合情合理。

  人们对古画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也是古画升温的原因之一。以《载鹤图》为例,早在2006年,这幅作品就已经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当时的价格为1111万元。巧合的是,本次嘉德春拍中《载鹤图》的得主,当年也出现在拍卖市场中,也曾参与了《载鹤图》的竞拍。也许只是一念之差,这件作品便与其擦肩而过。两年过后,当他再次面对《载鹤图》的时候,即便是高出当年的价格三倍还多,他也毫不犹豫地出手拍下。除了市场整体价格被抬高的因素,个人对古画认知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也是促使其果断出手的原因。

  古画认知的“文艺复兴”

  在人们印象中,中国古画的价值似乎不能与近现代画相比。前些年,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等现代、当代画家的作品几乎成为中国画的代名词,只要出现在市场上,必然被高价买走。相比之下,人们对古代画家和古代作品则略显冷淡。有人为古代画家打抱不平,认为市场对古画有些不太公平。近几年这种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古画市场的发展速度仍然略显缓慢。在胡妍妍看来,艺术教育的缺失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才逐渐形成。在此之前,中国的老百姓与知名艺术品最近距离的接触,也只能是在博物馆里,隔着厚厚的玻璃去观看那些名家的名作。隔靴搔痒,由于没有真切的感受,人们很难对艺术产生深刻的理解,更不要说去研究、去收藏。再加上宣传教育上的“厚今薄古”,凡说中国画,必举齐白石,就连喝水的杯子上都印有齐白石所画之虾。耳濡目染之下,大众只知道齐白石,只听过张大千,却对古代画家和古代作品知之甚少。这种艺术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古代中国画在大众心中的荒漠形象,直接成为古画市场迅速发展的阻力。

  随着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建立,中国画等艺术品获得了一个公开交易和展示的平台。不论是普通民众、收藏家,还是投资者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欣赏艺术、感知艺术的机会。近十几年来,艺术品市场培养出一大批古画爱好者,他们在与古画近距离的接触中逐渐获得了艺术的享受,也逐渐对古画的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正如文艺复兴运动为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开启了一扇窗子,艺术品交易市场也成为中国古画“复兴”的一个契机。只是这个契机,还需要时间的推动。

  回归本源的艺术价值

  在古代中国画价格一路飙升的背后,是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魅力的尊重和认可。在当前的市场中,人们的选择是很多的。不仅是近现代的中国画作品层出不穷,在市场上吸引人们的关注,即使是国外的一些高价的油画作品,对于一些实力雄厚的买家来说也不成问题。但是人们仍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古代中国画的市场当中,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中国艺术本身有巨大的深入人心的魅力,这种文化的力量也推动着艺术市场吸引更多的买家,用“真金白银”构筑自己的收藏天地。

  在中国古画艺术魅力的感召之下,古代作品也正从经济价值回归到艺术价值。过去,只要是名家的作品,就一定能够卖上一个好的价钱。现在,人们不仅仅关注画家的名字,更加关注作品本身的好坏。顶级的大师固然是艺术价值的保证,但是那些所谓“二三流”的画家中同样有经典的作品出现。一些画家,即使翻遍了所有美术史著作,可能也不过两三行的介绍,但是他们的作品却未必只有如许轻重的地位。即使是同一个画家,他的作品之间也必定有好坏优劣之分,“大师级”的艺术家同样有可能画出“学徒级”的作品。在胡妍妍看来,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这至少表明人们的鉴赏水平在提高,对艺术的把握也越来越接近真实。在这种情况下,作品就能够逐渐摆脱盲目炒作的轨迹,从单纯的经济价值回归到本源的艺术价值。那些在历史中能够站住脚的作品,它的价值终究会得到真实的体现。

  突破一亿不是梦想

  如果将价格当作古代中国画前进的阶梯,那么当前的“天价”7952万元肯定是一个标尺。向上再走一步,即将冲破中国绘画类作品拍卖的亿元大关。在胡妍妍看来,这个重任很可能将由古代中国画来承担。据介绍,拍卖过亿绝非遥不可及。就当前所掌握的资料中,能够过亿的作品早已存在,只是收藏者还未决定将其拿出来进行拍卖。胡妍妍肯定地说,只要有人肯将这样的“重量级”古画拿出来拍卖,一亿元以上的价格几乎立即就可以达到,甚至底价都可以定在一亿元。

  至于哪幅作品才能够有这样的实力,出于职业道德,胡妍妍女士并未正面回答。但是她介绍,能够有这种价值的作品,很可能出自宋、元的大家之手,当然,一些清代的大师也包含其中。概括起来,二十个字:一流作家,一流作品,流传有序,无可争议,数量稀缺。




上一篇过去十年艺术品投资回报率超过股票 艺术品金融化将成趋势

下一篇跨省“倒画”一次赚40万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