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赵先生(化名)所供职的单位是有国企背景的一家大型企业,该企业每年投入到油画收藏的资金过亿元。记者与赵在美术馆一旁的“三联韬奋书店”会面时,见他一身休闲装,体格强健,与想像中油画收藏经理的模样相去甚远,更像一名运动员。
赵呵呵一笑,“来看画的行内人,都是像我这样,穿件T恤,斜挎一个包。可能你会感觉我们这些人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但就是我们这批人构筑起了艺术品市场,推动艺术品市场向前发展。”
“虽然我国艺术品价格增长很快,但与国际艺术品市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接下来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赵先生说。
高端作品引领市场
10月19日,伦敦拍卖行内,随着拍卖锤的落下,当代著名画家吕西安·弗洛伊德的《培根肖像》卖出了540万英镑,这显然要比“经济危机”发生前莫奈的《睡莲》“便宜”了许多。当时,买主以4000万英镑买下了《睡莲》。
虽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已经越演越烈,但在拍卖市场中,富豪们丝毫不会吝惜手中的钱。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资产超过5000万英镑的富人中,有80%的人计划今年会花去更多的钱。
“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资项目,金融、房地产、艺术品投资。现在国内已接受了金融和房地产项目的投资,但对艺术品投资认识还不够。”赵先生说。金融等证券投资的优点是短线回报较高,且容易套现,缺点是风险大。若以投机心态入市,则与赌博无异;地产属中线投资,优点是实物投资,具实用价值,若能把握发展走势,利润会很丰厚,缺点是投资金额较大,价值是否上升受周边环境、社会变化以及同类竞争等影响。
“艺术品投资属中长线投资,且艺术品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艺术品也具有不可取代的可贵性和限量性。”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水天中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先生表示,“世界范围内,随着经济危机的扩大,在拍卖会上,中低端的作品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流拍,但高端的作品基本上还会保持增长,引领市场风向的还是这批高端的作品。”
赵先生坦言,“在国外,富豪们购买艺术品,大多通过拍卖行。对一件艺术品的投资,大概会有几十位相关人员分工配合,这使得国外艺术品市场趋于健全和完善。相比之下,国内才刚刚起步,相关产业链相对简陋。”
由外而内的发展格局
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价格,经历了多个起起伏伏,价格真正开始上扬始于1996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一些书画大师的作品价格相当低廉,如齐白石的作品每平方尺至多不过10元,张大千的作品卖100元一幅,傅抱石一幅画的最高标价为80元。徐悲鸿的《松鹰图》1961年的售价仅为230元。
“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的许多近现代名家的作品,如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琉璃厂花十几块、几十块钱买回来。而现在已涨到几十万、几百万了。”水天中回忆这段历史颇为感慨。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些大师的作品身价也没太涨,齐白石的作品在香港市场上不过5万港元。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经历过1996年,中国书画作品的魅力被世人所认可。至1997年底,中国现当代书画家作品在百万元以上的已有几十位,如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林风眠、李可染、石鲁、吴冠中、陈逸飞等。
“艺术市场就和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一样,也是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办法、经验,以及整个的格局,应该说是由外而内地发展的。”水天中认为,一开始中国艺术市场的起伏、高下、冷热都是由于国外艺术市场的余波引起的。
“但这些作品总体的价位还是低,尤其是第一代作家的作品,基本上在当时被国外的画廊打包买走,定价权掌握在国际画廊和拍卖行手里。”赵先生告诉记者。
水天中表示,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这些地方,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中国藏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艺术市场就已经不纯粹是一个受国外影响的市场了。
国内市场价格还要升高?
中国画10年来价格不断攀升,但由于其历史较短,还不能被国际买家所认可。到目前为止,国内画作与西方画作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可能存在十几甚至100倍左右的价格空间。”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水天中表示,“现在很多人也在质疑,中国艺术品价格是否存在虚高的泡沫现象。”
最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品中,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蔡国强、徐冰、方力钧、张晓刚,老一辈的吴冠中,他们的画价成十倍、百倍地在增长。水天中认为,与欧美顶级画家相比较,中国顶级画家的作品价格并不高。
“虽然经济危机后,很多作品价格都出现了缩水或流拍,但一些知名作者的著名作品还是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经济危机只是让一些中低端作品和中低端的画廊无法生存,这段时间是个价格休整期。”艺术品评论人士米洁女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现阶段国内艺术品投资市场相关人士应该踏实做好每件事,不要抱着投机心理、以超常规的方式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
“现在也是画廊洗牌的过程,很多画廊品质良莠不齐。”赵先生认为,艺术品市场的正常运行状态是:画家专心画画;画廊明确自己收藏风格的定位,然后由画廊通过拍卖行将作品出售。
水天中认为,“在中下档次的画价方面,目前中国已经一点也不落后于世界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收藏者就应该考虑怎样防范风险。当然,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王栗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品市场将会如何,目前众说纷纭。读史而明今,这种时候回顾一下艺术品历史上的几次大下跌,对于了解现今的市场是有一定好处的。
一战后,上世纪20年代美国涌现一批“新贵”,他们习惯于挂几幅古老的祖先油画肖像充充门面。这一时期,肖像画极为走俏。
1929年萧条波及艺术品市场
1929年大崩盘之后的最初几年,祖先肖像画的价格还比较平稳。直到1934年克里斯蒂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上,许多富人客户都在股市危机中倾家荡产,18世纪欧洲名画家隆尼的一幅曾于1928年以7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770万美元)成交的作品无人真正竞价,最后以6.5万美元成交。这一事件引发了肖像画市场的跌价狂潮。
到1940年时,大多数18世纪肖像画的价格都跌到了20世纪20年代高峰时的5%左右。
日本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经济经历了巨大的滑坡,艺术市场也随之下跌了很多。但是最惊人的例子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从1990年到1994年,以“艺术100指数”衡量的主要市场艺术品价格下跌了52%,另一个关于19~20世纪雕塑品的指数则下跌60%。
20世纪70~80年代,日本进入经济高度成长期,经济繁荣的日本人把激情洒向了凡高、莫奈等西方一流印象派艺术大师。凡高的《加歇医生》1990年成交价为8200万美元。
艺术品市场有波动周期
1990以后,日本经济泡沫崩盘,整个印象派的绘画价格下跌超过60%。据日本画商最乐观的估计,当年以50亿美元购入现仍保存于日本各银行手中的画作如今最多能卖出14亿美元。美国艺术品市场也经历了从1987年的繁荣到1990年的萧条,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价格都下跌了30%~60%。
如同股市一样,艺术品市场已成为整个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并有其特定波动周期。这个周期大体是6至8年,每个周期都对艺术品种类有其特定的偏好。
从整体的客观环境而言,2008的艺术品市场正处于经济危机后最易受波及的时期,从大量事例来看,已经有许多艺术品价格开始下跌,这是市场周期决定的无法逃避的客观事实。
美国学者科可纳的一项研究认为:“在今天创作和出售的绘画作品和雕刻作品中,只有0.5%在未来30年中能够保持市场价值。下跌的同时也蕴含调整的良机,正是淘涤出真金的时候。”(来源:广州日报)
世界金融海啸袭来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急需"洗牌"
金融海啸当前,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寒冬”是否已经到来?11月5日,由搜狐文化中心主办的“风暴眼里看艺术”论坛中,包括费大为、赵力等在内的一批知名艺术评论人认为,当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迎来了一个重新洗牌的时代。
金融风暴来临之前,中国当代艺术品还在一次次地打破着价格纪录。5月24日,香港佳士得“亚洲当代夜场拍卖”中,曾梵志的一幅作品以7536.75万港元的价格成交,超过了先前由蔡国强作品保持的7424.75万港元的纪录。
金融风暴来临后,中国当代艺术品开始“节节败退”。10月初,在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风向标的香港苏富比的“现代及当代亚洲艺术”的夜场拍卖上,展出47件中国当代艺术拍品,估价超过2.45亿港币,但最终,成交率59.6%,成交额1.17亿港币,不足估价的一半,包括方力钧、岳敏君、曾梵志等一线艺术家的5件作品全部流拍。自香港、纽约只卖出一半估价的惨状出现后,国内包括华辰、嘉德等在内的大拍卖公司均纷纷停止拍卖中国当代艺术品。
“市场的狂热正在过去,很多作品的价格将会回落,经济萧条产生的效应可能会在一两年之内慢慢体现出来,盲目的炒作或者交易会减少。”著名策展人费大为这样指出。费大为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重新洗牌的过程,作品价格可能会降下去。在过去市场非常热的时候,大家会不顾一切地去抢作品,这说明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非常不规范。通过重新洗牌,可能会规范市场运作的机制,规范化反过来也可以保护艺术家在更好的环境下去创作。
从事艺术市场研究多年的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赵力认为,流拍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2000年以来,大家对艺术的关注点一直都是价格问题,直接表现就是拍卖行情。“2000年以后,艺术新闻变成了财经新闻,所有的艺术新闻报的都是——哪件作品出了天价,好像这就是艺术世界的真相,但这恰恰不是真相。”
赵力说,艺术市场的理性必须建立在艺术价值的基础之上。“我同意‘重新洗牌’论。洗什么牌?洗的还是艺术价值。2006年、2007年的时候,什么画都能卖高价,泡沫太大了。现在有些画的价值降下来了,这是谁都挡不住的。”
中国艺术拍卖市场资深专家赵旭指出,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面临的问题是艺术家和艺术品的稀缺。“中国当代艺术家真正在国际上受到认可的、博物馆里面举办过画展的、在拍卖市场里面非常稳定的,就那么几个。中国当代艺术品按理来说成交额非常小。每一年,在香港,中国当代艺术品一场没有超过4亿港币的,一年没有超过10亿港币的;在内地,一年的成交也没有超过6个亿。这么一算,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总成交额,全世界不到3亿美元。”
上一篇: 为艺术而买还是为增值去买?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