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杨樵谷,原名夏,字兰生,号幻海,别号门禅、复叟、晚晴老人、印可老人等,尊称樵谷道长。生于1885年5月18日,江苏盐城人。著名爱国将领,佛学大师,书法家,诗人。
嘉德在线将于近期内上拍“悟学经深——杨樵谷先生书法作品专场”,敬请大家关注。
杨樵谷出生在江苏盐城西乡一个私塾教员家庭。六岁即熟读诗经,八岁时能背诵四书、五经,在当地被誉为神童。1905年,考入清江浦江北师范学校读书兼做私塾教员。经人介绍。正式加入同盟会,成为反清和国民革命早期活动的骨干分子。1909年,考入扬州两淮高等师范继续读书,秘密播撒革命种子。1912年,响应孙中山发出的“有志青年者从戎”的号召,在家人的支持下,以武考第一、文考第二的成绩,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后,半年内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19年,任北洋政府北平卫戍区少校参谋。“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同情学生,在率部处理学运时提前“暗除警戒”,因此遭到北洋政府的处罚。
1925年,到广州面晤桂督兼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李宗仁和白崇禧,李任命他为第七军总参议,率部驰援被吴佩孚军围困于武汉的刘玉春师。他巧妙指挥,内外接应,很快使被围部队冲出重围转危为安。随后,他仅率第七军两个旅八千余人,往来于桂林、梧州、长沙、武汉,击溃了吴佩孚的十万大军,使吴军大伤元气,被誉为“铁军”。1928年,在得到蒋介石的同意后,刘峙与顾祝同共邀他出任徐州公安局长。时值冯玉祥倒蒋,徐州乃兵家必争要地,驻军庞大,奸匪众多,治安不易。他到任后,不足半年,使徐州的不良风气尽皆转移。后因厌倦内战,再次离开了军界。
抗日战争爆发后赶赴上海,任国民党第69军总参议。他以57、55两师为骨干,从日军手中夺回浦东,又同第69军军长阮绍文一起,率李松山、施忠诚、谭经国等师血战虬江码头,克复军工路。由于当时国民政府战略失误,致使淞沪会战失败。1938年初,他应李宗仁和江苏省代主席韩德勤之邀,任“苏北抗日游击总司令”,辖三个专区司令及两个野战师,以拱卫苏北及台儿庄战场之背。后因台儿庄战役调走野战师,更因各级领导层中汉奸里应外合,他苦撑42天后苏北失陷。
此后数年时间里,杨樵谷云游四方,广结佛缘,并潜心研佛,挺身护法。他先后成书《剖佛灯考》、《大坪附疑解》、《洗像池解》、《峨嵋略一卷》、《阿弥陀经注释》。
1949年,国民党政府摇摇欲坠,但蒋介石不甘心就此退出大陆,想固守大西南,于是,坐镇溪口,摇控孙元良、张文源、罗广文等40万四川守军,布防于川东北大巴山沿线。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委范铭将军(解放后任川北地委书记,后到西南局工作)请杨樵谷做张文源、罗广文(张、罗是杨樵谷的学生)等国民党将领的工作,争取和平解放四川。他连续往来于达县、重庆。在他的积极参与下,1949年12月16日川东终于宣告和平解放。范铭将军评价他时说:“老先生大义感动国民党将士起义,得以和平解放,此功德无量。否则大巴山要血流千里。”
1952年9月,李济深副主席在北京面晤杨樵谷,请他参加政务院(后改为国务院)文史研究馆工作。1954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74年在北京逝世。
上一篇: 艺术品绕开中间人的手 秋拍预展“下功夫”
下一篇: 中国当代艺术名家联手义拍“为了海地”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