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赣丽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摘要:民间艺术具有天然的变异性。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原本具有极强实用性的民间艺术在外在环境下变成了审美的对象和文化的符号,其功能与价值逐渐更新,朝向专业艺术发展,升华为具有思想深度的、高雅的、具艺术美感的纯艺术。除了变形为国家和民族文化象征性符号以及旅游等经济场域中的消费品,也会有意根据现实需要和时代特色转化为当代社会中新的艺术形式。这种种变化,折射出复杂的时代动因,也体现了民间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民间艺术;手工艺;文化符号;审美资本;变迁
民间艺术,通常是指不同于学院派艺术或专业艺术的,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或师徒传承、非专门化的艺术形式。狭义的民间艺术仅指民间造型艺术,即侧重欣赏性的民间美术和侧重实用性的民间工艺美术。广义的范围则涵盖民间音乐、舞蹈和戏曲等表演性民间艺术形式。本文主要以民间工艺和美术为例进行论述,但所指不限于此。
我们在谈论民间艺术的时候,通常都会联想到某些固化的记忆,视之为某些稳定不变的形态,正如冯骥才所说,“民间艺术与精英艺术最大的区别是,后者因时而变,因人而变,而且是主动地变。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是石涛所谓‘笔墨当随时代’。然而,民间艺术却是历久难变的……比如闽地的南音、纳西古乐和河南的泥泥狗,无怪乎人们称它们为古文化的活化石了”。确实,民间艺术大多有着数代稳定传承的特性,在一些偏远的地区,甚至保留有传承几百上千年的民间艺术形态。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具有超强稳定的内部机制,酿生并传承于此环境中的传统民间艺术,受农耕文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其价值和功能及基本审美风格都有很强的因袭保守性,通常不会轻易改变,而保持着世代相承的稳定性。但这只是民间艺术的一个面向。其实,民间艺术相比于专业艺术,具有更为明显的自我调节性,也就是自我转化能力。因为其匿名性、集体性以及民间艺术地位的低下,极容易受到精英艺术的影响,以及市场和权利的裹挟。也许可以说,民间艺术有着天生的变异性,有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变迁的内生机制,它在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各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从内容到形式和风格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尤其是其功能的变迁会带动形式和内容变迁。对此,有人提出民间艺术的传统只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必将随历史的变迁和民族审美意识的演变而演变。民间艺术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多种形态。一个发展着的民间艺术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民间风格’”。民间艺术具有变异性,不仅从以往的发展来看是如此,在今天社会转型时期尤其如此。
以剪纸为例,剪纸这种最为简便又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间艺术最容易为人们所用而发生各种变异。早期,这种剪形代物的艺术主要是用于巫术祈求等民间信仰活动,如人们在娱神、赐福、辟邪等仪式中,使用像狮、虎、鸡、牛、瓜子娃娃、葫芦等具有神秘力量的动植物图案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演进,剪纸的巫术功能逐渐减退,取而代之的是它的装饰、叙事、审美等实用功能,演变为日常生活中在婚丧嫁娶、贺生寿诞、节庆礼仪等多种礼俗活动中使用,虽然还带有一定的巫术意味,但更多是作为一种仪式性物品使用。与此同时,也从单纯的纸的形式演变为刺绣图案,改变了贴的形式,而借助布为载体穿在人身上来继续发挥作用,比如端午时节穿戴的五毒肚兜等。随着时代发展,剪纸图案又变为纺织品和瓷器上的图案,甚至在人们发明剪影之后,剪刀这种工具原本是剪纸的必备要素也成为可有可无的了,这时候图案的原本意义也不那么重要了,而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经典符号代表而被使用。后来,剪纸还被用来做书报插图、连环画、电影、壁画、邮票等,几乎脱离了传统图案的意味,仅仅是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外形的艺术形式和意义载体而存在。剪纸作为人们审美的需要逐渐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剪纸等民间艺术不仅被民众用作日常生活,还被政府用作宣传教育的工具。张仃在《民间剪纸选》中提到:“新剪纸能够教育鼓舞群众,在边远落后的地区,作用仅次于年画。”这表明新剪纸已经充当政府思想意识形态的载体。剪纸的发展说明民间艺术的功能是随时代而变化的。
以上剪纸的变化绝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在当代,尤其在商品市场和政府宣传中,民间艺术的价值和观念,以及存在形态与我们头脑中原有的对象发生了偏移,有时竟难以称为“民间”的艺术了。对于这种变异现象及其变迁规律,目前学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欲对此做一具体分析,并回应当前学界对民间艺术问题的相关讨论。
一、从实用到符号和审美:民间艺术的发展轨迹
回顾民间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民间艺术的变迁大体经历了从“有用”到“有意义”和“好看”“好听”三个发展阶段,虽然从横向维度看,这三个方面可能同时并存,但是仍可以明显发现其变迁的轨迹。毋需多言,民间艺术最初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在自给自足的农业时代,由于小农经济的生计模式,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还不充分,许多传统技艺和其他民间艺术都是服务于广大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所需,实用性是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功能。这是由民间艺术本身的性质所决定。仅以手工艺来说,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物质资料不丰裕,所有日用品和生产工具都主要靠手工制造完成,因此,大多数的手工艺都是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工具或器物。传统工艺主要体现为技术带来效率,重技不重艺。
工业资本时代,技术至上,机器大生产和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进入20世纪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社会的大机器生产及其社会劳动分工的细化、生产的高效和标准化,都对传统手工带来强烈冲击,手工被电子和机械生产的奇迹所取代。这就使得艺术脱离工艺技巧与材料的束缚而与手工艺渐行渐远,并将艺术导入由技入道发展的轨道。较传统手工艺作品不同的不仅是其形式和功能发生了改换,而且作品也开始具备明确的社会属性和问题意识。中国在进入城市工业发展时期之后,也开始改造手工作坊。近来,受西方艺术发展的影响,民间艺术各个方面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其作品主题常常意识形态浓郁,饱含着各种观念或思想,而不是为了日常生活中实用的目的。
当代社会,伴随着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和物质的极其丰裕,对物质的消费已经不再是纯粹出于身体的需要,对文化的需要越来越成为消费行为的主要动机。也就是说,后福特主义时期的消费,越来越不是“实用”考量的消费,而逐渐变成“美感”考量的消费,审美成为一种资本。“审美资本主义”广为流行。阿苏利在《审美资本主义:品味的工业化》中指出:“工业国家,个人品味与消费行为密不可分。享乐的工业化使奢侈品高于必需品,感性高于理性,诱惑高于判断。……(品味具有特别的意义)使美观、愉悦等非必需的产物转变成可以衡量、可以变换并且能够覆盖社会生活大部分领域的价值。”品味具有特别的意义,“使美观、愉悦等非必需的产物转变成可以衡量、可以交换并能够覆盖社会生活大部分领域的价值”。这也就昭示传统工艺美术等民间艺术形式需要超越原来的实用主义目的,而进入审美资本主义时代,也决定了民间艺术的价值转向艺术而不是技术。尤其是伴随20世纪观念艺术的出现,艺术脱离最初的工艺技巧与制造材料的限制,与手工艺几乎不再相关。当艺术与其所依附的生活不相适应时,艺术将脱离原来的生存土壤,由仪式转化为娱乐。审美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为传统工艺的艺术化转型提供了外在环境。
二、民间艺术的当代变迁走向
民间艺术一直都是自生自灭、土生土长的,就如不入眼的野草恣意地存活着,一般学校里没有专业老师进行教学,也没有相关部门专门加以提倡,只是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发展、变化;但是在国家权力和市场力量的左右下,民间艺术在当代发生着脱离其自身发展轨道的变异。
诸葛铠教授注意到,传统技艺现代转型有两个方向:一种是传统技艺和现代风格的结合。即以现代审美眼光对传统工艺进行再创造,使之与现代生活相适应,如现代陶艺的造型、釉色、彩绘等方面都进行了符合现代人审美特点的改变。一种是将风格从技艺中分离出来,使之与现代材料和工艺结合。只有风格的移植,没有技艺的传承,如西式裁剪的中式服装,纽袢做成假扣,团花以一块织锦缎替代。上述都以风格和技艺的分离为特点,体现了传统手工艺“蜕变—再生”的规律。这些看法是很有见地的,但后人却未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对话。而在超越传统工艺的传统音乐领域却有类似观点,如著名音乐学家张伯瑜指出,由于当代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传统的民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依附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民间艺术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逐渐式微。他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发展,除了一部分延续传统之外,还有三种转型方向:(1)由生活方式到艺术形式转化着的传统音乐;(2)从生活方式到文化符号转化着的传统音乐;(3)完全专业化了的传统音乐。这就说明,传统音乐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代很多都已发生转化,如作为信仰、作为艺术、作为文化身份、作为中国民族化专业音乐品种的建立材料等符号,以改头换面的形式继续在当代社会现实中存活。民间音乐领域有此变化,我认为民间工艺美术领域也大体如此,以下对此做具体分析。
(一)朝向文化符号
不能否认,民间艺术的种种文本都是有其文化内涵的,这些文化意义都体现了中国民众代代传袭的传统民俗观念,其审美大多不出趋吉辟邪的主题。但在现代以来,民间艺术在外力的作用下,具有了许多新的文化意义。如果说,现代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民族”成为一种最具表现力的符号和资源,⑤那么被视为民族文化根基的民间艺术也是如此。社会上对“民间”的借用,导致其价值和功能发生变异,民间艺术不再具有原来的实用性,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民间艺术由于基于特定地域,传承久远,有稳固的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在打造民族文化符号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时被拿来改造,重新加以阐释,以提升其文化品位,赋予其更为厚重的思想文化内涵。此外,又因为民间艺术的形式较为朴素而容易让普通民众接近和接受,被国家政府作为宣传教育的工具,因此,逐渐受到国家重视,慢慢地融入时代的政治话语之中。其中,对全国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文化遗产的概念在新世纪初叶进入中国,使民间的或民族的文化由以往的民族情感化的文化资源和地方性的小传统,一跃成为具有人类文化多样性意义的国家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本。由于国家力量的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地方文化建设使得民间艺术成为文化认同和地方振兴的资源,而政治民主化发展和精英神圣性的解构,也使得“民间”有着非同以往的含义,民间文化被视为民族文化的根脉和源头。民间艺术成为国家文化政治建构中的资源,成为具有象征性的符号。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广泛流传的民间艺术,自然也就被赋予各种新的文化符号意义,尤其是作为传统文化和地方或民族文化的代表。与此同时,在国家文化建设的号召下,民间艺术也在朝向民族性的文化符号发展。总之,现代化进程中民间艺术的命运几经沉浮,从被忽视到被改造,再到被推广,一直到今天被保护、传承与利用,“民间”在新时代具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涵。应该说,这种朝向文化符号转变的趋势,其实是民间艺术获得新的生存空间的路径。有人研究发现,“如果音乐只是一种审美对象,它的消失与变化将是一个迅猛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其得以维系的因素之一便是‘文化符号’”。推而广之,在工业化和科技发展的时代语境下,民间艺术面临被迅速边缘化和消失的命运,只留下了作为文化表征和叙事需要的符号意义。换个角度说,许多不能提炼出某种文化意义的民间艺术,只能彻底地退出当代人的生活。
伴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消费概率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一个地方的历史意象、传统民间艺术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民间艺术在走向现代消费市场时,成为地方文化和传统的承载者而被符号化。这在旅游文化产业领域,是尤为多见的。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休闲消费,相应的,对精神文化产品也有了更多和更高的需求。旅游是审美实践活动,传统工艺、民族歌舞音乐等在旅游场域中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涵,因此,深受现代旅游消费者的欢迎。传统工艺、文化体验、审美体验等成为消费热点。当然,这也与发展传统工艺资源振兴地方的国家政策有关。现在的传统工艺,着力宣传其手工的属性,其实就是神话化手工,符号化手工。如有人指出:“现代西方提倡的‘手工制作’,直接意味着‘优质品’,应该有着信任人类之手的含义。”是的,在走向工业化和后工艺化的今天,手工已经超贵,而传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说,民间艺术就此具有了某种文化符号的象征价值,“民间”就代表了传统、古老、地方特色和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社会上乡愁弥漫的氛围中,传统手工艺也被视为一种民俗符号来满足人们对儿时记忆的怀念,对故乡和传统的向往之情。
由于商业或经济的目的导致民间艺术的变异较原来的自然而然的变化更具强制性、主动性。如有人调查发现,东巴艺术由原来祭神和自娱的功能转为旅游场域中追求时尚化体验和经济利益,民间艺术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升华为民族文化的符号与象征,借此说明,在后现代语境中,民间艺术具有了商业化和流行性、批量生产与可重复性、参与性与娱乐性、科技化与编码性等特征。
(二)朝向专业艺术
民间艺术的专业化发展方向是指在当下,民间艺术创造者逐渐脱离下层阶级并面向当代市场进行生产,于是导致其作品走向精致化、纯粹化、职业化和审美艺术化、高端化发展方向。民间艺术原本以实用性为主,艺术性的追求是次要的。或者说,民间艺术只能以其特殊的风格标榜自己的艺术性,如稚拙、原始、自然、简单、粗犷、鲜明。但这套话语曾经被用来贬低民间工艺,这些在当代看来具有褒义的词汇曾是低等的、不成熟的、次要的、简陋的、粗糙的代名词。今天重新来评估民间艺术,是以后现代的话语和价值观重新赋予其更高的艺术层次,换了一套评价标准。客观地说,以往民间艺术的艺术性由于受限于创作者水平和作品的用途,与专业艺术有着截然的分别。虽然民间艺术的功能包括民俗生活、宗教信仰、艺术审美三个方面,但大部分民间艺术主要服务于民俗生活,连宗教信仰也是伴随民俗生活的。纯粹的艺术审美是相对晚近的事,早期的审美往往也是源于宗教情感和生活理想。因为要服务于现实生活,民间艺术的生产自然不同于已经脱离了日常功利性的纯艺术,也就形成了简洁、朴素、实用、类型化、模式化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明显区别于专业艺术的。
当然,民间艺术与专业艺术一直是不断交流和互动的关系,尤其是在民间艺术发展到近代已到技艺圆熟的阶段,而文人和画家等精英的介入也使其艺术水准不断提升。徐艺乙在相关论文中谈到,民间工艺发展到清代,与宫廷工艺已经区别不大。在统治者的倡导下,工匠不断追求技艺上的精巧与熟练,制造的各类物品造型越来越精致,装饰也越来越繁复,图案具有绘画性。另外,清代的文人士大夫在政治高压下转移注意力,参与到园林、家具、雕刻、髹漆、陶瓷、服饰等传统工艺的制作中,“其雅致的趣味在器物的结构、造型、装饰等方面表现出来,因而对清代及后世的手工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种精美的作品不断涌现,有许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这时的手工艺产品已不再是单纯的生活用品,其中一部分已经开始转化为艺术品。尽管如此,大部分的民间艺术仍然与广大民众的乡土生活紧密结合,还没有改变其民间艺术的底色。今天,随着传统民俗社会被现代科层社会所替代,农耕文明被工业文明所替代,人们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巨大变迁,民间艺术所发挥的主要作用也日渐微弱,这导致民间艺术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隐退。不过,我们发现在非日常生活的领域民间艺术以新的面貌开始出现,那就是以艺术品的形式跻身于表演舞台或陈列展厅或艺术品市场。
通常我们认为,与一般的民间艺术不同,专业艺术看重个性化和创造性,讲究不断推陈出新,是小圈子和小众的艺术生产和消费。民间艺术则是普通民众创造和享用的,如民间歌谣、传统的年画、刺绣、编织或剪纸,都简单易学,伴随了绝大多数人一生的生活,真正实现了大众性和普遍性。但是,我们却发现,现在是讲究品味和个性的时代,当代消费呈现追求独特和小众消费的倾向。也就是说,对于民间艺术的消费不再是以往那种模式化的大众消费,而要求所消费的物能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和独特品味。如旅游场域中的手工艺,并不是以其实用为目标,而是与手工艺所体现的艺术性和所承载的“地方性知识”的文化符号意义相关。这种发展,对传承人或创作者的个性和他的审美爱好、艺术修养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现代都市生存的民艺(形式),其生产者更多已经蜕化为“明星式”的艺术家,或称为“工艺美术大师”而不是手工艺人。诚然,这样的人,应该有其社会地位,应该像艺术家一样被尊重。但这种转型,也意味着他们已经脱离了民间,不是民间的代言人,而是自我的代言人,或者上升为民族国家的代言人。他们的作品更多是一种艺术作品,而不是民俗物或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和服务于一种生活方式的物体。而从他们自身的认同看,他们更希望自己被视为一名艺术家而不是民间艺人,也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多被视为艺术品而不是民间工艺品。
再以海派剪纸为例,著名画家和剪纸艺术大师林曦明的剪纸作品并不像传统的南方风格的剪纸那样繁复细密,而是线条疏朗且图案简洁,他把剪纸视为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手段,不为实用,抛弃传统的剪纸图案的寓意,而注重自我思想的表达和时代性,有明显的现代风格,有艺术性,有生活情趣也更有思想性。他努力把民间剪纸艺术转化为专业化的艺术,是由技入道的典型代表。与此类似的还有同为上海剪纸“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奚小琴和李守白等人,他们的剪纸以时代社会问题为主题,从图案到色彩和主题都超出了传统剪纸。对于他们来说,剪纸已然成为一种可以通行于民间实用与精英艺术家之间的艺术表达手法或形式,而非传统保守、落后、低级、廉价、乡土等负面语词所具有的意义。剪纸作为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大多数剪纸艺人的作品,沿袭传统吉祥图案为多,很多人并不懂得创造革新,而是永远停留在复制、模仿的阶段。与此不同,一些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剪纸大师,大多会朝着装饰性和美术性的方向发展。像林曦明、奚小琴和李守白这样的人,则追求超越,与其说他们是剪纸大师,不如说他们是运用剪纸这种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作为一个画家或艺术家的思想。
刺绣技艺的艺术化也是一个典型代表,刺绣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延续了剪纸的生命力并得到新的发展,近代以来,刺绣技艺不断成熟,其中源于文化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苏绣和顾绣,发展出了画绣结合、以国画或油画为绣稿,以画补绣,追求绘画效果而超越实用的艺术化刺绣。如清末苏绣杰出代表沈寿在继承苏绣传统基础上,吸收油画、照片讲究明暗层次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美术绣,以西洋画为题材和表现内容,专门刺绣人物肖像,突破了传统刺绣以传统中国画花鸟虫鱼的题材,进一步发展刺绣技艺和风格,是一种专业艺术的创新。而当代著名苏绣技艺传承人张美芳更是走在了超越传统技艺的艺术创新前沿,她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向姊妹艺术学习,大力拓展题材和内容的表现范围,吸取了油画、雕塑、摄影等现代艺术的活泼形式,表现出高科技语境下的颖异图像。就此,苏绣艺术形式变得更加新颖和丰富,走出了单纯模仿工笔绘画或表现花鸟兽虫的传统范式,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感。二是大胆创新,在针法、技法和材料形态方面进行了一些创造性的探索,包括对传统的技艺作风和讲究进行了更加切合现代审美趣味的创新调整和变化尝试,以找到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现代科技、现代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为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张美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她每年赴京拜访艺术名家,向他们讨教,并把所学运用在刺绣实践中。她还劝导周围的同行学习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主要目的是培养审美能力,让她们能读懂书画家的艺术语言”。其作品超越了传统苏绣所讲究的“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满铺方式,代之以虚实相间,能够充分地表现绘画作品上的虚实关系又不失苏绣技艺自身的特点。虽然说这是一种刺绣,但是我们可能更多视之为一种专业化的对传承人要求甚高的艺术,其作品不可能与日常生活常见的刺绣作品同日而语,而是作为高档礼品或艺术收藏品。
民间艺术朝向艺术,主要是指其脱离其实用性和技术性,而以现代艺术价值取代其原有的使用价值,并且追寻专业艺术的发展潮流。美术史上观念艺术的兴起对传统工艺的冲击很大,导致其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痕迹。1917年杜尚把买来的陶瓷小便池,冠以《泉》的名字送去参加艺术展,引起了艺术界的质疑和轰动。他这样做是为了超越技术:“选择了一件普通生活用具,予它以新的标题,使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这样,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却获得了一个新的内容。”此后,杜尚以其一系列作品将艺术发展引向观念艺术的方向,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进入当代语境之后,手工艺作品的创作中,观念成为取代实用功能唯一性的新目标,作品承载的观念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且不再仅仅具有装饰性和体现技术的高超,也与其他当代艺术作品一样有态度、有情绪、超越物性,从而使得作品重新生成新的意义。
相比于西方工艺美术运动以来的设计发展为适度技艺,中国工艺美术依附于政治和权力系统而发展为过度技艺,曾经走过一段“奇技淫巧”的道路,从为实用服务偏离为繁缛与炫技。过度技艺使我们的先人放弃了内容的表达和创新,而过分追求形式上的超凡出众;而西方工艺美术在适度技艺的同时解放了手工,以思想替代器物的使用价值,使器物升华为表达思想的工具或外在形式。2016年,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因其“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今天,很多艺术大师的作品都借用了民间艺术的形式以表达当代思想。这也许也会成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借用民间形式进行新的表达,还是民间艺术转向追求思想和创意的当代艺术,都能使传统再次获得新生。
以上种种都说明当代手工艺生产正在发生转型,“正逐渐从一般意义的手工生产向着作为艺术方式和较高层次的艺术生产方向发展”。而在非遗保护语境下尤其助推了这一方向,“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由于所依凭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原来在生活中的实用功能已经差不多消失殆尽。而在新的时代,这些技艺精湛的手工艺,恰好遭逢审美资本主义和文化消费主义的世界性潮流,被视为民族或地方人群日常生活中具有礼仪性或神圣性意义的符号,作为物的实用的功能和非艺术的多层价值多数已经转化为单一的审美价值”。工艺美术理论家侯样祥认为:“就历史发展趋势而论,传统工艺品已经不大可能也没有必要再重塑曾经的为普罗大众制造日用品的历史。而由于受原材料、制造技艺、生产工时等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应该说高档日用品和艺术陈设品的制造则会成为传统工艺未来的主体制造。”这些都反复论证了当代传统工艺艺术化的倾向。
(三)转化为其他艺术形式
如前所述,民间艺术的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相关论述已不少。但以往人们更多谈论某一种民间艺术类型的变迁、消失或新生,较少关注不同类型之间互相转化的问题,忽视了民间艺术的内在循环和自我恢复能力。如果我们深入调研就能知道,民间艺术往往是一部分民众自我生存的基本方式,熟练掌握某种技艺的民间艺人往往会灵活运用其有限的资源,在一种形式衰弱后转化为其他形式而使之重新再现,从而使得相关技艺得到延续。张道一先生曾指出,民间美术,甚至所有的工艺都是变异的。许多传统工艺都伴随一定的风俗习惯,一旦某种风俗习惯发生变化或衰微了,对这种工艺品的需要也随之消失,但从事相关工艺制造的手艺人还要继续生活下去,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结合自己现有的手艺找到新的出路,也就是实行工艺的转化,改做其他用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原来是做A手艺的,后来用做A手艺的方法做B手艺,技艺基本没变。以中国的金属首饰为例,古代妇女注重头部装饰,供女人使用的头发卡子、坠子、耳环等做得很精致;但现代以后社会上的风俗变了,金属首饰不流行了,做金银首饰的艺人就用他们原先所使用的旧工具及其技艺做新时代的东西;发展到当代,那些艺人的后代又用这些工具和方法做医疗器械。像这样运用旧工具和方法制作新时代的用具,就使其手艺得以在新的领域中延伸使用,使得民间工艺之间可以不断实现新的转化,从而延长了技艺的生命。
前述剪纸的例子也说明了民间艺术形式的不断转化。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由于可以满足民众的多种生活需要,加上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技法易于掌握,不像国画等经典艺术形式是需要长期训练的,于是逐渐成为中国各地民间艺术的重要形式,并成为大众比较容易掌握的情感和心意的表达形式,成为可以满足每个时代人们生活需要的艺术形式。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在传统社会里,由于有着特定的民俗生活用途,在今天成了专业艺术家用来表达其思想的创新形式之一。因此,剪纸开始与绘画发生着深刻的联姻,创作者进行跨界的生产,以此带来既新鲜又传统的艺术样式。民间艺术领域,剪纸可以变成画,画可以变成剪纸,经常互相转换,呈现出不一样的新意。此外,由于剪纸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形式,与民间社会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现代商家使用剪纸用作现代商品的包装设计,也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当代因为生活方式而带来的艺术形式之间的转化更为频繁,灶头画和炕沿画,因为没有了传统的灶和炕,就变成了农民画。同样,刺绣、剪纸和蓝印花布染织能手,都能转化自己的艺术才能,变成农民画家。农民画将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在绘画中延续和发展了民间艺术中的民间文化和地域特色,因此可以说,农民画是民间艺术在新的语境下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再比如,四川绵竹年画在年画产品的创作上另辟蹊径,创作出多种嫁接性年画,如刺绣年画、剪纸年画、陶版年画、竹编年画、木雕年画、手绘年画折扇等,以及年画服装、手绘年画挂历、年画伞等衍生产品。这些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之间的互相借用和转化,也是当代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有研究发现,山西炕围画艺术是民间艺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影响,而在传承中产生变异乃至式微的典型范本。炕围画向其他艺术的借鉴兼容并蓄,使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然而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失去了现实根源,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潮对炕围画产生了断裂性的影响,但民间传统并不因形式的消亡而消失,炕围画的精神依然在现代家居中以变异的形式存在着。我们只要用心观察当代人们的生活,仍然能感受到我们以往熟识的民间艺术形式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体现了民间智慧的通约性和民众创造性转化的高超能力。
台湾民俗学家钟宗宪发现,在当代语境下,民间艺术的外延及内涵大大扩展了。它再也难以以诸如剪纸、泥塑、面塑、农民画等类型划分。在传统原有类型的基础上及与现代其他元素交融发展中衍生出更多的类型,各类型之间的概念和界限也多变且模糊化。新民间艺术物质形态也将多样化,将会有更多的新时代材料。就此,他提出:“传统并没有真正地消失,而是经过新的冲突、新的刺激、新的融合来延续与再生;即使新的传统一再出现,也会建立在旧传统的基础上。”从这个角度说,传统工艺的当代传承不需要太多的担心,其精魂自会选择新的替身再次复活。
除了一种技艺转化为另一种技艺,也有的是两种技艺再合成新的技艺,如上海的非遗项目秸绣就结合了麦秆画和刺绣两种传统工艺的艺术特长,利用麦秆光泽质感、天然纹理、立体感强的特点,与刺绣颜色丰富、光泽柔和、表现手法丰富的特点相结合,合理构图,制作的作品画面精美,层次丰富,艺术感染力强。这不仅传承了两种传统技艺,还发展了其艺术性,是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大胆尝试和突破。类似的还有,山西永济的麦草画创新作品是将麦草画工艺和陶瓷工艺结合制成麦草画工艺瓶。这些创造性的转化,无疑为当代民间工艺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当代民间艺术的艺术化倾向,一方面是传统民间艺术朝向艺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两个方向的发展,似乎是相反的,却又是同时存在的。艺术“沦落”为普通大众可以参与和学习,那些文人雅士的专业创作和一般人的业余生活创造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与此同时,传统民间艺术越来越脱离日常生活,而朝向专业艺术方向发展,也就是脱离了实用性,而进入神圣的艺术殿堂,与专业艺术家不分你我。这两个方向都使民间艺术发生艺术化转向,从而降低了艺术的“神圣性”。
但民间艺术的转化,是局部的转移还是整体的转移?转移之后,是否还可以称为民间艺术?我们知道,民间艺术是一个整体性存在,尽管它包含有材料、工艺、形式、表现手法等多种元素,但是这些元素离开整体就不具备原本意义,它们总是在整体中彰显出自身的价值和特点的。现在人们往往不再原样照搬,而是只取其一地拆解来重新创造新的作品。如仅使用某种传统工艺品的材料或工艺,或形式,或表现手法,或色彩或图案等,却没有从整体上完全呈现出一种民间艺术的风格,而是当代艺术的面孔。从这个意义说,传统民间艺术其实是被解构了。它融合了新的时代要素和专业艺术以及其他艺术元素,建构为新的“民众艺术”。对此,人们有的惋惜,有的抗拒,但是,无论我们以什么态度来面对,民间艺术在当代已经或将要发生着种种的变化,这是必须尊重的现实,也是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之起点。
结语
综上,我们虽然主要以民间工艺为例进行讨论,但其实这种现象已经普及于民间艺术的各种类型中,可以说,民间音乐、传统工艺和美术等民间艺术类别,都走过了一条从文化到专业艺术,或转向其他艺术形式的道路。从现实中诸多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民间艺术的现代语境与以往有了许多变化,也推动着民间艺术从内容到形式、从风格到品质、从功能到价值的现代转型。换言之,由于传统的民间艺术多是与民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的消退,负载其上的音乐或美术等,就此失去了现实的功能和需要。但现代性同时带来人们对于过去或传统的依恋。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与生活方式伴生的诸多民间艺术,已经扎根于国人的文化血脉之中,形成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由此,这些传统的音乐或工艺等,成为一种象征传统的文化符号,被人们消费或是珍惜。伴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已经成为提升生活质量、构建美好生活的一个指标,于是审美成为资本。进入审美资本主义时代之后,传统工艺和民间音乐、民间美术等,都成为可以估价的艺术商品。追求审美价值的民间艺术,主要被现代都市社会里有一定艺术素养的新中产人群所消费,在消费导引生产的形势下,必将影响民间艺术发生顺应时代的新变。
总之,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代要延续其生命,就需要在新的领域找到用武之地。另外,就是通过转化形式,延续其生命。从这个意义说,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就需要切合当代人生活的需要和审美风尚,进行传统元素的再重构、再创造,跨越民间工艺与专业艺术之间的界限,打通二者的屏障,更多为现实社会进行创造,以满足新时代的新需求,贡献思路和方法,才能真正发挥中国蕴藏丰厚的民间艺术的宝库的遗产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代民间艺术的变迁并不是说其原有意义完全都被更新或转化了,也可能是暂时被隐藏或遮蔽起来了,如民间艺术惯有的求吉纳祥、驱邪避害的精神功能,在当代仍然广为人们所接受。民间艺术的艺术化转向,也不排除其原来的实用性仍然保留。在强调创造性的当代多元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原文刊载于《民族艺术》2019年第6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梁春婵】
上一篇: [彭兆荣] 重建乡土社会之宗族景观
下一篇: [孟凡行]手工艺共同体的理论、意义及问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