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源源不断的资金涌入市场,在这场丰盛的资本大宴中,艺术品市场能分得几杯羹呢?
如果您还满足于几个月前中国书画拍卖创造的“亿元时代”,那只能说:您OUT(过时)啦!
在今年前3个半月中,中国艺术品市场再度涌现了若干记录:内地小拍记录、纽约亚洲艺术周中国艺术品拍卖记录、香港春季大拍记录、白玉记录、朝珠记录……“观战”人群纷纷惊呼:让人目不暇接的记录背后该有多少资本的注入啊?
“市场上的钱怎么这么多?”这句话几乎成了所有业界人士的共同疑问。原本以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让艺术品市场来个大洗牌,没想到短暂的小幅调整后,迎来的却是一个几乎令所有人咋舌的大“牛市”。这波行情因何而起?涌入艺术品市场源源不断的资金又是从何而来?
20亿——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4月8日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以近20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创下历年单季拍卖记录,而这一战绩比去年秋拍高出6亿多港元,比去年春拍不足7亿港元的成交额更是上涨近两倍。
“去年秋拍,市场火爆异常,很多人欢呼的同时也有人担忧,担忧市场泡沫的破灭”,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国强认为,苏富比春拍让很多人更加看清了市场的走势,解除了很多人的疑惑,“市场强劲的上升趋势已经得到业内众人的普遍认可”。
9586万港元成交的清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在2007年苏富比秋拍中的成交价仅为4624.75万港元,时隔不到三年,翻了一倍有余;6786万港元成交的清十八世纪御制东珠朝珠,历经61口叫价,最终成交价比估价高出5倍,而此前最贵的朝珠不过只有百万元身价;3202万港元成交的齐白石《虎》,在齐白石的作品中属于“异类”,预展时还有人斥之为伪,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竞拍的热烈气氛,其一举成为本次“张宗宪收藏中国书画专拍”中的第一高价拍品……不断涌现的记录彷佛在告诉世人:中国艺术品市场“不差钱”。
事实上,在此前结束的今年内地首轮小拍中,大批新资金的涌入已经初露端倪。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荣宝等拍卖公司的小拍现场,尽管作品的价位普遍不高,但充足的买气夺人眼球,“涨”声不断。而与香港苏富比几乎同时举槌的香港富得十周年庆典拍卖同样买气十足,“明明估价2万港元的拍品,叫价到10万港元都没能拿下。”来自上海的藏家包先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传统的中国书画和瓷器杂项“艳阳高照”,翡翠珠宝、名表等专场也涨势很猛。而在3月中下旬落槌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也是佳绩频传,纽约佳士得以近6000万美元的拍卖总成交额圆满收槌,其中中国艺术品交易额高达4000万美元。
业内人士纷纷预测,在即将开始的内地春季大拍中,“亿元时代”都将成为一个“过气”的字眼,当前进入艺术品市场的资金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未来的春秋两季,“涨”将变为市场的一种常态。
2.7%——逼近通胀临界点
3月上旬,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CPI涨幅超过3%时,表示已出现通货膨胀。各方预测,3月份CPI涨幅可能保持在2.5%至3%之间。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使得不少人更着眼于投资领域。
自2009年上半年开始,为应对金融危机可能对中国市场造成的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去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始终明显高于17%这一全年目标,而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则达到了9.59万亿元,远远超出年初设定的5万亿元这一新增贷款目标底线,较之2008年的4.91万亿元多出近一倍。
宏观经济的刺激当然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达到空前的高峰,快速的增长在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类似的影响也同样在艺术品市场中有所表现,在庞大的富裕资金流推动下,2009年秋拍艺术品市场几乎全线飘红,各门类成交均较春拍有了大幅增长。“盛世收藏”,艺术品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第一次如此明显地表现出来。“货币流动性过剩是造成艺术品市场猛涨的最主要因素”,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这样认为。
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实行,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目标依然定在了17%左右。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表明,3月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65.00万亿元,同比增长22.50%,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低3.03和5.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22.9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低5.05和2.4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余额为3.91万亿元,同比增长15.81%;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107亿元,同比少增1.38万亿元。
在各方的预期中,即将于4月中旬公布的我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有可能超过11%。然而,有关部门对于这种“过热”的经济态势并没有表现出要“泼冷水”,一再被人们揣测的加息传言也在日前被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所否认。这无疑更促进了市场资金的“热情”。
货币供应量的加大,一方面造成大量游资需要寻求市场出口,另一方也使得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加强,急需寻求一个保证钱包不“缩水”的保值增值通道,“房地产和股市受国家调控比较严重,而艺术品市场则不受国家调控限制,所以会有大量多出的资金投到艺术品市场中”,刘尚勇这样解释资金的流向。
100亿——其实需要的并不多
“艺术品市场说到底还是盘子太小,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搅动。如果谁敢拿出100个亿来投资这市场,好东西都归他一个人了”。为何艺术品投资这一小众化的行为能够在短期内呈现如此波澜起伏的变化,董国强做了这样的解释。100亿元人民币的数额看似不小,可放在资本市场只不过算是散碎银两。尽管介入市场的人越来越多,但与房市、股市相比,依然无法相提并论。而现在介入这块领域的“有钱人”还是极少数,也从另一方面加大了人们对于市场未来前景的预期。
董国强认为,其他投资市场的风险加大,为艺术品市场带来契机,“雷曼兄弟、迪拜事件让很多人在其他领域的投资更加小心谨慎,而艺术品投资相对安全”,同时,“很多人看到先期进入市场的那些人巨大的利益回报,也诱使他们进入”。
另外,“购买高价拍品的也不一定是投资,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炫耀,高价藏品往往象征着收藏者在藏界与市场中的身份和影响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平认为,即便不能增值,但高价艺术品一般来讲至少可以保值,而且“让自己一下子就成为著名收藏家了”,这也是虚荣心在作祟。
可以看到,除了传统的瓷器杂项、中国书画,此次苏富比春拍中的红酒专场以及名贵腕表、珠宝翡翠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其中最先进行的“尊酩芳醇——重要美国藏家珍稀佳酿”拍卖会,总成交额达4968.5万港元,拍品100%售出;而名贵腕表、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两专场则分别取得5364.6万港元和40878.3万港元的总成交额,刷新各自历年来专场的最高成交记录。与前者相比,这类藏品的门槛显然要低很多,但从收藏、投资或欣赏的角度讲,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资金出口。据香港苏富比有关人士透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藏家开始介入中国艺术品以外的领域,甚至有超越欧美及港台藏家的趋势。
2003——不可能复制的传说
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高歌猛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3年的那一次“井喷”行情,因此也有不少藏家担忧这一轮走强过后会再次复制一段从波峰到波谷的下划线。对此,刘尚勇认为,虽然目前市场上的资金很充裕,但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即精品越来越贵,次品也不可能以次充好,绝不会出现2003年至2005年那种“鸡犬升天”的情形。
从去年秋拍到今年春拍,艺术品市场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精品出天价,而且敢于出手的人越来越多。香港苏富比拍场上两件破记录的拍品——清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和清十八世纪御制东珠朝珠,都引来了至少5位竞拍者的激烈拼争。张平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由于文物艺术品市场毕竟有较高的门槛,因此“新入市的资金肯定涉水就占高端,因为他们的资金规模大,所以入手就买最贵的,最贵的东西即便不是最好的,也差不到哪儿去”,如此一来,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艺术市场独有的风险,“新入市的资金绝不是来搞风险投资的”。
从已经结束的几场拍卖会中也可以看出,一流的拍品一定会有很多人参与竞拍,但存在疑问或估价明显高于实际价值的拍品则也免不了流拍的厄运。像香港苏富比春拍“张宗宪收藏中国书画专拍”,成交率仅为56.67% ,是此番推出的专场中最低的,拍品的高估价被一些人认为是低成交率的一大症结。在该专场中竞得两件拍品的北京资深收藏家刘文杰却表示,自己买到的两件齐白石作品总价在1000多万港元,但“一点儿都不贵,因为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物有所值”,而其他近一半拍品的流标则也在情理之中。
在成交率高达96.64% 的苏富比中国书画专场中,夺得魁首的是傅抱石创作于1943年的《对弈图》,成交价为3874万港元,并没有创出过亿天价,仅超过去年傅抱石最贵作品的一半。可见“精品越来越贵,但普品还保持在适当的价位”,“买家追逐高价位精品的意识在加强,这本身就是比较理性的竞买行为。”业内人士指出。
上一篇: 国办画院如何“国”字当头
下一篇: 孙佩韶:这是里程碑式作品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