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装置艺术在中国发展了几十年,现在也已经有不少“专职”装置艺术家和“兼职”装置艺术家。国内的很多装置艺术作品在海外拍卖公司拍出了不俗的价格,但是国内的装置艺术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始终处于徘徊阶段。



  在中国装置艺术市场上,比较重要的事件是2006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推出了肖鲁的装置作品《对话》,并以231万的价格成交,成为国内首件拍卖价格超百万的中国当代装置艺术作品。但这也只是特例。据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孟禄新透漏,虽然《对话》以比较高的价格成交。但是,国内真正懂得装置艺术的行家并不多。收藏家即便收藏,也更倾向于包涵有雕塑、绘画等元素的物化装置艺术品。但很多装置艺术作品其实是采用音乐、戏剧、诗歌、散文、电影、电视、录音、录像、摄影等非物质手段的。况且,有些装置艺术作品在创作时就明确是用来短期展览而不是供收藏的。它们要么展示后被博物馆或美术馆收藏,要么呈现的只是一个瞬间、过程或者一种现场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收藏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及至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拍卖公司的带动下,价格出现飙升的时候。中国装置艺术家的作品在海外拍卖公司也备受追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当年纽约苏富比春拍上,很多中国装置艺术家的作品拍出了新的纪录,如张洹的《和平》估价是15-20万美元,最后拍出了40.8万美元,徐冰的《会飞的鸟》拍到了337万元,艾未未的《中国地图》以188.6万元成交。此外,在当年苏富比的秋拍上,装置艺术要比架上绘画拍得好。但是,反观国内,却是又一番景象。当年推出装置艺术拍卖的公司少之又少,南京经典拍卖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一家。它们以学术的眼光推出了装置和新媒体艺术,这也是国内拍卖公司第一次比较其中的推出装置等先锋艺术。但是,拍卖结果却不尽人意。



  在中国当代艺术飙升的2007年,国内装置艺术市场上尚且如此。在之后的两年,国内装置艺术市场虽然有所发展。但是,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遭遇滑铁卢,国内装置艺术市场也受其影响,继续着不温不火的状态。



  在近两年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少拍卖公司试水装置艺术。装置艺术收藏家的情况也有了好转。此前,艺术收藏界对装置艺术的认知度不高,藏家寥寥,业界还曾经流传过一个类似笑话的事例:某大型拍卖行推出一件灯光装置作品,因原作尚在国外展览,仓促之下拍卖行以照片代拍;这件作品拍出后,原作到货了,却迟迟无人来领;经询问才知,因照片拍得唯美,买家以为买的就是照片,全然不知自己拍得的是装置艺术。尽管,这更像一个笑话,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国内收藏家对装置艺术的认知程度。现在,关于装置艺术的收藏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小的装置艺术品已经有合适的渠道进入市场,并且为收藏家所收藏。据世纪翰墨负责人林松介绍,世纪翰墨画廊的很多小型雕塑或者装置有很好的销路。具体到艺术家,比如李晖、UNMASK等人的作品中画廊也有不错的销售。但是,收藏大型装置艺术品的藏家还是非常稀少,收藏了很多大型装置艺术拍的管艺是非常另类的藏家。



  现在,很多绘画艺术家也开始做装置艺术。与绘画艺术家做雕塑不同,这些绘画艺术家做的装置艺术品,与其绘画中形式上大多没有明显的关联。但是,对艺术家而言,他们做装置艺术,更多的是出于喜爱,而非市场。毕竟,现在靠卖装置艺术吃饭的艺术家还是少数。大多装置艺术家有别的收入,或者用其绘画的收入来养装置。装置艺术市场为何一直不温不火?其中的原由百万千。但是,都和装置艺术本身的艺术特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装置艺术对运输、空间、陈列、维护等要求的苛刻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装置艺术被收藏的难度。装置艺术作品很多时候是因地制宜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拍的可移动性非常差,从购买运输到收藏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在运输的时候如何保证其次序的不混乱,又如何再次准确装配等这些都是问题。如果说再次装配和原作不一样,那到底初始的时候买家收藏的是哪一件艺术品就有了疑问,永远没办法保证你买的就是看中的那一件艺术品,未来的转售则会成为问题。同时,装置艺术对场馆空间的苛刻性要求,对收藏家的实力和专业程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去其巨大的尺寸和不规则的外形对空间的大面积侵占之外,一般而言还要求独立的空间、布光、音效,甚至其他辅助元素营造出现场效果。这就需要动用较多的设备、较好的制作执行和系统维护,往往每一个装置艺术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专业、专门的团队。当作品被成功收藏后,还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等待着藏家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如何陈列和维护。除非是企业的大厅等公共空间,陈列的装置艺术品可以让人经常参观,否则就真的成了藏品。大型装置艺术品如何防尘、防老化、防自然损毁等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落满灰尘、锈迹斑斑那都是对装置艺术品的一种浪费和亵渎。当然,这也是花大价钱购买装置艺术的藏家所不能接受的。



  此外,国人的心理对于装置艺术的收藏也有莫大的影响。与摄影、雕塑类似,装置艺术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也会面临版数、艺术家签名等一系列问题。这就涉及到装置艺术的可复制性,很多装置艺术品可以异地复制展出,这与国人的“物以稀为贵”的收藏心理有着明显的反差。所以,国人对于可复制的艺术形式,如装置、雕塑、摄影有着异样的心理。在这些艺术形式进入市场的时候,尤其在市场初期。除了所谓学术上的价值评价体系外,更多的藏家会考虑它的一些商品的考量指标,比如譬如材料的成本如何、技术和工艺难度怎样、制作耗时多久等诸如此类的指标。这些也会成为市场定价的参照标准。在国内装置艺术早期市场中,藏家很多时候是用材料费的价格来收藏装置艺术的。现在想起来,对于装置艺术家而言,在物质上有一定的损失。但在当时的环境中,对于装置艺术家而言,这已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



  最后,国内装置艺术家数量太少,给藏家选择的余地太小。现在,虽然很多艺术家都在做装置,但以做装置出名的艺术家确实凤毛麟角。与成千上万的画家相比,国内数得着的装置艺术家不足十位。正如林松所言,只有等装置艺术家的群众基础好了,金字塔尖的艺术家才能更加优秀。总数少的可怜的装置艺术家,要想在中国艺术市场上掀起波澜。现在看来还为时过早。虽然,现在很多人在以西方装置艺术市场的行情作为中国装置艺术市场的标杆,以期中国装置艺术市场能如中国当代艺术一样,在西方艺术市场的刺激下,攀上高峰。但是,前景可能会如匡时国际拍卖的尤永所言:西方装置艺术的现在,并不一定能代表中国装置艺术的未来。国情不同,市场亦不同!




上一篇培育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是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核心

下一篇传统书画拍价连连破亿 艺术品收藏“疯狂投机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