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1949年,仇炎之先生1000多港币买了对明代官窑成化斗彩鸡缸杯。1980年,仇炎之这位大收藏家在海外过世了,两只鸡缸杯被后人送上了香港苏富比拍卖会,结果分别以418万,528万港币成交,刷新了当时中国瓷器的成交纪录。1999年,其中的一只又上了同样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成交价已跃上了千万元的台阶,以2917万港币成交,新的纪录又一次诞生。



  讲起瓷器的价格,人们会津津乐道那只2.3亿元的元代青花大罐。其实,若以论重量价格比,或面积价格比,鸡缸杯则更胜一筹。对于瓷器收藏及回报,讲究的是一个时机。近年来,瓷器收藏市场赝品泛滥,加上金融危机影响,瓷器问津者减少,价格有所回落,择机介入实为良策。



  成化斗彩登峰造极



  斗彩产生于宣德,登峰造极于成化。“斗彩”两字最早出现在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录”,书中对“斗彩”有十分精到的描述,“青料画其半体,复入彩料,凑齐全体”。现在对斗彩又有细分,用青花勾轮廓线后填彩的才称斗彩,余者称作青花加彩。



  鸡缸杯是个有着斗彩鸡纹的小酒杯。这个小酒杯体积不大,胎体轻薄,白釉滋润,迎光而视,能感到白中带微红。尤如少女白里透红的肌肤,十分可人,让人爱不释手。鸡缸杯上用的青花为平等青,这种青花淡雅内敛,不张扬。成化青花一般用平涂法,让人有二维的感觉,青花烧成后,再进行二次上色,颜色主要有红、黄、绿、紫等。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所限,绿烧不成正绿,往往绿中带黄,成了草绿色;紫色也烧不成正紫色,显得有点差,称差紫,后人不知,写成了姹紫嫣红的姹紫,上色后二次进窑炉低温烧成。现在鉴定成化斗彩鸡缸杯有两个要点,一看胎色是否白中透微红,二观差紫,是否差得和成化一致。这两个要点现在再倾力仿制终不可及。当时制胎的是麻仓土,才有白里透红的感觉,这种土早已用尽,不可复得。差紫的情况还要复杂一些,现在仿的不是烧得太好就是太差,与成化同样差得恰到好处的还没有。



  斗彩鸡缸杯的故事



  可以说,中国瓷器明代看成化,清代看雍正。这只小小的酒杯,不仅是成化官窑瓷器中的代表,同时也是明代官窑瓷器中的代表,它不仅做工精良,小巧可人,在它背后还有着一段缠绵悱恻、幽怨动人的爱情故事。



  可以说,成化帝是历史上著名的,也是唯一的搞姐弟恋且极基痴情的皇帝。他从小有恋母情结,因此,即便宫廷里美女如云,但他偏偏只一心一意迷恋上大他17岁的万贵妃。为了讨万贵妃的欢心,由他亲自授意烧制了用于与万贵妃对饮的斗彩鸡缸杯,据说“大明成化年制”这六字款还是成化帝少年时的手笔。那么,成化斗彩杯品种不少,有高士杯、三秋杯、葡萄杯等,为什么唯独鸡缸杯特别珍贵呢?原来,成化元年是鸡年,皇帝和贵妃自然特重视鸡缸杯。明万历年间,一双鸡缸杯已经值钱十万。数百年过去了,价位过千万是合理的,就是过亿也在情理之中。



  瓷器市场择机介入



  改革开放以来,拍卖场上瓷器价格上升非常快,这从某种程度上催生了赝品的泛滥。制赝者水平也很高,有世代烧窑的,有从事田野考古的也有在博物馆专门从事古陶瓷研究的。甚至有这样的故事,某海关截获了几只国家不允许出境的官窑瓷器,经专家鉴定为真品,结果公安人员跟到了景德镇,见到床铺地下都是这样的瓷器,才知道是高仿品。



  一边是市场的不规范,信用的缺失,鉴定的不到位,一边是制赝的猖獗。在这样的情况下,眼力不到位的买家很容易成为冤大头,从而降低购买瓷器的积极性。然而,红楼梦中有句话叫做“假作真时真亦假”,假瓷器当真瓷器拍,真瓷器有时也会被人当成假东西。加上去年开始,金融危机蔓延,往日一掷千金的买家资金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水,影响了本来就有些低迷的瓷器市场。从这几种因素来看,这个时机对于有眼力的藏家却是个机会。



  众所周知,全球性的艺术品拍卖一般分为油画、珠宝和中国瓷器,可以说,这三项永远是拍场主角、收藏界的主旋律,中国瓷器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永远是收藏界寻觅的宝贝。




上一篇画扇收藏真风雅 收藏折扇既要名家又要精品 作者:黄桂华 

下一篇书法今秋能否顺势而动?作者:梓潼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