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一
收藏乃是艺术市场最重要的实质性环节。
我们说,艺术品买和卖的统一就是作为商品的艺术品的流通。这个流通全过程的主要脉络可以逻辑地表述为:艺术生产者(艺术家)—艺术品—艺术商业中介(画廊、拍卖行、艺术博览会、艺术经纪人、艺术出版商等)—艺术消费者(艺术品购买者、收藏家、艺术投资者),而文化中介(艺术批评、新闻传播等)则对上述过程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另外,我们当然可以用艺术品交易场所或者艺术商品行销区域来界定艺术市场,甚至在广义上将艺术商业整个运作系统称为艺术市场,不过在现实的根本意义上,艺术市场可以说是指相应于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一定规模的艺术消费者群体。没有消费就没有真正的市场。艺术消费使艺术市场真正得以存在,使艺术品成为现实的产品,使艺术生产得以最后完成,为艺术生产创造出新的更多的需要,它们成为新的艺术生产和艺术商业经营行为的动力和目的。在作为流通过程逻辑终端的艺术消费者当中,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艺术收藏,都具有决定性的优势地位,因为暂时性的购买消费,例如单纯装饰意图的艺术消费,并不是主要的。
将艺术品作为有价值的物品,同时作为艺术欣赏客体和文化研究对象,自觉地进行搜寻、选择、购买、聚集、珍藏乃至展示、探究的艺术消费行为及其方式,就是所谓艺术品收藏。我们知道,“艺术”的词义边界随着时代社会环境变化而呈现某种不确定性,其内涵和外延也在变化。历史上许多当时并不是作为艺术品创造或者制作出来的东西,后来或者今天按照新的标准被归之于艺术了。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事实上很难区分。因而,艺术品收藏与普通意义上的收藏几乎是相通的。当然,事实上藏品不一定来自于艺术市场,有些藏品纯系祖传,或者得自馈赠、交换,抑或原本只是家中具有某种意义的旧物,待主人收藏意识被唤醒也便成了藏品。
二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现代意义的艺术市场和收藏发展迅速,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并且正在加快步伐与国际艺术市场和收藏接轨。艺术市场和收藏正成为一个经济和文化增长热点,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且投入其中的领域。但同时这一领域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还很严重。中国的艺术市场和收藏如今到了其发展的关键时候。
有目共睹的是,对于艺术市场和收藏的理论研究极为薄弱,与其应有的地位和现实的需要太不相称,大大滞后于中国艺术市场和收藏的实际发展,也落后于国际上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这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市场和收藏事业健康有序化和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在收藏界认识不清、理解混乱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收藏界总体上既没有相对统一的基本认识,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运作方式。现有的关涉收藏的文字虽说不算少,但大多不是描述市场和收藏现象却缺少对其本质的分析,就是报导时尚事件却没有对其文化内涵的探究,或者成为艺术商业的软广告。与此同时,我们也缺乏收藏分析研究的人才,更不用说这方面真正的专家。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本身是现象描述、即时新闻或经验体会所不能代替的。作为收藏事业一翼的理论的萎缩必定会严重影响另一翼收藏行为的健康发展,这是不言而喻的。
三
创建一门收藏学正当其时。笔者呼吁,收藏界和学界同道携起手来,积极努力,脚踏实地创建收藏学及其专业,而首先是中国收藏学。
作为人文科学独立分支的收藏学,理应成为收藏事业和收藏文化重要的理论基石,成为人文科学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和高等院校的专业之一。这是要将收藏行为和收藏活动提高到文化和学术层次。收藏学体现出对收藏历史和收藏行为进行认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科学性和系统性,它绝不是一般的论述收藏的文字。收藏事业的发展需要收藏学,时代呼唤收藏学,与收藏实践处于互动关系当中的收藏学是一门显学,它的生命和真正价值存在于联系收藏实践的不懈探讨之中。
收藏品,无论图像还是器物,均可成为历史文化密码的载体,具有空间的移易性和时间的穿透性。古人云:“千载寂寥,披图可鉴”。[1]“图像证史”成为当今学术界热点之一,强调运用确凿可靠的视觉图像来充实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乃至验证历史文献。其学理的精神实质也同样适用于器物收藏,亦即“器物证史”。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在人们的文化记忆中,图像、器物与文字一起承载、确证、传递文化基因和文明历史。所以,收藏品也是文化史可视可感、可读可解的具有一定标志性的物证。
收藏学把以收藏品(图像和器物)为核心的收藏文化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对象。它决不局限于收藏品本身和收藏品的市场交易、投资效应。关于文化的一个经典定义是由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提出的:“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2]梁漱溟指出:“我今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意在指示人们,文化是极其实在的东西。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3]任何形态样式的收藏行为和收藏品都必然处于特定的大文化构架之中,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文化心理从内外两方面制约着收藏。同时,收藏历史、收藏理论、收藏观念、收藏动机、收藏宗旨、收藏趣味、收藏标准、收藏机制、收藏规则、收藏生态、收藏家、收藏组织、收藏活动、收藏形态、收藏品、收藏安全、收藏经济、收藏投资、收藏心理、收藏传播、收藏交流、收藏研究、收藏批评、收藏出版、收藏管理、收藏法、收藏伦理、收藏教育等等及其相互关系,也构成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同样自成系统的收藏文化。可以说,收藏文化乃是通过藏品的选择、购买、贮存、展示、交流转让、流传和研究等步骤,以艺术文化为中心,以投资为显在或潜在常态的系统性实用文化。它从属于社会大文化,在现实的时代背景下,在社会大文化构架中确证其存在的合理性,显现其生命力,在同其他各文化构成成分(经济、政治、宗教、伦理、军事、教育等)交互影响、作用的过程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社会文化功能。
同时需要强调,收藏学应当是遵循学理学规的理论体系,它的建构决非易事,乃是一项密切联系收藏实践的复杂的学术工程。需要努力的方向包括: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并国际对话的背景下,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化观念秩序中确立收藏和收藏文化的地位;相关主题的不同学术文本逐渐构筑起一个知识体系;建立起收藏学本身相对稳定而统一、可以借以对话交流的术语系统及其表述方式;形成自身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和评判标准;以学术建制的方式沟通收藏认识与收藏行为,等等。
可以相信,收藏学的创建将会为收藏界的对话交流构筑一个理论平台,有助于梳理收藏现象,厘定收藏的“游戏规则”,探寻收藏文化的深层涵义和社会价值,逐渐趋向理论共识,改变收藏领域种种混乱无序的情况。这种混乱无序相当普遍,既表现在操作层面,也表现在认识层面。
收藏学乃是一门“通学”,它需要打通不少相关学科。收藏学关涉到的学科知识较广,它跟诸如历史学、考古学、材料学、文化学、经济学、市场学、营销学、保险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博物馆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都有交错,当然还有艺术学和美学。碳-14年代测定法,热释光测试法,色彩光谱分析法,计算机统计分析法,数据库等等现代科技方法也可以用于藏品鉴定和数据分析研究。种种知识方法都需要有机地综合起来,围绕着收藏行为和收藏文化进行研究,盖因对收藏现象和藏品的深入研究,需要综合分析其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审美的、心理的、道德的等等诸多因素。收藏学凸显出现代学术科学的交叉性和渗透性趋向,此乃现代学术科学具有普适意义的主要趋向之一。不过收藏学首先是作为一门新兴的极具发展潜力的独立学科而存在的,它应当拥有自身相对明确的学术边界和宗旨。它是前沿学科,通过与迅速发展的收藏实践的互动而从学术边缘走向中心。这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关于收藏和收藏文化的几乎每一个子课题都可以延伸铺张并且深入开掘,从而形成收藏学的一个个分支学科。比如说,收藏品的市场流通和运作会构成一门收藏市场学,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市场学有着很大范围的重叠和交叉。笔者从欧洲留学考察回国后1994年率先在中国美术学院开设“艺术市场学”课程;1995年5月正式出版了研究艺术市场的理论专著《走向艺术市场——理论与应用》;之后又对它做大幅度修改增补,于2003年4月题名《艺术市场学》出版,它被列入“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我们还可以而且一定会有诸如收藏文化学、藏品鉴定学、收藏心理学、收藏管理学、收藏美学等这样的非常有潜能又吸引人的收藏学分支。
可以相信,收藏学的创建必将引导和推动艺术市场和收藏事业走向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它也必定会有助于收藏家们提高收藏认识,提高收藏眼光,从而提高收藏境界。而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互补互动的收藏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收藏主体亦即收藏家的成熟和进步,也有赖于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唤醒自己的收藏意识,走进收藏者行列乃至成为新的收藏家。
围绕积极努力创建收藏学,笔者谈了自己一些自然不够成熟的看法,愿求教于收藏界和学界方家。笔者的心愿是希望收藏学科尽快创立,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为这一朝阳学科的萌生和成长做出扎扎实实的努力。2008.10.21.杭州
(章利国,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
注释:
[1]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华书局本。
[2]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顾晓鸣译文,见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9~100页。
[3]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
页。
上一篇: 遮蔽与显现:抽象艺术需要的不仅仅是市场
下一篇: 中国当代艺术遇冷“避风头”不失为实用策略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