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凤凰网《特别节目—时尚主创客》节目播出“赵力解读中国当代的艺术市场”以下为文字实录:
高松:赵老师,您作为中央美院的教授,您是从哪年开始对市场有研究的呢?您是怎么对市场发生兴趣的呢?
赵力:实际上关心艺术市场很早,有一个契机是1992年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我的学长,比我高一届的冷林。现在他也在798有一个画廊,北京公社。那时候我们两个人都是学习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学生。我们毕业以后想,觉得有一个新的思路出来,就是中国油画。当时油画不被人家认识到,因为都讲的主流艺术里面,主要都是国画、油画。我们就想从学术角度来切入,所以就开始编一本书,叫做《中国油画现状》这本书,当年在1993年的时候,评为了畅销书,新华社的评选。
在这里面实际上就有一个机会出现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当时要收藏一批东西,我们当时报了一个计划过去,以专门收藏中国油画为核心。我有一个机会在1993年、1994年的时候,连续的到香港去。在香港的过程里面,可以看到当时香港有一个艺术博览会。一看博览会形式很新颖,因为国内除了这种展览之外,没有任何的、其他的机会。那么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机会,是一个展览的形态,这是一个印象。
后来同一年,1994年的时候,我在那边看了这个展览以后,回到国内的时候。正好在广州,正好是中国艺术博览会的第一届展览,去看了以后觉得反差非常大。觉得为什么在原有的体制之外,为什么我们做的这样一种展览会形态,还是比较落后?突然会觉得在原有展览形态之外,能不能找到一条新的道路?在这里面当时没有人来研究这个问题,也没有人来做这个事情,所以就开始关心这个艺术市场。
实际上在我和冷林编的《中国油画现状》里面,我们有一个章节,叫做中国画廊。那时候画廊很少,但是我们当时列举了,大概5个到10个当时的画廊,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一些雏形的这样一些画廊机构。在这里面我们已经加了这个内容,我们也是开始认识到,这样的一些新的变化。的确当代艺术更容易和这种画廊的体制,或新的一种体制发生关系,那这就是我一个出发点,所以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关心艺术市场。
正好是在这样的时间段里面,到1995年的时候,中央美术学院那时候叫美术史系,有一个新的课程,叫《艺术市场概论》这个课程。我之前是殷双喜老师来讲这个课,之后就是我来讲这个课。所以我接触这个课程,要跟学生讲这个课,而当时又没有很多的资料去作案例,或者有很多的资料性的东西,或者理论性的东西,就逼着自己,更加努力的去研究,和进入市场这方面。正好是90年代,从1995年开始,正好是中国艺术市场第一个发展的阶段,也就是说从拍卖角度来讲,进入了一个高潮期,从这个阶段到1997年是一个阶段。然后从1997年以后,到1999年以后一个新的阶段,所以我现在目前的研究,正好是跟这个发展的阶段有关系,所以就不断的研究下去。
上一篇: 书画能否成为人民币资产
下一篇: 中国摄影艺术市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