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观念摄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早就有人放话:在这个数码时代,摄影早完蛋了。意思说各种的数码后期和现代摄影师的背离传统的创作思路已经远远脱离了摄影的界限。而有些人则把这些挑战传统摄影教条的风格叫做“观念摄影”,或者说是摄影中的行为艺术。从这点看,观念摄影和行为艺术就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那么究竟观念摄影是一种行为先于理论的新门类还是当今摄影华丽的寿衣?

关于一些怪异的观念摄影,想必大家有很多疑窦:这到底是个艺术还是个概念?观念摄影是行为艺术的一部分还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东西?它究竟想表达什么,大家是否能读得懂?有些作品严重偏离摄影底线规则,完全抛弃“美”是否得当?观念摄影如若抛弃艺术美,那么它还能叫做艺术吗?如果观念摄影是大家都读不懂的极其小众化的东西,为何现在很有市场?换句话讲,买家到底看中了它什么?媒体在推介所谓观念摄影的过程中态度暧昧又是为何?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强行暗中加注自身的意识形态偷梁换柱了原作本身的宗旨是否对原作是一种莫大的悲哀?那么在这个市场上我们到底卖的是艺术还是炒作到赤红的臭皮囊?再直接一些,有人质疑,某些观念摄影是不是一种摄影师白日做梦空意淫的瞎拍乱拍而已?

而话又说回来,我们又如何看待充满思想,完美营造幻想境界的优秀作品?



我们先理一下观念摄影的脉络:

由于观念摄影里含有摄影二字,人们习惯性地会想它和传统摄影的区别在哪里?是摄影里面的何种门类?实际上,观念摄影除了和传统摄影没什么关系外,甚至跟中国摄影本身的发展也并没有逻辑上的联系,与国际上的观念摄影亦没有传承,中国观念摄影的出现最初只不过是记录行为艺术的媒介而已。

1990年观念艺术在中国兴起。在这个时期,众多年轻的艺术家从事观念艺术,而观念艺术的很多形态如行为艺术等,客观上需要摄影对其进行记录,否则很难传播给不在场的观众,于是摄影作为观念艺术的媒介便由此产生。但是这种单纯的记录和被记录的关系很快就被一些艺术家突破,摄影不再仅仅作为一种记录手段,而是成了观念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参与部分。后来,很多敏锐的艺术家发现这样的摄影具有某种半独立的视觉形态,于是他们颠覆了摄影和观念艺术记录和被记录的关系,开始一种专门以摄影形态为最终表现形态的艺术创作手法,如赵半狄等艺术家的角色表演在1995年前后就已经自觉地专门为摄影镜头而摆拍。这个时期艺术家观念摄影的自觉意识尚未完全觉醒,拍摄技巧也比较粗糙,处于一种半自觉的以摄影形态为核心的观念艺术创作状态。

观念摄影这个名词最早出现是在1997年岛子策划的“新影像:观念摄影艺术展”上,接着在1998年朱其策划了“影像志异:中国新观念摄影艺术展”。由于这两个展览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观念摄影”的名称,使得这个名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这一类作品的指代。在1997年到1998年这两年,以摄影为形态的观念艺术正式开始以观念摄影的名义,进入了前卫艺术批评的范围。观念摄影开始只是一度在美术界热闹,作为美术作品在美术刊物上传播,中国的主流摄影媒介几乎对它持视而不见的态度。1999年前后,观念摄影才获得国际上的认同,并开始进入前卫画廊和收藏家的销售渠道,中国观念摄影家也逐渐成了各种国际前卫摄影展和综合国际艺术展的常客。观念摄影进入了一个“新摄影”阶段和快速繁殖期。由于商业的介入,观念摄影出现了“新观念摄影”现象。为了满足观念摄影在商业上所需要的可销售性,图片已经成为观念摄影作品的主要形态。即使用了表演、泥塑、电脑处理、涂绘、多次拍摄等手段,但最终还是以图片作为最终的作品形态。这个时期的“新摄影”已经将以摄影为媒介的观念艺术演变成以观念为基础的观念摄影。

在传统摄影圈里技术一向被视为判断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但观念摄影的出现却颠覆了传统艺术摄影标准不可动摇的地位。在国际上获奖的观念摄影作品《百拆图》的作者王劲松说:“观念摄影在有了想法之后,摄影只是一种工具,有时甚至不用自己操作,可以请别的摄影家来完成自己的想法。”




上一篇照片收藏市场,距成熟有多远?

下一篇奚志农英国讲述环保故事:用影像保护自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