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作为第四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委之一,我希望能以来源于评选现场的感受,贡献一些材料和观点。
几个老大难问题
1.图片说明
也许为国际性赛事总结时首先谈“图片说明”,太轻太小;但这个基础性技术问题非常重要,事实也的确如此。
比如经济与科技类组照《美国经济转型中的乡村社群》,评委们进行了相当长的讨论。反方评委认为整组照片不知所云,看不出对主题的诠释;而正方评委认为这组照片充满了吸引力。在表现与表达上都非常到位,摄影师用这些人的生活本身验证了经济转型这样一个主题。而有的评委没有感觉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与中文翻译得过于简单有关。提议由评选秘书黄文将原作的英文总说明现场完整地翻译了一遍。结果反方评委当即表示:听完说明之后,看法改变了。最后这组作品获得银奖。新闻摄影作品,画面是一个视觉瞬间,而说明文字是为这个瞬间完整信息、确定语境的。信息的缺失、语境的错位,都会让视觉瞬间的逻辑理解产生偏移、甚至背离。曾担任荷赛评委会主席的阿根廷评委迭戈?戈德堡在评选现场说:“图片说明与图片是共生的,没有说明的图片是不能参加新闻摄影比赛的。”
2.图片编辑
这是中国摄影师与国外摄影师差距最大的一个方面,差距一直都存在,也一直都这么大。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中国摄影师的组照如果有8张,那么前4张甚至5张都在说同一句话,比较呆板、散乱、平铺直叙,“为组照而组照”,摄影比赛中组照比较的主要就是图片编辑的优劣。
选择最有说服力的图片;一张图片说一个内容,不要重复;图片与图片之间,在视觉上形成丰富的差异性,在内容上形成紧密的逻辑联系……
组照《印度的巨变》《莫斯科的生活》等在图片编辑上都可圈可点。而我比较欣赏《布什在即将结束的第二个任期》的编辑。这组照片没有选取什么重大历史时刻的画面,反而都是忙碌的美国总统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侧面与细节;更为有趣的是:布什在10张照片里只出现了3次,一次是背影,一次是裁掉了眼睛的下半截脸,一次是袖口纽扣的特写。从内容到画面,似乎都在远离主题与主角。然而,观看与阅读的效果却是令人回味深长的。布什的影子其实无处不在,布什作为个人和他作为总统给他周围的人以及美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如此宏大的主题居然以不动声色、简明扼要、一针见血的方式点明,不得不赞叹编辑的巧妙组合和独具匠心的智慧。这位摄影记者能如此近距离地接近布什,一定有许多布什更为“重要”的照片,但这些瞬间都被果断舍弃,而选择的图片实际用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剥离了诸多伪装与表象,将最为真实精确的事实和盘托出。
3.题材重复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地球上任何一个摄影资源被发现之后,似乎都无法避免一通狂轰滥炸。在战争灾难类中,苏丹、阿富汗、黎巴嫩等国家和地区高频出现,在文化艺术类中,各种稀奇古怪的节日层出不穷:卡巴拉节、昆梅拉节、杜布里节、谢肉节、鬼节……;而中国摄影师再次贡献了一场中国地方戏剧大看台。体育类,残疾运动员显然受到摄影师们的特别青睐。到了自然环保类,之前在中国新锐视觉联盟评选中获得日常生活年度最佳照片的《猴鸽之恋》连入围资格都没有,原因是:和它一起出现的有“猴+狗”“虎+狗”“猪+狗”“牛+羊”……大伙儿都相处得很和谐,也就显不出猴与鸽恋得多么特别了。
题材重复老化的背后,是视野的狭窄与思维的定式。这一点在同台竞技的比较中更显得鲜明。摄影真的只能表现这些吗?照片真的只能这样说话吗?
如果答案是,那么,只能说明摄影太没有生命力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有所创新和突破的作品,即使并不完美,也会脱颖而出。
从评委讨论看摄影思维的碰撞
评选现场有多次激烈的讨论。当一些观点说服另一些观点时,并不是个别人说服个别人,而是所有人一起获得了一次进步。
1. PS问题与主客观
PS问题已成为新闻摄影非常突出和重要的问题。不能制造事件,不能通过PS增添、删减或改动画面元素,这已成为新闻摄影界的共识,当然也是本届评委会的共识。但为什么争论还是会出现呢?
比如自然环保类单幅《肯尼亚的马赛人》:一名身着红袍的非洲男子站在河边。评委迭戈?戈德堡提出复议,他认为画面精彩,非常现代,但评委克里斯?雷尼尔认为男子的红袍与浊黄的河水显然是PS处理的效果,如果这样的照片获奖,等于是鼓励摄影记者更多地在电脑上制作完美的照片。
但迭戈?戈德堡接着说:“色彩处理在传统暗房里也能操作。而且,新闻摄影本来就是摄影记者的主观感受。为什么大家对那种将照片四周压黑的PS可以容忍,对加深了一下色彩就不能容忍呢?”
克里斯?雷尼尔认为:“PS得太厉害了。一个摄影记者如果把PS用到这个地步,我觉得还是不能接受的。”
对色彩、色调这些非事实元素的PS调整,确实不像对事实元素的调整那样容易准确把握,摄影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似乎取决于个体的容忍度。既然新闻摄影的每一个画面都是摄影师选择的世界的一个局部,当然,可以说新闻摄影并不能表达一个绝对的真实。照片,的确是主观的。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借口。至少,要保证选择来的这个局部不再做会引起误读的改变。就这张照片而言,鲜艳夺目的色彩已经成为视觉效果上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如果没有这样对比鲜明的色彩,这张照片会显得十分普通。那么,这样可以导致关键性因素变化的PS是不能接受的。
随后,评委们以投票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张照片低于5票而出局。
新闻与新闻摄影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主观感受、观念手法,都可以融合进来。但是,新闻与新闻摄影的底线—真实,却是无论如何不能逾越的。
2.写实与写意
新闻摄影属于纪实摄影的范畴,写实的叙述性语言是它的主要表达方式。但是,近年来,包括本届比赛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写意的抒情性语言被摄影师运用到对新闻题材的表现上。
比如前面提到的《美国经济转型中的乡村社群》,整组照片并未讲述一个连贯集中的事件,仿佛只是随意提取了爱荷华州几个散乱的生活和自然场景:冬日寂寥的墓地、笔直而空旷的公路,车窗外走过的黑色人群……对此持批评意见的评委说,新闻图片的新闻和信息在哪里?没有信息如何表达新闻?而对此深表欣赏的美国评委克里斯?雷尼尔则说:“这组照片充满了隐喻和诗意,看着它们,就不由自主地被它们带领着在原野上信马由缰。”
传统的新闻摄影观是写实的,注重情节,摄影师需要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得不露痕迹,重点是要把事情讲清楚。而这些作品透露出来的新意则表明:写意的、注重情绪的手法其实也可以在新闻报道中运用,而且有特别的感染力;同时,富有象征意味的画面在表达观点上更巧妙和易于让人接受。而这样的照片,其实更难于拍好。
3.运气与思维
有人说:摄影就是碰运气。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千载难逢的新闻发生时,你刚好在现场,你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按动快门。你拍到了,你就赢了!
比如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作品《贝?布托遇害》就是因为这样得天独厚的机会囊括了该类组照和单幅的两项金奖(本届华赛允许摄影师的同一作品同时参加同一类的单幅和组照评选)。但是,不能认为摄影真的就是碰运气,或者说运气在发挥决定性作用。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摄影师的思维。
日常生活类组照评选的最后环节,关于金奖的争论在《莫斯科的生活》和《孟加拉国的缅甸非法移民》两件作品中展开。说实话,两组作品都很优秀,一时相决不下。我说:“如果非要在这两组作品中选择出一个更好的来,我个人倾向于《莫斯科的生活》。因为《孟加拉国的缅甸非法移民》描述的是一群明显处于灾难和痛苦之中的人。他们值得同情,但是从摄影的角度来说,突显在外的灾难表象当然更容易捕捉和获取,这也是摄影总是喜欢追随战争和灾难的原因;与此相反,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去敏锐地发现深刻的瞬间,这是一种更加高超的思维能力。而这样的照片,也许更能真实地表达这个世界。”这个观点几乎赢得了所有评委的响应,《莫斯科的生活》获得了金奖。后来,法国评委爱丽安妮?拉芳还特意走到我身边和我握手,对我的观点再一次表达赞同。
的确,强调摄影的运气,也就是将摄影视为一种偶然,将摄影师置于一种被动地位,为摄影的不进步寻找借口。如果摄影真的只是一场奇遇,世界根本不需要摄影师。
从华赛本身看新闻摄影现状与发展
华赛已经举办了四届,幸运的是,它诞生的时代远远比荷赛诞生的时代要发达,所以,它一诞生站在了时代的高起点上。它真的不应该辜负这样的幸运。
专业性与国际化应成为基本底色
既然华赛是“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专业性和国际化就应该成为它的一个最基本标准,而不是最高目标。
什么叫“专业性”?就是保持必要的纯粹和清高(清高在这儿指不降低标准)。什么叫国际化?就是把全世界都放在一条水平线上。
在评选中,国外评委给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他们勇于并勤于对落选照片提出复议。即使是只有自己投了一票的照片,也大大方方、认认真真地提出来。比如英国评委简妮?海达尔对自然环保类一张照片的复议:“一条被捕鱼人网住的大鱼奋力跳起,但是却无法逃脱被抓住的命运。”这是一张普通的照片,但是,简妮却认为它的视角是有意味的,“新闻其实也可以这样拍” —照片是否最终获奖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表达观点。对每一张照片的尊重,对每一个观点的尊重,这是专业精神的表现之一。
某些评委提出的要为华赛涂上一层“中国特色”。这完全没有必要,也无益于华赛的长远发展。如果我们预设了一个框框,限制的,只会是华赛自身。
所有的国外评委都流露出与中国摄影师直接接触的强烈欲望,他们希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摄影。而华赛,就是一个最好的交流平台。中国摄影师完全可以从这里走向世界。
华赛应有自己鲜明特色
一场摄影比赛,不仅仅是要评选出高水准的专业作品,同时,必须是一种理念和精神的彰显和传播。华赛不妨将鼓励创新、激励新锐作为自己的特色。
新闻本就是日日新,而新闻摄影的表现与表达更应该日日新,华赛如何走出一条与荷赛迥然不同的道路?答案不言自明:打破传统,走一条新路吧!
摄影比赛的指向性
曾有人说,荷赛的比赛规则就是在鼓励摄影师都去拍“视觉冲击力”的照片,而忽略了对这个世界更为深刻的观察和把握。摄影比赛不应该成为一种快餐文化,也不应该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影像奴隶。
因此,比赛规则和观看方式应该更加人性化,避免人为地鼓励“视觉暴力”。电子化的评选方式固然快捷直观,但大屏幕每张最多8秒的展示时间,现场倒计时的投票环境,和评委坐在一起难免互相影响的心理氛围,其实都对比赛结果产生着微妙的影响。如何能够让评委在从容、独立、安静的环境里做好自己的工作?确实需要从很多方面研究。
保持独立性和勇气是最为重要的。评委会应当在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国籍、文化背景等各方面寻求最大差异化,保证评选维度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上一篇: 普通摄影师现状值得深思
下一篇: 中国摄影师眼中的布列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