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今年7月,发生在英国伦敦的地铁爆炸案,使得手机拍摄的现场照片成为各大媒体的头版主图,这些照片还入围了美国《时代》杂志评出的年度新闻照片,该杂志评价说:“手机拍照使许多幸存者成为记者”。
针对拍照手机和数码相机在民众中普及的趋势,新闻摄影界早有人提出“狼来了”的警告,只不过民众对于摄影记者职业的这种威胁在伦敦爆炸案的报道中体现最明显———最先发出照片的亚当·斯塔西拍照用的是手机,传输用的是无线网络,最初的刊载媒体是他朋友丹恩的博客,随即才被多家媒体选用。斯塔西拍摄并传播这样的照片,更多是出于个人表达的欲望,告诉大家他正经历的这场人为灾祸。但这样的举动和后来的效果证明,数码拍照工具的普及和传播手段的便捷不仅能让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平民记者”,而且渐渐改变着摄影的生态。

博客:草根阶层的自由表达
有人将2005年称为“博客元年”。的确,前两年兴起的网络日记BLOG潮在今年席卷中国,较早进入博客群体的网络一族中已产生了不少“明星博客”,另一方面,一些知名人士也开始通过博客这样的方式与更多人进行着虚拟空间的交流。在博客潮流中,影像博客的兴起时间虽晚些,但其来势则汹涌澎湃。
博客网的创始人之一方兴东说,博客就是网上的家,在网上给自己找个家已成为众多摄影专业人士的梦想。通过互联网粗略搜索一下,知名的摄影评论家鲍昆、陈小波、杨浪、曾璜等人的博客已初具规模,就职于媒体的许多年轻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们早已把博客作为朋友之间了解信息、自由交流的渠道,不少摄影爱好者也在朋友影响下一传十、十传百地弄个博客来玩玩,秀一下自己,即便是手中拥有拍照手机或数码相机的公众,也可以通过博客平台来展示自己的图片作品了。在这个家里,不用考虑任何世俗的因素,只要勇敢地进行自我表达。而随着数码族的普及和LOMO等摄影新潮的涌动,当图像表达不再是一种权力的时候,影像博客或曰图片博客的兴起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儿了。
正在致力打造图片博客频道的博客网提出,他们不仅仅要张扬这种新的表现方式,更希望通过博客,在摄影领域以及为整个社会文化引发“新的革命”。相对于前两年已风行的网络相册,图片博客则是一个更为整体和公开的环境。据称,世界知名的图片博客网站Photoblog注册用户已经达到百余万,拥有图片总量4600多万张。在国内,除了门户网站和论坛新设的博客空间里有图片博客的栖身之地外,色影无忌、新摄影等专业摄影网站也都为用户提供相对专业的博客空间。有的摄影网站虽然没有博客平台,像山水摄影网,但该网站论坛的版主之一徐航就在论坛里,以网络日记的方式每天上传表现自己家庭甜密生活的照片,成为该论坛最受欢迎和关注的内容之一。
更多博客们认为,博客是一种行动,是用摄影表达的一种行动,而非技术。其实,博客化的摄影方式早已有所流传:山东资深摄影师李百军一文一图相配的工作模式就汇成了《每天———我的城市视觉日记》;鲍昆策划、10位摄影师参与的“乙酉鸡年的数字观看”,从某种程度上看,也与博客有相通之处,参与活动的摄影师每天都会拍一张照片,这些摄影师的工作进程其实已在首届中国[桂林]国际摄影节上展示过。
长期关注博客现象的《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尚进,把图片博客对摄影的冲击,比做DV对于电影的影响;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则在博客网举办的一次图片博客专题研讨会上,用“平民化”来说明博客的最大特点;专业摄影刊物《大众摄影》也将“博客进行时”作为专题进行了报道。
面对博客热潮,一些大门户网站和IT、影像行业的知名企业已开始做出战略调整,给予其支持。而作为“草根阶层”的一种表达手段,摄影在博客中的作用恐怕也完全可以体现其直观明了的特长。博客空间的不少摄影作品也开始见诸公众媒体了,普通的图片博客们也有了专业一把的机会。看来,“专业摄影师”被边缘化并非危言耸听。

网站:商业运营及群体效应
年初开始,《新京报》、《重庆时报》、《东方早报》、《京华时报》等几家新创办的国内媒体在新浪网开设了摄影记者专栏。9月,上述四家媒体加上《竞报》、《南方都市报》、《华商报》在古城平遥宣布成立新锐媒体视觉联盟,而联盟的载体成了另一家门户网站搜狐。联盟的成立给7家媒体提供了一个同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但对于提供空间的搜狐来说,则得到大量图片资源,这些图片资源自然有其无际的商业开发价值,难怪有人说,几家媒体给搜狐做了件好事。
互联网对于图片资源的需求是无极限的,各个门户网站都开辟了自己的摄影频道,各家的摄影论坛更煞是热闹,借助摄影手段举办各类推广活动也成为网络媒体的首选之一。综合网站正在从日益扩大的摄影市场中挖掘潜力,传统的摄影网站更是祭起商业运作的大旗,其诱人的身姿已足以吸引资本的关注了。2004年,蜂鸟网成功以百万美元身价嫁入“豪门”CNET集团后,便开始对网站进行着商业化改造,二手交易等特色互动栏目将是最大的资源库;佳友在线是佳能拥趸们的乐园,其丰富多彩的摄影活动,可以为佳能创造更多商业机会;发端较早的色影无忌网则一直稳扎稳打;力图网络和平面媒体两条腿走路的迪派影像网虽然在7月份停掉了纸媒《迪派数码世界》,但该杂志网络版仍让许多人偏爱。
如果说成规模的摄影网站商业化是水到渠成的话,那么刚刚闯入的摄影网站一开始就进行商业化运作,则是看中了市场的无限潜力,山水摄影网与时代图片库的亲密关系就是一例。本年度出镜率较高的还有身居广东阳江的温世豪,他创办一年有余的橡树摄影网已提出打造摄影门户网站,并聘请专业人士担任CEO,据说是受到资本青睐的缘故,听来像是一段摄影网站发迹的神话。
在2005年,无论是各省市摄影家协会的网站,还是车坛影协这样民间摄影俱乐部的网站,除了把传播信息和交流作品作为重要任务外,不少已把图片库和优秀作品集打造得像模像样了。本报今年以来《光影漫步》栏目刊登的头版大照片中,至少有10幅是来自互联网。
除了展示、交流的功用,除了正在开发的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外,网络还为摄影人提供了一条方便快捷的集体回报社会、扶危助困之途。江西影友詹毅之妻患病,色影无忌网通过论坛里的呼吁就为其筹款10余万元;摄影家张吃出售摄影作品集《二弄集·坝上》捐献贫困母亲张红芬的行动早就在网络世界传开;河北摄影家举行拍卖活动为一位已故影友子女献爱心,就是几大摄影网站河北版的网友们串联起来的行动;感于网络图片震撼力而形成的善举也屡有所闻,重庆网友看到流浪老人照片后逐步形成固定的“救助队”,青岛网友感于照片中受伤鸟儿的无助,自发成立了“护鸟队”。
最有意思的是,关于厦门记者柳涛“守株待兔”抓拍骑车人摔跤是与非的讨论,关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中心小学水灾后墙上黑手印照片真实性的讨论,甚至《南昌晚报》误用配图的事件,都最早缘于互联网络。由于新浪网等门户网站的大力参与,关于柳涛事件的讨论已成为这一年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其影响之大远远超出摄影界本身。

手机:技术保障其大显身手
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后,不少媒体用通栏照片的形式来处理手机拍摄的照片。在这样的时刻,影像素质等技术层面的严格要求已让位于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虽然眼下手机影像的素质还不至于威胁到专业摄影师,但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像素值的提高,手机对于数码相机的挑战越来越迫在眉睫。拍照早已成为手机的必备功能。据估计,2005年全球可拍照手机的保有量将达3亿多台,远远超出数码相机数量。从拍摄质量来看,500万像素乃至7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逐步问世,曾让人们如获至宝数年的数码相机也被扔掉了。

与手机拍照功能提升和数码相机普及相伴的是,图片编辑软件在国内热销态势有增无减,而国外无论专业还是家用的图片管理软件在国内的推广也一浪高出一浪。看来,在全民的影像潮中,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无疑是最大的市场。
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背景的《竞报》,首次在国内打出“大型图片日报”的大旗,去年底一创刊就以用图数量之大让媒体界一惊,今年3月,该报“春装版”更是推出全新的版面《视觉24小时》,征集公众拍摄的新闻图片,版头上印着的那句“一张手机拍的照片也能卖5000元?”提问,和随后大大的回答“能!”,充分展示了其调动各种图片资源的运作新途,这种方式的科学性暂且不论,单单让手机照片进入公共传播领域这一项就在国内是开创之举。这不,年底几家媒体主办的手机新闻研讨会就把手机图片作为重中之重来认真对待了。另一方面,在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手机拍摄的照片不仅被赞助单位之一的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重金征集,而且登上大雅之堂,位列参展艺术作品中。

电视:摄影领地超专业栏目
因为去年《瞬间世界》的停播,摄影界很是悲观了一阵,但很快在今年,摄影师们会发现,电视荧屏上关于摄影的栏目骤然丰富了许多。贵州卫视的《光影再现》从配角变成主角,11月实现日播,虽然节目还有些稚嫩和粗糙,但量变足以证明该节目质变的信心。山西电视台挟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成熟的地利,9月开播了每周一期的《影像世界》,加上广东南方卫视从年初就商业化运作的《影像文化》,电视上的摄影栏目还真热闹了不少。当然,鉴于《瞬间世界》的起落,所有人都还有着隐隐的担心,在收视率的杠杆下,这些节目有几个“能把红旗扛到最后”?
就在《光影再现》日播的同时,贵州卫视还开办了全国首个以摄影为主要内容的的数字电视付费频道———“视觉生活”频道,他们的策略是先占领阵地,再寻求发展。据说他们测算的收入目标是很可观的。
除了专业的摄影栏目外,其他电视栏目中也越来越多涉及了摄影内容,或者借助了摄影手段。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早间的《媒体广场》,经济频道同一时段的《第一时间·马斌读报》,都会用一段时间,把当日媒体值得推荐的新闻照片亮出来“小马识图”一番,静止照片的定格给流动的电视屏幕似乎也平添了新意。在央视科教频道的《人物》等栏目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更多关于国内外摄影家的专题,《讲述》等栏目则开始征集主题DV和照片素材。
2004年10月,举办第六届中国摄影艺术节的贵州小城都匀,打出了许多有意思的标语,其中一条为“人人都是摄影家”。时隔一年,再琢磨一下,当时被许多人当成笑料的这七个字并非空中楼阁。拍摄工具和传输方式的革命性进步,正在改变着作为表达手段的摄影的生态,足以消除摄影作为权力的优越感。相信,发明135相机的徕卡名人奥斯卡·巴纳克近百年前提出的“什么时候人人都拥有一台相机”的设想,会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实现。到那时,图像文化的狂潮恐怕用“泛滥”之类的词句也难以形容了。




上一篇重拾散落记忆 留存明日历史

下一篇记录的缺失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