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从跌跌撞撞学步开始,人的一生就毫无选择地被放逐在路上。作为一个摄影人,或自在、或急促、或坦荡、或艰辛,终归要靠一步一步地去丈量生命的长短,注释人生的内涵。这些路,有的披满朝霞;有的夕阳晚眺;有的乌云蔽日;有的栉风沐雨…… 但,所有的路,无一例外都是伸向远方。 在去远方的路上:边走,边看,边拍;留下风景,留下记忆,留下美丽,留下永恒。 这可能是摄影人最惬意的一种活法。
(一) “只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等于只看到书中的某一页,如果走出去看世界,就等于把一本书的内容看完。”
摄影的兴趣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后天培养起来的,热爱摄影是一种天性。童年的时候,因为长兄在部队做政治主官,经常带回家一些报刊。于是就喜欢看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憧憬祖国美好河山,羡慕摄影人可以走到世界上任何地方。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无以名状的崇高,一直都是我的梦想。这种直观、形象、富有强烈感染力的摄影艺术,特有的光影韵律和变化莫测的色彩,呼唤着我的心灵。摄影扩大了我的视野,让我更多地看到平常想看又难以看到的事物,打开一个又一个视觉空间,了解社会,体味人生。也因此,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我总是背着背包,穿着马甲出发,逃离喧闹的都市,告别一成不变的日子,去我想去的地方,记录多姿多彩的生活;那时候,可以远离小圈子里的喜、怒、哀、乐,看大河东流、牡丹傲放,领略龙门卢舍那大佛的微笑……
生活是一本书,不摄影的人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页。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的生存空间很纯净,每天只有三个地方可去,办公室、辖区和温暖的家;而思想空间,我希望能够无限地开拓下去,因为对于摄影人而言,思想空间是摄影艺术得以生存、延续的最佳环境。正因如此,有人将摄影表述为有形的诗,诗话的画。居里夫人说,生活对每个人都非易事。的确,不管是天才或是凡人,一生当中,都会有鲜花簇拥、春风得意的风光,也会有荆棘遍地、一筹莫展的愁肠;有一帆风顺、坦途千里的顺境,也有风雨无常、举步维艰的困顿。阳光大道只能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时段,更多的时候,我们都风雨兼程地行进在崎岖不平的路上。
如果对照新中国改革开放史,我的足迹也许是可圈可点的: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生;90年代初,内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竞争上岗的中层干部,某较大城市市工商局分局局长,某系列工具书主编,某报刊记者站站长等等。然而所有的职业都在我决定作为一名摄影人时,变得无足轻重了,甚至在我的内心深处还有一片叫好声。我希望自己能够实现在现实空间与光影瞬间中的自由切换,尽管这样的切换充满痛苦。“只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等于只看到书中的某一页,如果走出去看世界,就等于把一本书的内容看完”。在路上,当没有行进的参照物时,谁都会感到厌倦。当旅途遥遥无期时,任谁都会失去信心。人的一生,说穿了是在极力找回独属于自己价值实现的那条路。当出不了好的摄影作品,面对一幅作品不知道如何评价的时候我才发现,过度的忙碌使我忽略掉了太多的知识积累,正如疾病袭来的时候似乎才有时间思考与生命相关的主题。需要系统学习呼吸新鲜的空气,;需要绿黄蓝来滋润双眼;需要登上高山,大声呼喊“我要充电”。
当你走上摄影这条路,不外乎结论有二:摄影很易,摄影很难。的确,易学,是因为它借助于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设备,按动快门,大功告成;但要想拍出一幅满意的照片,又太难--因为摄影功夫在画外,摄影技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摄影者本身的文化素养和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对美的审视能力。 有鉴于此,严肃而有追求的摄影爱好者会向往更高的水平——去探究摄影艺术的完美。
(二)“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我是对生活充满好奇的人:不畏艰难,意志坚定;对摄影的迷恋超越了自己的生命;有挑战磨难的勇气;摄影生命的状态就是永远行走在路上;当然照相器材、笔记本、捎带“红马甲”,成了随身的家当;唯一的缺憾,拍好照片太难。长期的摄影实践,使我等尝尽了酸甜苦辣,历尽了千难万险。拍摄了数不清的胶卷。有许多照片,包括出版的画册、发表的作品,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显得苍白无力,有的甚至变成废片,真正有生命力的,有价值的照片却很少。这都说明要重视摄影基本功的锤炼,加强技术、技巧和文学艺术、理论素养的深造。摄影进修就恰好满足了这一点。于是,我选择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北京市教委联合主办的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并荣幸地成为中国摄影函授学院更名后的首期学员。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使我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希望之路。相识是缘。共同的喜好与憧憬,希望与执着,把华夏大地上的摄影人重新招回课堂。当我加入北京摄影函授学院,还没来得及细品个中滋味,就已经与历届学员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有很多同学、老师,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为了摄影这个信念,走进了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在这里,大家可以系统学习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的摄影教材;可以与省内外摄影大家面对面交谈;可以在老师带领下采风、实践,感悟身教言传;可以互相观摩作品 ,取长补短;可谓函授与面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红又专。每一幅实习照片,都是一个幸福的瞬间。参加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学习后,出去的机会更多了,有时是函授需要,有时是实习需要,有时是一个人想出去采风。但只要在路上,我都会用心体会“摄影人在路上”的感觉。暂时放弃安定舒适的生活,带着课堂中的疑惑,做一个自由的人,用自己的第三只眼去记录身边的人,记录身边的事,记录所居住的环境。尽管摄影不能改变环境,但至少可以改善心境;尽管摄影不能改变人生,但至少可以改变世界观。
有时化名红之盾、独立寒秋、再别康桥、昨夜西风等,徜徉在洛阳信息港摄影在线、开封宋韵论坛光影瞬间、河南大河网、大河论坛光影画廊、河南摄影网、色影无忌、蜂鸟、中国摄影在线、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等,不断试帖,接受网友的指点。踊跃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等组织的“残疾人在祖国怀抱中”、“春蕾杯中华少儿风采”等摄影大赛。无论获奖与否,重在参与;无论批评与鼓励,都成了我前进的动力!内心是很喜欢“摄影人在路上”这几个字,它代表一种人生状态,一种心理情绪,让人联想到苦着、乐着、走着、晃着等字眼,感觉很形象很生动。
有时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已经向高水平挺进了:进入北京摄影函授学院进修就表明旨在提高摄影技巧,脱离“典型的业余水平”,而跻身于高层次的严肃的业余或职业摄影师的行列。心想,我是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的学员,师出名门,我上路了。当摄影进修真正成为摄影人生活乃至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时,谁敢怀疑若干年后不出有成就的摄影家?!摄影进修,关系阶梯,更关系进步。
(三)“路上有风也有雨,更有预料不到的危险。但是,当我经历了所有的苦难,我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摄影人。”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的求学生活,是我人生旅途的重要一站,其中最让我满意的一点是常常独自一人,在红盾书屋看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的摄影教材,看经典摄影作品,让自由的灵魂在自由的空气中游荡。我一直以为在路上的摄影人是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的。有多少人为了梦想而上路?又有多少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上路?前者的可喜后者的可悲都是一种美丽吗?我在摄影路上与进修遭遇,函授学院便以那合理的方式,诠释那古老的名词——充实。
在摄影的路上,应该经常有意识地停下脚步,知识更新,在这有限的旅途中留下与众不同的痕迹。是知识更新给无意义的人生旅途创造了意义,是知识更新使得人与动物的生存变得不同,是知识更新给悲剧的生命打上悲壮的烙印,是知识更新给普通的作品赋予新意。知识更新是旧我与新我交流的最佳时机,在摄影的天堂里宁静致远。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求学,使我慢慢理解知识更新是大踏步前进的最好的机会。我喜欢和师生们一起采风,既可以走出去、请进来,又可以比学赶帮超。集体采风中,不会寂寞,孤独的心灵可以体会名利场里所无法品味的师生情,从而让自己兴奋而充实,让摄影作品充满灵感、充满生活气息。
摄影人在路上,需要交流、合作。只有交流、合作,才能尽情领略沿途的风景,享受摄影赋予我们的神圣的快乐.你站在路上看风景,殊不知自己也成了风景。当自己成了一个在路上的摄影人,才知道只要心中有梦,即使是为了摄影而摄影也是一种幸福;孤单,无奈和无助,甚至磨难,时间久了就会变成独立,智慧和坚强。“路上有风也有雨,更有预料不到的危险。但是,当我经历了所有的苦难,我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摄影人。” “在路上”成了我的一种生活状态,而照相机和日记本是伴随“在路上”的我的最好行装。在大自然中陶醉,在作品里发现自我,半闭眼睛发现世界是那样的美....
那么,比起那些乐于安逸、固守安逸原地打转的美丽的风铃,我愿意做风筝。虽然会有危险但可以飞的很远,却可以更近地拥抱蓝天(即使断线)。有什么由于不够安逸而感到遗憾的呢?这里,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是摄影的驿站,是进步的阶梯,是成功的天堂,我的努力也换来过一些奖励。可给我最深感触的还是在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摄影实践中我所得到的锻炼和那份责任心。责任心让我能认真对待每一次采风,哪怕是最普通的一次小采风,我都会要求尽善尽美,尽量避免因自身的疏忽而丧失了好的光影瞬间。当我参加北京摄影函授学院进修后的摄影作品,其自我评价和外界客观评价曲线应当是螺旋式上升的。特别是在一些日常性看似单调而重复的拍摄中,不断靠求新求变的理念来出彩。当摄影人不难,只要身强力壮有感觉,让有冲击力的画面反映出光影效果就行。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家就很难,跟攀登珠峰一样难,因为能感动读者的光影瞬间太少了。当我的摄影作品进入媒体、进入市场,它的价值就与当初作为摄影人对作品的理解发生了质的改变。作品已不仅仅属于自己,而属于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它将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公众的检验。这一点对我来说,应该不是太刻意关注的问题,因为我能够参与的创作过程已经结束,之后,我只需要记录下公众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可以了。搞摄影,我除了精神上是奢侈的,物质上和名利上并没有得到什么。很多时候我都不得不体验着“忘掉本我、进入角色”的采风体验。其实这也很自然,找不到好题材、出不了好作品,参赛获不了奖,不被同学、老师、同事、网友理解,甚或冷嘲热讽等困窘经历,想不平和也难了。我虽不能效仿他们那些朝阳同学张扬的个性和新潮的摄影方式活,效仿那些功成名就的校友制造经典,但我仍想跟他们一样快乐地体味在路上的感觉。因摄影带来的随遇而安、大道自然的心态,平和而充满进取的精神,竟然是我最大的收获。
在参加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学习期间,我深深懂得了紧紧抓住摄影者的正是照片本身——精美的照片,深邃的内涵,完美的构图和无尽的美学意境。它让我懂得什么只是好照片,什么样的才是真正的杰作。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把我引向一个更高的、更难达到的登攀境界。付出必有回报。我的摄影作品《旱地行船》获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优秀作品奖,《街头棋童》获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优秀作品奖;穿插参加国家高级摄影师资格认定,顺利过关;光荣地成为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河南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被中国摄影在线批准为注册中国摄影师;被中国新闻图片网等许多报刊、网站聘为签约摄影师;并被《中国食品质量报》、《中国影楼报》等聘为特约记者。数十幅摄影作品被《中国工商报》、《中国食品质量报》、《大河报》、《今日消费》、《洛阳日报》、《洛阳晚报》等采用。荣誉面前,想到更多的是,这只是起点,是一个出自名门的摄影家的责任。我常凝神而思,人之一生,不管乐观也罢、悲观也罢、积极也罢、消极也罢,都要不停地奔波在各自的路上。倾其一生、劳碌一生、披荆斩棘、翻山越岭,为着生命的延续,为着心灵的充实,为着摄影的神圣,一往无前地走下去。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大概就是造物主赋予我等摄影人的命运法则吧。
行文至此,突然发觉摄影进修结果如何,对我已经不重要了。我所得到的已不是从书本中获取什么,得到的是一个开启思想之门的金钥匙。此时的进修不再是简单地灌输、吸收,而更多的是交流、思考、融通。在历经艰难的摄影路上走出自己的脚印,即便一无所成,起码对得起生命。人的一生,都在路上,尤其摄影…… 把自己交给路,把生命交给路,执著而又沉醉地走在路上,走在去远方的路上,从容坦然地跨过一道道的坎坷,当走到生命终点时,就可以无愧于心地说:“我对得起自己了。”
我想走更长的路,读更多的书,交更多的朋友,做更好的摄影家。为了更高、更快、更强,我渴望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上一篇人体摄影亟需正本清源

下一篇浅谈国外摄影教育借鉴与创新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