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过去的收藏是‘只救急不就穷’,可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收藏保值以外的增值、投资的观念已经产生了。”而在这其中,如何建立一个健全的体制,以引导良性的投资,而非恶性的投机和炒作,就是一个关键问题了
“现在没有一个真正的收藏家。就算有,也是寥寥无几。台湾有几位,香港有几位。”
前天,香港苏富比秋拍最后一日,恰逢首届华人收藏家大会在上海开幕。亲自到会捧场的香港收藏界“老顽童”张宗宪,竟然在台上放出这番话来,似乎有些“不应景”了。不过,这并不妨碍台下近700位收藏界和新闻界人士拍手叫好。
看来,这位一手捧起香港乃至内地艺术市场的张先生,如今对自己涉足的这片天地并不十分满意。“现在的收藏家都是三五天的收藏家,这里买来,那里就卖。一个收藏者,起码要收藏20年、30年甚至一辈子也不卖掉,留给子孙,子孙不要就捐给博物馆,才叫收藏家。此外,收藏家不仅要多看这方面的书、多研究,还要有相当的资本。现在能够进入拍卖行拍卖的东西,都是几百万一件,好的几千万,你就算有8亿10亿都不够。”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华人收藏力量已在世界悄然崛起。上海举办这次以“感知文明 怡养情致”为主题的华人收藏家大会,正是看准了这个时机,邀请中国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北美等地区顶尖的华人收藏家,共同探讨华人艺术品收藏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首先要搞清的问题是:究竟何谓“收藏家”?
国内解放前或曾有过一批张宗宪所称的大收藏家。《文汇报》资深记者郑重曾遍访上海老一辈收藏家如张元济、傅增湘、冒广生、张伯驹等等,并写下《海上收藏世家》等多部著作,描写他们的故事。如今这批“真正的”收藏家多已过世,在郑重眼里,他们的时代也随之过去。“他们搞收藏一有闲钱,二有兴趣和眼力,三有时间。他们在藏品上所花的钱只是九牛一毛”。郑重说,“现在则不同,很多人甚至贷款买画。”
其实无论是张宗宪还是郑重,都只描绘出了他们眼中的收藏最高境界,以警后辈。毕竟,连张宗宪自己也常把“几十元买进一只鼻烟壶,几十万卖出”的故事挂在嘴边。他随口打趣,说起收藏的乐趣:“你放一个好东西在家里,你一年不去理它,它不会生气;你高兴去看看它,它也高兴;同时,你越是好的东西放在家里,它就告诉你,哇!今年又涨价了。”
的确,在拍卖业发展迅速的今天,艺术品收藏已经与投资和增值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了一起。台湾地区著名收藏家王定乾乐观地形容过去近30年来的发展为华人收藏界“最美好的时代”。在此期间,华人圈的收藏环境、收藏群体乃至收藏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乾隆时代的收藏是‘子子孙孙永保用之’。”王定乾说,“我们过去的收藏是‘只救急不就穷’,可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收藏保值以外的增值、投资的观念已经产生了。我们不必像洪水猛兽一般去回避它,甚至于排斥它,而是应该健康地去面对今天的收藏观念。”
而在这其中,如何建立一个健全的体制,以引导良性的投资,而非恶性的投机和炒作,就是一个关键问题了。
王定乾:当代收藏家要有新思维
从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蒋经国先生的“十大建设”,到90年代大陆拍卖公司的成立,再到21世纪这几年,中国新兴收藏家加入收藏群体,拍卖公司一年创一个新纪录。这30年的发展和收藏环境的变化,已经在质和量上影响了整个艺术收藏市场。30年前,一件艺术品卖到10万就已经是一个非常不得了的数字;20年前,百万元买一个官窑就能引起市场上很大的震撼;现在没有千万元就别想进拍卖行。
二十几年前,我在拍卖场,在前排看到的是收藏界前辈蔡一鸣先生和张宗宪先生。这几年,我在拍东西,发现后面有人跟我抢,我还抢不过,回头一看原来是我们中国台湾大收藏家徐政夫先生的女儿。第二代已经出来参加拍卖了。当年一场拍卖会,全场坐50个人已经不得了了,现在上百个椅子还不够。
因此,现在收藏环境变了,收藏群体在交替,收藏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其中最重要是要有一些新的思维和做法。首先,即使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可是今天世界观、国家化的思维必须根植人们心中。明年2月,法国佳士得将拍卖70件重要的中国艺术品,其中包括两尊圆明园的铜兔头和老鼠头。很多人对我说,不能让外国人拍走。我说为什么要这样想呢,今天任何一个外国人他能真金白银、公平公正地出高价,把这些艺术品买到他们的国家去认真地研究、保存,让中国的艺术品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各处都看到中国文化在发扬,我觉得有何不可呢?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今天的古典艺术,就是过去的当代艺术。那么如何让今天的当代艺术,成为明天的古典艺术呢?这就在于,艺术家本身的艺术水平、艺术价值,而不只在于今天市场上的炒作。
杜南发:
建立一个中国书画指标体系
艺术品毕竟还是要有一个参照体系作为基础,社会上认可它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高。中国历朝历代艺术品那么多,到底哪一些是真正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呢?我希望艺术品市场能够建立一个国际市场上认可的中国书画指标体系。
比如,我们都知道齐白石是一位很伟大的中国画家,可是如果我们随便拿一幅他的作品,比如《虾》,到国际市场上去,说这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世界不一定认可。换句话说,我们要找出齐白石最好的作品到底是什么,有哪些作品能真正代表齐白石的最高水平,然后将它们作为一个指标,依此类推到历朝历代的画家中,形成一个参照系。那么从这个指标系开枝散叶,就能作为评判艺术品价值的一个基本值。在这方面我们似乎有一些答案,可也有很多部分还是空白。
陈嘉康:当代艺术就像时装
收藏这个学问,应该摆脱炒股、炒房地产这种心态。如果你是一个收藏家,就有一个目标,首先要有那种爱好,你只有有兴趣才能去研究、收藏。其次,还要有空闲的时间和经济能力。但是由于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国强民富的时代,价格的变动可能很快,其中有很多投机者炒卖艺术品。但是收藏领域与股市、房地产不同,艺术品不容易脱手。你买了一个古董,放到拍卖行却找不到买家。对于这种现象,我想市场会自己去调节。
当代艺术,就好像现在的时装表演,或者选美比赛。今天这件衣服广告做得多了,抢购的人也多,价格就飞升起来,买都买不到。但是明天,又有新东西出现,原来这件衣服送给别人都不要了。但是古代和近代的艺术,它经过几百年或几十年历史的筛选和淘汰,留下来值得人们去欣赏和收藏的东西。这样的艺术品才有真正的价值。我想这是现在的新兴收藏家需要分清的概念。
丁绍光:中国艺术家应该补上“现代主义”这一课
中国艺术没有经历过“现代”这个阶段。只有一条线索是经过的,就是林风眠的学生吴大羽,然后到赵无极、朱德群。他们经历过“现代主义”这个阶段。但是我觉得内地的画家基本没有经历过。当代艺术一出现,我们好像一下子跳过了“现代主义”到了“后现代”。我觉得“现代艺术”这一步中国人应该补。没有经过这一段,就很容易和“波普艺术”结合,但人家真正的波普是用实物而不是用绘画,于是他们就加上了“政治”两个字。当代有一些非常出色的艺术家,但是当中有一些东西应该引起他们注意,如果把“政治”两个字去掉,就是“波普”。那人家美国已经有了,你算前卫吗?不应该算。
上一篇: 市场自律维持作品高价
下一篇: “拍卖按揭”救不了收藏退潮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