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人们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但每一件精美玉器最初不过山间水下一块石头,而正是"玉雕师的"鬼斧神工,才让顽石焕发生命。今天为您介绍一对夫妻,他们两人都是玉雕师,20多年来,相濡以沫,你描我刻,生活平淡却也无比幸福。
武汉市五金堤下一栋普通民房,外表破落却金玉其中。因为,这里是武汉市仅存的玉器作坊。传统打磨机的吱吱声不时传出,玉雕师曾建新和妻子张晓玲已经在这里忙碌了整整20年。
曾建新:“武汉市玉雕最辉煌的时候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从业人数有200人左右,到现在真正在第一线制作的只有五六个人,我们两口子就差不多占了一半了。”
1980年,曾建新和张晓玲同期考入二轻局玉雕班,毕业后分配到武汉玉器厂。此后,一度辉煌的汉派玉雕因为人才流失逐渐衰落。厂子垮了,曾建新张晓玲夫妻俩回到家,操持起了这样一个小小作坊。
优秀玉雕师除了精通工笔素描、雕刻书法,更得有一双慧眼,发掘出一块顽石的亮点,赋予它艺术生命。这件作品叫“踏雪寻梅”,是曾建新夫妇刚刚完成,之前,这块石料被许多藏家嫌弃。而种种缺点,却在曾建新脑海里描出一幅别样意境。
曾建新:“上面有黄的,黑的,有白浆,然后我就把这个黄的设计成梅花,黑的就做梅花的树干,这个白的我就做冰冻,一个老者,一个书童跟在后面,等我设计出来之后,我的妻子把它雕刻出来,踏雪寻梅,一下子这个意境都出来了。”
两口子是真正的爱玉之人,为了创作往往不惜成本。
曾建新:“这块石头我就是在外地一个同行家拿的,当时一看到这块玉石,我就想创作它,我就问他,你想做什么题材,他说准备做两个鹅,我说做成功后你准备卖多少钱,他说2万多块钱,我说这样你不做,你就这个价钱让给我。”
历时两个多月,曾建新夫妻创作出了这件丹凤朝阳。因为倾注了太多感情,竟再也无法把它当成商品出售。
曾建新:“做出来后有人愿意出五六万,到最终要拍板时,我又放弃了。”
转轮吱吱,玉粉飞舞,你描图我雕刻,一晃就是20年。除了外出购买石料,他们从没休假旅游。这一屋美玉,成了夫妻一生的寄托。
张晓玲:“你觉得你们孤独吗?其实也不孤独,我们也有我们的生活方式吧,我们两个人都是从事这个行业的,有了知音,志趣相投,所以我们才能一直坚持走到现在。”
日子平淡却细腻隽永,作品不多却因意境高远逐渐声名在外,06年,夫妻俩在徐东古玩城开了一家小店,取名玉清莲,以表达自己以玉交友,淡泊明志的心境。诗与花,美与善创作中,这对神仙眷侣竟也青春长驻,若非提醒,我们怎么也无法相信,同年的两位已经年近50。
曾建新:“人养玉,玉养人,心态平和,也许这就是养生之道吧。”
上一篇: 津派书画怪现状:造假一条街 知假买假成风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