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国平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新校舍》,汪曾祺写西南联大新校舍大门东边有面围墙,墙上除了贴着各色各样的壁报,还有各色各样的启事。有一次贴出的启事内容是:“寻找眼睛。”
“眼镜”误为“眼睛”,文字上的此类差错,是很普遍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
不过,有些差错,一直错着,习惯成自然,谎言百遍,“真理”自现。
就拿这个“启事”来说。“招聘启示”“征文启示”“寻狗启示”……“启事”二字,几乎鹊巢鸠占,让位给了“启示”。于是,“鸠”如鱼得水,畅行无阻,俨然成了“正宫”。
《有意思的错字》,汪曾祺写道:“有错字不要紧。但是,周作人曾说过:不怕错得没意思,那是读者一看就知道,这里肯定有错字的;最怕是错得有意思。”
按照这个路子,“启事”让位给“启示”也是对的。想想,一则好的“启事”,段落大意深邃,中心思想深刻,还有暗功夫,运用象征、隐喻手法,话中有话,有言外之意,有引申义,给人以“启示”。
当然,这是“顺杆爬”,属于戏谑。这样的“有意思”透着无奈。
汪曾祺说,这种有意思的错字往往是编辑改出来的。并举了自己的例子:
我最近写了一篇谈谈杂书的小文章,提到“我从法布尔的书里知道知了原来是个聋子……实在非常高兴”。发表出来,却变成了“我从法布尔的书里知道他原来是个聋子……”这就成了法布尔是个聋子了。法布尔并不聋。而且如果他是个聋子,我又有什么可高兴的呢?阅稿的编辑可能不知道知了即是蝉,觉得“知道知了”读起来很拗口,就提笔改了。这个“他”字加得实在有点鲁莽。
同等的鲁莽行为,我听说过一例。
《世界文学》杂志主编名字就叫高兴。一次接受了采访,记者提供给编辑的稿子中写的是“《世界文学》杂志主编高兴说”。阅稿的编辑读到这一句,估计心里琢磨着,这句不通啊,不是“的地得”用错用乱的问题,而是忽略不用、干脆不在乎的问题。太糟糕了!
大笔一挥,在“高兴”后边镶上一个“地”字。继而长舒一口气。
这确实鲁莽,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就编辑来说,作者的劳动要尊重,不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动不动就来个三下五除二。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汪曾祺说赵树理对文字有“洁癖”,容不得一个看了不舒服的字。有一阵子,有人爱用“妳”字。有的编辑也喜欢把作者原来用的“你”字改为“妳”字。赵树理很生气。两个人对面说话,本来没有必要标明对方是不是女性。世界语言中第二人称代名词也极少分性别的。“妳”字读“奶”,不读“你”。有一次赵树理在他的原稿第一页页边写了几句话:
编辑、排版、校对同志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得改为“妳”字,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把人给惹毛的。
“此文原应一刊物之约而写,但刊出时被无知编者删截太多,内容十分单薄……”这是邓云乡在《旧时北京的会馆》里写的,毫不留情。
《宁静的热情》,关于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传记电影。这位诗人一度离群索居。诗歌编辑鲍尔斯前来拜访,她只是站在楼梯上遥遥望着来客,指责他为何要修改自己诗作中的标点符号:“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并不算什么,但对我来说这是难以忍受的,唯一有权利干涉诗人作品的只有诗歌本身,任何人的修改都是一种袭击。”
这是入魔了。
不过,阅稿途中,尚有疑虑,还是跟作者沟通一下,最好不要擅作主张。
汪曾祺同乡陆建华给他编选文集。1993年4月26日,汪夫人施松卿给陆建华去信,叮嘱道:“关于文集事,有什么新的具体要求,哪怕是很小的、琐碎的,尽管来信。”
想起施松卿是在新华社当过编辑的。
当她以作者家属的身份出现时,就自觉换位思考,给编者以提醒,还有尊重。
这就涉及作者的心态了。说什么“改我一字,男盗女娼”,大可不必。其实,想想,你拿出来的文字真的过硬,一字不易,编者省事,心情舒畅,岂不快哉。
当一个编辑,遇见云里雾里、字不通句不顺、读着喘不过气来的文字时,不下手修剪修剪,怎么忍心将之直接搬到纸上!
有些差错也确实离谱,防不胜防。
我当编辑时,遇到过这么一个句子,“……对于历史人物和故事,也不屑于旧瓶装新酒,嚼别人吃过的馍,也没有兴趣停留在‘戏说’层面”。看过去,感觉没毛病,也就“放行”了。有读者火眼金睛,看报纸时发现了问题,来信郑重指出:嚼是指在嘴里嚼未咽下,吃是咀嚼后咽下去。别人吃过馍已经咽下去,怎么可能再去嚼呢?
啊!原来是“吃别人嚼过的馍”。
一顿脸红,哭笑不得。
“编辑细致一些,作者宽容一些。”汪曾祺期待大家不要因为这点事闹得“不痛快”。
他家公子深谙此理。
汪朗著有《刁嘴》,三联书店出的,在“感谢编辑”的后记中,他写道:
在此之前,我也曾在其他地方出过两本书,基本就是稿件交上去,原样印出来,十分省事。至于质量,另说着。这一次才碰上了真正的编辑。如此认真负责,如此严谨细致,确实少见。偶尔,编辑的严谨也把文章中有意的不严谨给抹掉了。例如,我在一篇谈川菜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用了两次“现在如今眼目下”,这自然是废话,于是被改成了“现如今”。不过这句废话却是有出处的。五十多年前有一部用四川方言演的话剧《抓壮丁》,剧中的人物王保长也叫王麻子,便经常说这句话,以此表明自己很新潮,知道“现在”就是“如今”等于乡下人说的“眼目下”,实际却是狗屁不通。我因写川菜,便想拿这句话来调侃一下,增加点气氛。结果被“严谨”了。细想一下,还是“严谨”为好。如今,有多少人还知道五十年前的《抓壮丁》以及其他种种事情呢?
这段文字写于2012年10月。此时,经由情景喜剧《武林外传》轮番的病毒式传播,“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否认否决以及否定”之类的说法,已经红火了好一阵子,“现在如今眼目下”实在不算什么了。再说,他这是“有意的不严谨”,有意在“用典”,自有一份趣味。依我看,编辑这么处理,他多少有点情绪。但“细想一下”,还是爽利地接纳了意见,颇有父辈风范。
上一篇: 有效阅读比人均阅读量更待提升
下一篇: 推进经典著作宣传普及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