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 建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市面上经常看到以“重读……”为名的书或文章,比如《重读近代史》《重读马克思》《重读史记》等。每当这时,就很佩服这些作者。因为,那些书他起码看过两遍,才能叫重读。
反观自身,不免自惭形秽。很多先贤教诲,某某书应该多读几遍。听得最多的是《红楼梦》,可真正从头到尾看过一遍,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而且,读这书的第一大障碍就是人物关系,总是搞不明白。到今天再想重读的时候,一想到贾宝玉和贾琏是啥关系、史湘云该管贾母叫什么之类的事儿,就不想碰了。
就算抛开人物谱系问题,《史记》太长,又是文言,第一遍都看不下来;《经济学》太难,图表又多,当枕头都嫌高;《论语》太旧,而且满篇之乎者也,不适应今天的社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理都懂,施行太难。那些大众公认值得重读的书,不知为何,好多都是那么的“面目可憎”。
真的搞不明白,毛泽东主席他那么忙,是怎么把《资治通鉴》读到17遍的。也弄不懂,孔子都走到人生边上了,是怎么把《易经》韦编三绝的。
是不是因为今天的社会有太多妨碍读书的因素?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读这书有用没用”一类带有价值判断性质的阻扰。其实,提这种问题的人,心里头往往已经预设答案了。一本书,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能通向黄金屋、颜如玉和千钟粟,那么这书就是没有用的,不值一读,遑论重读?
而仔细看看值得重读的书单,就会发现没有哪一本是符合这三要素的——写论文评职称的不在此列。没有哪个纯粹的读书人,吭哧吭哧地阅读经典,图的是在未来的某一天,有个喜欢《古文观止》的姑娘能和自己扺掌而谈直到天明。
牵扯书读二遍的另一障碍,是那些层出不穷的选本。正如同读过一本鲁迅文选,再碰到《鲁迅全集》后就会让人觉得,嗯,鲁迅的书我看过了;背过《唐诗三百首》,就不想再读李白、杜甫、白居易了,他们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谁不能脱口而出?
今天的社会,喧嚣、热闹,舆论场中的热点一件接一件。这边,某国政坛又地震啦,那边,谁谁谁又出轨啦;白天,这个公司发布可穿戴设备了,得买来尝尝鲜儿;晚上,那家客户端搞劲爆直播,赶紧点开看看。
这就好像身处大海,一排浪接一排浪涌来,打得人头晕眼花,不辨东西。这时,就特别感觉需要一根锚,能把自己钉牢在某一个位置,任他雨打风吹,我自岿然不动。
读、重读、反复读,那些可以把自己钉牢的书,或有助于理解事物,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意义框架,避免人云亦云;或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及其背后的细节、逻辑,不再轻易惶惑。至于哪些书能把自己“钉牢”,值得自己一读再读反复读,除了流传的经典之外,恐怕还需要自己在茫茫书海中摸爬滚打一番,细细体悟,方能找到“真爱”。
上一篇: 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礼敬
下一篇: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瓶颈与对策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