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摘 要:本文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区惠明寺等“六保”畲族村落社区汤夫人信仰为田野案例,从文化适应与族群互动的视角,着重阐释了“六保”畲民是如何通过对汉文化采借和再编码的方式建构起族群内部的汤夫人信仰体系的,以及该信仰体系的社区功能意义。从而为深入解读浙南畲族文化特质及其社会经济文化变迁规律,提供一种分析的新路径。
关键词:畲族社区;文化适应;族群互动;汤夫人信仰;社会变迁
作者简介:王逍(1967-),女,湖南双峰人,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教授,人类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
畲族是我国东南山区,一个自称为“山哈”的古老的山地农耕民族,至迟在隋唐以前就聚居生息于闽粤赣交界处广袤的山区。自唐中叶始,刀耕火种的畲族先民遭遇唐王朝封建政权南伸的触角和北方汉族移民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后,便不断地向周边的密林深山处退却,历经近千年的辗转迁徙,迟至清末,才逐渐嬗变为一个“插花式”分布于闽、粤、浙、赣、皖等省山区的“大分散、小聚居”民族。而畲族大规模由闽入浙,始于明清时期。浙江畲族的迁徙史,既是一部浙江山区拓荒史,也是一部浙江畲汉关系史。纵观浙江畲族社会历史变迁,文化适应策略既是历史上被边缘化的畲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更是当今畲族经济转型的不竭动力。
所谓“文化适应”简言之,是指在文化接触中,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学习、扬弃并建立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该处是指畲族对汉文化的吸纳、改造、利用,进而以适应自身生存需要的行为模式。以下不妨以景宁敕木山区惠明寺等“六保”畲族村落社区的汤夫人信仰为田野案例,具体阐释浙南畲族在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中的“文化适应”模式。
一、田野社区的选择与社区背景及概况
(一)田野社区的选择及意义
本文田野点选择在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敕木山区以惠明寺村为主的畲族村落群,具有以下独特意义:其一,景宁是迄今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畲族人口相对聚居,约占总人口的10%。其二,鹤溪镇是景宁最大的镇,也是景宁县城所在地,畲族人口相对集中。其三,鹤溪镇所在的敕木山区是明清时期畲族由闽入浙的大本营和中转站,具有与畲族故乡广东凤凰山相媲美的“小凤凰山”之称,畲族传统文化特质保留得相对浓郁。其四,该地的惠明寺村村落特征明显,既有千年古刹——惠明寺院,民国时期又兴办过景宁畲村最早的公办学校——惠明寺学堂。该村所产的惠明茶早在1915年,即与西湖龙井茶、贵州茅台酒、金华火腿等同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金奖。而且惠明茶在敕木山区的大规模复兴,为畲村社会变迁中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整合提供了一个值得思考的个案。此外,其他几个畲村与惠明寺村同属一个生态文化圈,且具有强烈的族群认同感以及地缘、亲缘、神缘等内在关联性。其五,早在1929年德国学者史图博曾在该地敕木山畲村做过人类学调查;1953年施联朱、黄淑娉等著名学者曾在该地东弄畲村做过较细致的民族学调查;1980年代之后,施联朱教授又有多次景宁畲乡之行,前人留下的宝贵资料,利于后学者对畲族社区回访和予以历时性比较。
(二)惠明寺等“六保”畲族村落社区概览
所谓“六保”是指敕木山区以惠明寺村为核心的,内部关系不同寻常的六个畲村。该称谓源于1932年国民党推行“保甲制”时期。其时,敕木山、周湖、东弄、双后岗、旱塔这“五个”畲村与惠明寺村被当地畲民合称为“六保”。“六保”并非是国民党保甲制下严格意义上的“六个保”,而是畲民内部一个象征着强烈族群认同和亲密合作的乡土概念。明清时期,“六保” 蓝、雷、钟三姓畲民先后定耕于敕木山区。早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为共同分担贫困和减少对当地汉族地主的经济依附关系,他们建立了超地域、超宗族的经济互助联合组织——“长阳会”。 民国年间,还建构了以敕木山顶汤夫人殿为主庙,以“六保”村庙为分庙的完整的汤夫人信仰祭祀圈。凡逢旱灾,必联合举行抬汤夫人神像巡游“六保”畲村之盛大求雨仪式。倘遇火灾、“土匪”抢劫等重大灾难时,畲民们则于敕木山顶鸣枪通告、相互声援。此外,“六保”内部因长期的通婚、收养、或宗族分迁等关系,又具有血缘或虚拟血缘及姻缘关系。至今畲民们仍通过“六保”的民俗语汇和相互密切的礼物流动,保留和延续着祖辈同舟共济的历史记忆和强烈的族群认同。
鉴于“六保”的内部关系,既可从整体上,视之为一个超村落的畲族社区,也可以从结构上,视之为六个单独的畲族村落社区。以下不妨再简单地介绍各畲族村落社区概况。
惠明寺村是一个雷姓单姓畲族行政村,坐落于景宁县城东南十里处的敕木山之亚峰南泉山上,海拔630米,辖惠明寺、小坟山、岗尾、水碓坑、惠山头等5个自然村,共80户,330余人。敕木山村与惠明寺村毗邻,因位于敕木山之半山腰而得名,海拔740米,辖敕木山和九重洋两个自然村,共61户,270余人,除7户雷姓外,其余均为蓝姓。周湖村位处敕木山山脚,与惠明寺、敕木山两村毗连,距景宁县城5.5公里,辖5个自然村,共58户、230余人,以蓝雷两姓为主。东弄行政村位于敕木山之半山腰和山脚,距景宁县城约8公里,辖老村、新村、周坑等三个自然村,共94户,370余人,除三户已与畲族两代通婚的叶姓汉族以外,其余均为蓝姓畲族。双后岗村与周湖村隔鹤溪河相望,距县城3.7公里,辖两个自然村,共75户,320余人,其中64户畲族,畲族占总人口80%。旱塔村距景宁县城约2公里,辖鹤溪两岸的塔勘和旱岗两个自然村,共80户,共320余人,为蓝、雷、钟三姓畲族。
“六保”畲村,尽管具有微域生态环境差异,但亦具有更多的经济、文化共性。自明清时期先后由闽入浙拓荒定耕于敕木山区的“六保”畲民,不仅分享着共同的族群迁徙经历,历史上亦长期同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等边缘化境地。1950年代土地改革后,其生活质量虽获得质的改观,但直至1990年代末期,随着惠明茶的大规模复兴后,才先后迈入县级小康生活水准。纵观“六保”村落变迁史,文化适应始终是其变迁的动力。以下不妨以“六保”畲民对当地汉人汤夫人信仰的采借与再编码为田野案例,对此予以具体分析。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吴翔之]民俗视野中的女性话语建构——以女性禁忌民俗为例
下一篇: [郭丽锋]民俗心理与中国式悲剧的不彻底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