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晓岑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他们根据成品用途的不同,用不同的冷却介质来淬火。如用水淬火就有用白水(水中不加任何材质)淬火的,有用绿水(有青苔的水)淬火的,有用黄水(渗土的水)淬火的。硬度要求高的,则在水中加适量的盐巴,以提高淬冷能力,但要注意盐水的浓度。也有在水中加入铜粉的,用铜粉淬火能改变钢材的性质。若要得到柔软的铁器,可用油淬火,以降低淬冷能力。或多种冷却介质配合使用,如根据需要,在用油淬火后,可再加入一点牛血淬火,进行多级处理。据铁匠说,百年前,阿昌族打宝刀要用老虎的血淬火。
淬火的操作也有很多讲究,一般先对刃部进行局部淬火,锻打后,使刃部坚硬,再对刀的全身淬火。并要注意烧刀时的温度、时间、介质以及淬火的速度,使钢获得理想的淬硬层深度。对刃部淬火时,还要注意水要平静,使要淬的局部得到均匀地淬火。
当地铁匠说,阿昌刀好就好在淬火技术上,而奥妙又在当地的水质上。同一个工匠,出去打的刀就不如在当地打的刀好,就是因为水质不同。这个情况说明,貌似简单的水质这个地理因素很可能就是阿昌刀长期保持优胜地位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这种推断的另一个证据是其他地方的阿昌族也不会打铁。当然,这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后才能下结论。
在户撒一带,打镰刀或其他刀具,还有夹钢技术。据阿昌族老铁匠李生国(72岁)介绍,这种钢的两边是低碳的熟铁,中间则夹中碳的钢,但中碳的钢要露头作为刃部。这样的产品刀刃锋利、耐磨,刀背韧性好,不易拆断。老铁匠还告诉我们,中碳的钢耐磨,低碳的钢不耐磨。说明他们对夹钢的性能有明确的了解,所以能应用自如。
本次调查未见到夹钢制作过程,但汪宁生先生在早年已有详细的调查,方法是用一块长的低碳的熟铁弯成两条,夹住一块中碳的钢,反复烧红、锻打而成。铁匠说,进行夹钢时,要加一点土,再配合其他物质作为焊料,使钢与铁之间容易粘合。他们认为,加土粘性好,焊合容易。
夹钢,又称为贴钢技术,是中国汉代发明的一项工艺。云南的夹钢技术,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就有记载,如宋代的《续博物志》说南诏的郁刀“刀剑以柔铁为茎干,不可纯用钢,纯钢不折则缺。”现在这种技术却在阿昌族中保留下来,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阿昌族还懂得对钢表面进行渗碳处理,使表面硬,但心部软,这样,刀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刀背仍保持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不易拆断。从而达到“表硬里韧”的性能要求。渗碳过程中,当把钢材放到火上烧时,有时也要撒一把食盐到已烧红的钢上,再反复进行锻打。铁匠说,这样做可以把钢中的渣子挤除,使铁质精纯。
据调查所见,阿昌铁匠都能娴熟地进行各种钢材的热处理操作,但能回答相关金属学知识的却极少见,这正是他们的技术主要是一种代代传承的经验技术的反映。
5 里蛮呆村的装饰工艺
以上在新寨等村打好的刀子,本村并不装饰。通常是刀具被里蛮呆村的村民买走,进行刀具装饰等后期制作。
里蛮呆村位于户撒中部,有93户人家,500多人,这里的人家都不打铁,而是世代都以刀具的装饰为业,并形成一户一品的特色。从器物来看,如有专做刀鞘的;有专做安装刀柄的,有专做刀具的“景颇摆”。从材质来看,有专做银饰品的;有专做黄铜饰品或白铜饰品的;也有专做铝饰品的。特别以银饰工艺最为著名,有些搞刀具装饰的人家,已成为当地的专业大户,名声远播省外。
安装刀柄、刀鞘,长刀装饰往往用铜、银等金属材料,短刀则用金属材料或牛角柄。并凿上或刻上各种花纹,为求器物精美,棱角鲜锐,阿昌族很少用模具出器物的形状,而是直接凿打出花纹。复杂的装饰,往往有十多道工序,这些工序在技术上或艺术上都有一定的要求。
例如专门做银鞘的大户李成应家,全家人有多种分工,有刻花的、有描线的、有嵌字的、有缠丝线的。所做的最高级的一种银鞘刀具,花纹极为富丽,每把可卖600多元,可获利100多元,这种刀,他家每月可打40~50把,多由当地官员订做。另一家专做铜鞘的,则有裁铜片、凿图等工作。装饰工作属精细活,不需要费很大的力气,由于器物的装饰工作是细工活,女人也可以参与,这是与其他村寨很不同的特点。很多人家,男男女女一齐上,进行各种刀具的装饰工作。
工匠们喜欢在刀鞘上镌刻“龙飞凤舞”、“猛虎长啸”、“东方日出”等风格多样的图案,并对刀柄精心镶嵌装饰。经过装饰后,户撒刀的加工才算正式完成,刀具变得十分精美,图案繁多。如刀柄就有各种鱼尾把、十字花、寿字花等,全部用手工凿出,在银的质地衬托下,闪闪发光,极尽图案变化之妙。
里蛮呆村是户撒刀加工的终点站,以后外地客商直接从这里把户撒刀买走,所以,村民还充当与外界做生意的角色,他们不仅是阿昌族中有技艺的工匠,也是真正的商人,比较见多识广,观念也显得要现代一些。这里出产的户撒刀有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刀。现在根据市场需要,能生产匕首、长刀、景颇刀、藏刀、维吾尔族刀等120多个品种,远销西藏、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省区及缅甸、泰国、印度等国。
里蛮呆村除进行阿昌刀的装饰加工外,也有专门银匠制作各种生活用银器,这在40多年前的调查中也有反映[3]。该村有些银匠在德宏州很有名,产品有各种银饰品,如项圈、手镯、耳环、烟盒等。这些银制品品种多,精致美观,深受滇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
6 海南寨的铁犁制作
海南寨专做铁犁。这是我们在户撒坝见到的惟一铸铁器。据说过去还有铸造三足架的,但此次调查未见。
海南寨有35户人家,过去做铁犁的人家较多,建国前几乎家家都铸犁铧,1958年民族调查时仍有8盘炉子,汪先生调查时只有3盘炉子。近年来做犁的成本高而价钱逐渐降低,现在只剩下5户人家做犁了,需要1盘炉子即可。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冯骥才]让灿烂的口头文学永远相传下去
下一篇: [王焰安]桃文化略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