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悠久的马街书会,
它承载着民间曲艺的光荣与梦想,投射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图为马街书会上的说书艺人。甘在斌 摄(人民图片)
河南宝丰县城南7.5公里,有一个叫做“马街”的地方。每年正月十三,来自河南各地以及安徽、河北、山东等地成百上千的民间曲艺艺人汇聚马街,说书会友,献艺交流,自发形成“马街书会”。书会上,演出的河南坠子、凤阳花鼓、四川清音、山东快书等民间曲艺种类繁多,观众动辄10万人以上,影响辐射周边数百公里。根据马街村火神庙及广延寺碑刻记载,马街书会可追溯到元延祐年间。
2006年5月,该民俗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绵延近700年而不衰的马街书会,可称得上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大奇观。
初夏马街。穿过牌坊石桥,路没了,再往前是300亩麦地。风吹过,仿佛听见鼓板弦梆,咿呀弹唱;定睛看,满目却是青苗抽穗,麦浪翻腾。
就是这块麦地,700年来,数不清多少辈艺人,每年的正月十三,都是在这里度过。天南海北的艺人,不论阴晴雨雪,负鼓抱琴,云集到此。哼唱着赶来,哼唱着离去。几天之间,如平地卷起一场梦幻,唱者自醉,听者自迷。
“疯子”和“傻子”的节日
河南人常说,唱戏的是疯子,听戏的是傻子。不理解马街的人总是追问,一块普普通通的麦秸地,有什么魔力,让祖祖辈辈唱到疯、听到傻,700年仍魅力不减?
之所以是个谜,是因为问者不是疯子,也不是傻子。他理解不了“疯子”和“傻子”的节日。
那一天,说唱艺人傍河坡、凑土岗、趟麦地、上田埂,摆开架式、支起摊子,天为幕、地为台,一二结伴,三五拉帮,板一敲,弦一拨,鼓一拍,梆一打,这就开腔说唱。人潮从四方涌来,呼朋引伴、扶老携幼、不绝于途。正月十三正式“亮书”待沽,后面三天正场,三天偏场。七天时光,弦子拉断,嗓子唱哑,只为轰然叫好,掌声一片。七天时光,颠倒梦幻,沉迷痴狂。
然后戏散了,各自归去,耕田养家,脑海里一年余音缭绕,渴盼来年再会。尘俗里,百姓找到他们最简单的快乐。
马街人站在台下幕后,张罗着这场梦,操持着尘俗里的快乐。马街人是不过年的,只过十三,正月十三才是“年”。艺人到马街,虽然素不相识,但家家抢着往家接,尽管吃、尽管住,再穷家里都有客。马街人实在太爱戏,没人会唱,可没人不爱听。世上事总是这样,越爱,越听不成,马街人没那个福气。
马街人张满堂的老母亲86了,一辈子为马街会,馍不知蒸过多少笼,菜不知炒过多少锅,戏却没听几回,顾不上。村里有个李天乙,屋子小,艺人满到没处下脚。侄子八九岁,打远处赶来听戏,当叔的只能陪他烤一夜火。孩子回去学嘴:“再不上俺叔家了,他家赶黑儿不兴睡。”
8年来,张满堂为书会散尽自个家财,接着散儿子的。他访艺人,找专家,录唱段,办擂台会,骑摩托全省跑了几万公里,为的是找个方子,让马街会续上香火,长盛不衰。他忘不了儿时一个梦,人墙里锣鼓梆子嘡啷响,而大人的腿里三层外三层,如一片黑压压的林子,他怎么也挤不进。
开腔就是亲人
人不亲行亲。虽然荒郊野外是马街书会七百年不散的会场,客人是十余省迢迢赶来的艺人与听众,但陌生疏离不属于这里。在马街,开腔就是亲人。因为梦不陌生,梦是人们灵魂相距最近的地方。
有个老艺人李捧,年年来马街,远近都爱听她的《罗鞋记》。老太太61岁查出癌症,她只一个心愿:“我还想回马街看看,还想挨家去坐坐,还想去马街住几天,吃吃马街的饭。”2010年,老头开着三轮,老太太坐在车后,最后看一眼马街。走的时候,她没敢回头。过路人都纳闷:“这是谁家老太太?坐三轮后头,一路哭过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人民日报 2012-06-14 10:06:18
【本文责编:CFNEditor】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 寻找东丰台年画
下一篇: [杨金杰]戏剧的活化石:关索戏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