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覃乃昌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如果从曲调唱腔来划分,《嘹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哈嘹”,即以第一乐句句末、首句歌词衬词“哈嘹”来划分,此曲高亢、激越、悠扬。第二种是“嘶咯嘹”,以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第二句歌词和第四句歌词的衬词“嘶咯”来划分(引歌句除外),此曲高亢、激越、自由、抒情。第三种是“的喀嘹”,以引歌乐句、衬词“的喀”来划分,此曲自由、抒情。
《嘹歌》中最有震撼力的是《欢贼》即《兵歌》。《欢贼》在过去出版发行的书刊中均翻译为《贼歌》,我们认为是不确切的。“欢”意即“歌谣”,“贼”(caek)在壮语中为“纹刺”“捅戳”或“行武”,此指“刺纹的兵勇”。因古时入伍兵士必须在手臂或面上刺纹为号,表明其为持刀枪剑戟的勇士,壮语习惯称之为caek,并以近音汉字“贼”记之。诚然,由于过去兵匪不分,此称亦有汉字“贼”的含义。但《嘹歌》中的“贼”(caek)本意是指“兵”。如在《壮族麽经布洛陀》中就有“仗贼”即“武匠”;“贼京”即朝廷“京兵”;“贼客”即州府“官兵”。《嘹歌》中还有“贼某(猛)”,指广西田州土官岑猛的土兵;“贼乙(骥)”、“贼蛮”即田州土官头目黄骥、李蛮率领的兵丁。因此,《贼歌》应译为《兵歌》,意为“兵事乱世之歌”。本研究系列由于作者较多,在行文中还保持原来的译法,没有来得及改过来,请读者见谅。
《兵歌》讲述世上战乱,兵匪不分,人们不得太平。《兵歌》流传的地区很广,以平果为中心,上到右江的田东、田阳、百色等县,下到武鸣县,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巴马、大化(县、自治县)都有传唱。从所反映的内容来看,主要描述明朝弘治至嘉靖年间(1488~1566年)发生的战乱,重点是叙述王守仁平定“思田之乱”(即卢苏、王受聚众叛乱)后接着又征调田州、思恩两府土目的土兵征剿八寨壮瑶人民起义的事件,是一部反对土司间的兼并战争及封建王朝镇压人民的战争的作品。
《兵歌》运用抒情手法来叙事抒情。它描写一对经过试歌的恋人,正准备赶圩进店、备礼完婚,不料风云突变,烽烟四起,土官奉命征兵出战。时值荒年乱世,灾害频仍,加上青黄不接,劳力不足,百姓对征战甚感厌恶,特别是这对热恋中男女主人翁,尤感离肠寸断,无奈父亲是十三村弄的头人,迫于名分,身不由己,只好忍痛出征。在艰难跋涉到达前线后(歌中多次提到八寨、周安、古蓬,这些地名在今马山、忻城、上林县交界处),时值夏秋之交,苦雨连绵,在深山峡谷中,双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伤亡惨重,正打得难解难分之际,土官突然奉命罢兵息战,缴械还乡。还乡路上无粮无饷,为活命卖去头上帽身上衣,仍然难得一饱,最后靠野菜充饥,才捡回一条命。回到家乡之后,经过一番寻访、试探和解释,这对被战祸拆散的恋人,终于冲破困难,跳墙相会。
《三月歌》是《嘹歌》的重要长歌。它像一幅壮家的游春风俗画,又像一首农家春日的田园诗。它描写初春时节,壮家青年结伴来到青山旁、泉水边、树荫下、花丛中,采鲜花、摘嫩笋、拾蕨菜、找“北满”(一种可做菜的藤本植物)的欢乐景象。当人们留连忘返之际,春雨喜降,雨水入田,紧张繁忙的春耕季节来到了,人们纷纷赶回家中,修农具、运肥料、犁田地、播种育秧。紧张的劳动,更激起人们歌唱的热情,他们边春耕,边唱歌,一直唱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
《建房歌》是劳动的赞美诗,是一部生活气十分浓郁的专门描述壮族建筑干栏式房屋的长歌。它记述了一男青年帮助女恋人建筑新房的过程,从巡山伐木,买牛踩泥,打砖烧瓦,平基安磉,立柱架梁,盖瓦开窗,一直到新房落成,搬进新居。
《献歌》是一部追求婚姻自由的赞歌,它描写一对自幼被父母包办的童婚青年,路上相遇,邀唱《献歌》,通过互相赞美、互表爱慕,几经交往,产生爱情。不料事情暴露,既受世俗非议,又遭家人打骂,甚至送官府治罪,带枷游街。但是,对于追求婚姻自主的人,这些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初衷。他们千方百计与家庭抗争,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卖牛赎身,终成眷属,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嘹歌》具有突出的民族艺术特色。
其一是抒情性。几套长歌中都不是以叙事为主,而是以抒情来达意。如《贼歌》叙述一对恋人在战乱中的悲欢离合,但从头到尾都是通过男女对唱来表现。全歌充满悲怨,从抒唱中人们了解到所发生的事情和品味到人物的喜怒哀乐。民歌手运用抒情手法来叙事抒情,手法高超。
其二是语言的艺术性。《嘹歌》从头到尾都用五言四句的壮族民歌传唱,在男女对唱中语言朴实、凝炼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比喻形象生动。通篇运用五言体,有古歌谣的风格,但并不古奥艰涩,而是琅琅上口,易唱易听。在抒唱三月的风物时,一草一物都有名有目,体现它的丰富性,也体现它的多彩性。每句山歌都沾上泥土气息,这在壮族民歌中也是少见的。据统计,《嘹歌》中的树名、草名、花名、果名不下数百种,展现了壮族文学的奇光异彩。例如比喻的运用生动贴切:
男:火灰盖火留火炭, 女:火灰盖火留火炭,
灰堆火炭暗中燃; 不用风吹火自烧;
我俩如同灰里火, 见哥走进妹门槛,
见风烧红半个天。 心红好似火烧天!
《嘹歌》处处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形象性,例如描述留恋情人的心情:
骑马过草地, 举鞭又见妹,
不走扬鞭枝; 手软空恨马扬蹄。
又如对战争残酷性的描写:
砍人像砍芭蕉树, 有的人头像葫芦,
戳人像戳芭蕉蔸; 半浮半沉江面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雷秀武]试论黔东南苗族图腾问题
下一篇: [柳叶]悲情拉花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