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建世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二、兴盛:布拖彝族银饰工艺的活态流变

  (一)产品的生产经营

  现在布拖彝族银匠基本上都是开一个小店铺,一个人单干或一家(夫妻、父子、兄弟)几个人一起干活,极少数是两三个朋友合伙来做的。他们将银饰直接卖给消费者(基本上都是当地彝族群众),或来料加工,没有中间的商业流通环节,形成了十分密切的共生关系。佩戴银饰风气的盛行,需求的增加,直接导致了银匠数量的增加。以前凉山彝族银匠主要在农村,具有分散、流动的特点。改革开放后,凉山彝族银匠逐渐迁到县城和一些乡镇,并慢慢定居下来。2005年,布拖县城有19家银匠,2014年达到28家,增加了47%。银匠流向县城和一些乡镇并定居下来的动因,除受到农民工进城、户籍管理的放松及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外,最主要的是城镇交通比农村方便,辐射面大,市场大、好赚钱,更适合银匠发展。

  银饰的主要原料为银子。2006年笔者调查时看到,凉山彝族银匠所用的银子,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前传下来的银锭及旧银饰(银器)。现在,布拖的银匠已经基本不用银锭了,主要从外地购买银子。银匠购买银子的方式很灵活,都有自己认识的批发银子的生意人。做银子生意的小老板又从大老板那里批发,大老板则在国家的白银交易市场上购买。因此,白银交易市场银价的变化对现在布拖的银匠、银饰消费者的影响超过以前。

  对银饰制作技艺的工具和加工技术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现代技术。银饰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主要为锤揲、模压成型、錾刻、镂空、掐丝、镶嵌、焊接、酸洗等方法。2006年以来,布拖银饰制作技艺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是工具方面,在皮老虎代替口吹铜管的基础上,现在还采用液化气罐作燃料焊接和烧红银子;第二是工序方面,加工银饰需要量最大的是银片和银丝,现在布拖银匠自己已很少加工了,大多直接购买,虽然略微贵一点,但省工不少,提高了效率;第三是模压成型技术,用钢模将银片压出基本的图案,再进一步手工加工,是很多地方普遍采用的加工技术,可以节约用工,提高效率。有一位银匠多次到成都、北京等地参加银饰制品展出等活动,逐渐对模压成型技术有了深入了解。2015年,他自己精心制作出布拖彝族银饰图案的样品,在成都找到了永康雕刻厂加工钢模,第一个引进了模压成型技术。对布拖彝族银饰工艺而言,这是一个重大变化。

  1993年版的《布拖县志》记载:“布拖彝族好打扮,以戴金银为贵。青年女子佩领牌、领饰、领扣、耳环;老年妇女佩戴手镯、戒指、头饰;男子缀满银排扣的紧身黑衣缎。”在20世纪90年代,银排扣或铜扣,大的每扣用一两银或铜铸成。银胸挂,布拖彝族称“土乃呷”,用纯银打制,长约二至三尺,重者达一斤多,轻者也不少于八两。在1990年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彝族服饰》中,有布拖彝族银饰图片,银饰的种类与现在的相比差别不大,但造型小而轻,图案也简单多了。例如,银排扣是布拖彝族佩戴最普遍、最具特色的一种银饰。当时大的一颗银排扣用银一两,全套九颗也就九两。但在2014年笔者调查时,银匠说一套银排扣最好卖的是二三斤重的,大的一般三斤多。在西溪河火把节上还看到有人佩戴的银排扣重达五斤。总体上看,银排扣的重量大约是90年代的三倍。又如银胸挂,即“土乃呷”,在90年代重的有一斤多,是用银链将不同造型的银饰件(多为片状)串连吊在胸前,饰件少,也比较简单。现在的胸挂不仅胸前的饰件又大又多,大多都垂到腿部了,而且肩部、背部都有银饰件,重量也大大增加。笔者调查中见到过一套正在出售的银胸挂,重13.5斤,售价4.6万元。现在,年轻女子的全套盛装,银饰可达二十斤,银饰变大、变重、变多、造型图案更复杂是这二十多年的发展趋势。

  出于人类创新的天性和其他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电视普及后各种图像的影响,工匠们总是在点点滴滴地不断创新。某个银匠创新的造型、图案被人们广泛接受,自然会促进自己的销售,这也是银匠们创新的动力。一旦某种造型、图案被人们接受,其他银匠会模仿加工,使得这种造型、图案逐渐流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银帽是在布帽边上缝缀一些银片。后来银片围帽子连成一圈,下面还加了吊坠。银帽也逐渐增加为两层、三层。近几年在银帽的顶上又增加了四条口衔银球的银龙。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充满了创新、借用、改造、变形等变化。这些变化被纳入当地银饰图案、造型的整体结构之中,使得银饰的图案、造型发生变化,但还是能够看出是当地的产品。只要银饰还是当地彝族对内认同、对外区分的标识,无论其造型、图案如何改变,都会呈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

  (二)产品消费

  布拖彝族的服装可分为便装和盛装两大类。便装是平常穿的衣服,日常生活中有少数人会戴一些小件的银饰,如耳坠、戒指、领饰、银衣扣等,可算便装。盛装除彝族衣裙外,包括银帽、大型银胸挂、领饰及银排扣,耳坠、戒指。穿着盛装者多为年轻女子,少数为小女孩。男子的盛装是在彝族上衣上缝有一套银排扣,少数还有银领饰。盛装主要在节日(特别是火把节)、丧礼(限于喜丧)、婚礼上穿。据老人们说以前(20世纪80-90年代)戴银饰的人没现在多,佩戴的银饰也没有现在多。

  在2014年布拖县的火把节,全县统一放假七天,由布拖县的五个片区政府主办火把节活动,活动内容大同小异。7月21日,拖觉(片区)政府组织举办了火把节,地点设在拖觉镇边的赛场内,有斗牛、斗羊、选美等活动。赛场四周的山上全是各地来观看的人群,人很多,场面也很大。拖觉镇的街道上也聚满了人,十分拥挤。不管是赛场上,还是街道上的人群中到处都夹杂着穿盛装的人。赛场上有四五个穿盛装的女子在参加选美,而大多数穿盛装的女子则是在拖觉街上行走(估计有三四十个),非常醒目,满身银饰在阳光下十分耀眼。有的是一个人走动,有的是两三个、四五个、七八个成群行走,也有的站在路边休息。部分着全套盛装的女子旁边还会有专人协助,帮助拿银帽、抬衣裙等。由于全套盛装很沉重,女子们行动缓慢,经常需用双手扶着银帽,走走停停。除少数穿全套盛装的女子外,大部分成年男女、小孩都穿一般盛装(比全套盛装少点银饰)。这样的人很多,随处都是。

  凉山彝族的习俗,丧礼比婚礼隆重;如果是喜丧,则要穿盛装。2013年12月12日,布拖县安洛古村黑惹家支73岁高龄的乌各(化名)老人去世。70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为喜丧,喜丧可以办得热闹、喜气。作为主办人家的黑惹家支的儿媳妇,未出嫁的女儿,都可穿盛装参加丧礼。丧礼这一天专门穿盛装的人员共有三类:第一类,本家支内的小男孩,共18人,大的有十几岁,小的只有六七岁,他们均穿着彝族服装,佩戴银衣扣、银领饰(部分人戴)和武士带,主要职责是排队到村口迎接客人;第二类由本家支的未婚少女组成,大的不到二十岁,最小的七八岁,共有9人,她们均穿着彝族衣裙,佩戴银领饰、银衣扣,手端彝族酒杯,主要职责是为客人敬酒;第三类由本家支的媳妇们组成,共25人,她们身穿全套盛装(包括银帽、耳坠、银领饰、银衣扣、大型银胸挂),主要职责是迎接客人。这些妇女佩戴的银饰又多又大,全身银饰加起来有十多斤、二十斤重。几十个满身银饰的妇女在一起,走起路来叮叮当当,清脆悦耳,非常漂亮、气派,也很壮观。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钱购买银饰,也越来越看重银饰佩戴习俗。人们看重银饰,喜欢银饰,愿意为其投入金钱和情感,这是银饰或者说银饰制作技艺的生命力,也是其发展变化的基本推动力量,并决定其变化的方向。由于银饰是对内认同、对外区分的标识,特色鲜明,布拖彝族群众基本只购买、佩戴本地特色的银饰,银匠们也基本只生产本地特色的银饰。生产与消费的共生关系,形成了基本封闭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银饰工艺在原料、银饰的种类、造型、图案等方面都不断变化,但没有改变方向,一直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变味。

  布拖彝族的银饰制作技艺成为省级、国家级“非遗”后,受到了自上而下的“非遗”保护工程的影响。这项制作技艺,还认定了省级、国家级传承人,每年按规定给他们补助。随着宣传报道的增多,以及到成都、北京等外地展出机会的增多,其影响越来越大。布拖县政府对银饰工艺更为重视,在政府每年组织的火把节上,佩戴银饰的盛装表演和选美比赛必不可少。另外,布拖县还成立了银饰协会,在县城打造了银匠一条街,免费为银匠店铺制作统一的匾牌。这些保护力量,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非遗”保护工程的力量与传统银饰工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它们相互配合促进了布拖彝族银饰工艺的保护、发展和兴盛。

  综上,布拖彝族银饰的生产经营在扩大,消费也很兴旺,布拖彝族银饰工艺虽然也在不断变化,但其核心部分没有发生方向性、根本性变化,一直保持有自己的特色或风格,是一种兴盛的传统工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寻访“文化小山村”的纳西族歌者

下一篇[周帆 黄守斌]侗戏——柔性的力量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