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 几部“重量级”家谱

  “吾族肇自汉裔赐姓今姓世居赵代及山左兖州至晋永嘉和仲公南渡……”这是《笪氏抄谱》残本的开篇语。竖排字体,工楷抄录,北京“荣宝斋”双线装帧。这部珍贵的残本是央视编导笪远怀的祖父笪教文于清光绪三十二年抄录的,目前由市图书馆珍藏。

  笪远怀祖籍镇江,他是我国老一辈著名影视工作者,自上世纪50年代起活跃在电视界,是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58年)的主演、我国最早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之一、中央电视台外景基地“唐城”的创始人,导演并监制了许多电视剧。

  虽说祖传家谱理应一代代传下去,但笪远怀觉得,与其将家谱深藏于家束之高阁,不如捐赠给家乡的公共藏书机构,既可供学者研究,也可方便笪姓后人查询。一个偶然的机会,笪远怀在网络上辗转联系到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便有心来镇亲自赠予。

  细心的笪远怀请北京“荣宝斋”将《笪氏抄谱》残本精心装帧,用纸盒装好,于2008年专程来到市图书馆捐赠。

  轻轻翻开残存52页的《笪氏抄谱》,每页8行、每行18字的正楷堪比印刷版本。内有笪重光康熙六年序,略记笪氏起源,历代的世系、重要事件及迁徙状况。次有万历间颜素所撰《明待赠西桥笪先生墓志铭》,记录了开明代笪氏科举盛况之先的笪鸠的身世。次有咸丰六年笪立珍附记二则。又有笪氏总系图一份。

  就数量而言,我市公共藏书机构存谱较少。由于家谱不能再生的特殊性,加上老谱原版收购途径有限,为了满足读者研究镇江名人的需求,市图书馆想方设法复印了《京江张氏家乘》(张玉书)、《京江柳氏宗谱》(柳诒徵)、《京口草巷茅氏宗谱》(茅以升)及《丹徒唐氏族谱》、《冯氏支谱》等,这些都是目前图书馆馆藏的“重量级”家谱。

  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家族的《京口草巷茅氏宗谱》共十册,列有谱序、凡例、目录、诰勅及旌表、世系、谱图、行述与事传、宗祠、祭祀(宗约、祠规)、家训族规等。范围之广,堪称为家族史的百科全书。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部《润东崇贤里王氏族谱》。这是我市退休干部王兴邦多方调查考证、耗时数年搜集整理后捐赠给市图书馆的。谱中表明这支王氏祖先可一直追溯到周灵王太子晋(公元前571年)。秦汉以后王氏分为太原、瑯琊两派,崇贤里王氏系太原王威公一派。此后经历朝繁衍,生生不息,王氏家族流布天下,其间鸿儒硕辅,代不乏人。而崇贤里王氏家谱也于南宋绍兴、元大德、明永乐、嘉靖、万历累经修续,入清以至于民国三百余年间,修补更是多达七次,形成了民国十四修《崇贤里王氏族谱》四十四卷,足见崇贤里王氏家族人丁之兴旺,以及他们对于宗族历史之重视。

  ■ 家谱研究有文史价值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是古人血统的证明,也是进行官爵、财产的继承、宗族权力分配的依据;同时是人们对家族历史所作的记录,对家族成员进行敬天法祖、忠义孝悌、贞节柔顺等封建伦理的教育、宣传的重要记录。

  家谱既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有不可替代的文史价值,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研究家庭道德、家族制度、经济史、人口问题、历史人物传记、地方史志资料、华侨史等,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而外,家谱还能提供有关古代妇女、古代伦理道德、遗传学、人才学等多方面的史料。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因为是一族一家的记录,除家族中的名宦名流之外,谱牒的一般内容多不为正史所载,却因此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地方史料。

  比如《明史·神宗传》中记载万历十六年(1588年)“山东、陕西、河南及南畿、浙江并大饥疫”,镇江就在南畿(南直隶)辖境内,通过查询《京江张氏家乘》,就可了解到镇江旱区的严重情状及张家倾力赈灾的善举。

  又如《京口草巷茅氏宗谱》记载,正德十五年(1520年)明武宗巡幸镇江,十六世祖茅坚受地方官府之邀管理财务开支:时供亿日费几万金,驻跸一十八朝。有司兢兢,唯恐其后死。府君事无巨细,罔不从容克举,郡守以下获免罪戾。回銮之日,所费才不及三分之一,而羡金大倍之,且出入锱铢不爽,郡守甚义之。据此可以了解到,茅以升嫡系十六世祖茅坚在明武宗南巡时参与地方接待工作,并出色完成了任务。

  家谱对于家族寻根问源更是起到了各类史料均不及的作用。如,笪姓起源说法不一,或说源于元代色目人泰不华氏,或说源于五代刘知远,或说源于回族。而在《笪氏抄谱》残本中,明确将笪氏起源上推至汉文帝之子中襄王刘焘,对六朝至唐朝的笪氏人物也有较清晰的介绍,是对以上三种说法的否定,可以视为明清时笪氏家族对其来源的一般看法。《笪氏抄谱》还记述了宋乾德乙丑(965年)笪氏南迁至建康句容县的事,有一定历史意义。

  家谱中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有格言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封建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大半内容。除此而外,家谱中还有“睦族人”、“和亲友”、“恤孤贫”以及“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淫逸”等等,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做出规定,这也是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成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金山网 2011-09-05 15:47
【本文责编:思玮】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民国文献:使用与保护的博弈

下一篇纸寿千年“良医”稀缺 山西古籍亟待修复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