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新兴壁画运动走过近30年历程的今天,恐怕谁也料想不到壁画却是处于这么一个错综复杂的境地。在对壁画一些重大问题上,出现了认识上的歧义。如对1990年代中期以来壁画情况的基本估计;壁画与建筑/环境关系的再认识;“全球化”与壁画艺术的民族性、地域性等新老问题,都成为壁画界十分关注和深沉思考的问题。

当下壁画艺术的现状

  1990年代中期壁画界还热闹了一阵子,当时,一些专业壁画家或业余壁画家经常为手中同时有几铺壁画在忙碌着,各种表现手法的壁画还是非壁画都在纷纷上墙。但几年后就渐渐变得冷静了。面对这时期扑朔迷离的现实,不同人从不同角度作出评价。有的说, 90年代中期以后,步履维艰,不景气,陷入泥淖;有的讲,在反思中走向平稳,健康、持续的发展;也有的认为,壁画正处于困惑、迷茫的十字路口,等等。众声喧哗,莫衷一是。如此之类二元对立的思路,似乎都一一显示出了些许的天真、粗糙、偏颇乃至虚幻。

  我的看法是:这时期的壁画创作是正常发展的缓慢期。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令人忧虑的事情,是应该引起正视和解决的。尽管种种原因,此间有些壁画家下了课,但是有的壁画家仍承接工程不断,手中有活可做,而值得使人增添满足感和欣慰的是,一些博览、纪念性建筑,城市广场也在选择壁画。有的大型纪念性、主题性和情节性的壁画也浮出水面。如天津抗战胜利纪念馆的《胜利进行曲》(袁运生、戴士和、胡建成等,油绘,1997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中的受难者》、《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中的反抗者》(叶武林、闫振铎,综合材技,1998-2000年),和北京中华世纪坛的《中华千秋颂》(袁运甫总体设计,彩色花岗石拼镶,1999-2000年)等大型壁画作品,以及武汉赤壁之战全景画馆的《赤壁之战》(韦尔申、宋惠民、李福来等,1999年)等全景画都是在19 90年代后期先后完成的。可以说,中华世纪坛的《中华千秋颂》为世纪末的壁画创作画上一个句号。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21世纪,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又有《海洋的交响乐》(孙景波,王颖生、袁元等,山东威海蓝天宾馆,丙烯,2002年),《绿色家园》(唐小禾、程犁、唐晖,丙烯沥粉,2001年),《海上山东》和《绿色山东》(刘斌,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木雕朱漆,2001年)等壁画作品问世。

还是寻找墙面的问题

  从北京国际航空港候机楼壁画诞生迄今已经近30年了。其实,今天我们应该探讨一些深层次的学术问题,可是壁画多年来一直受到非学术问题的干扰和纠缠,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很少摆到日程上来。如今,好像又一次的轮回,壁画家又与20多年前一样,在苦苦地寻找墙面。1990年代中期以来,壁画上墙的数目确实逐渐减少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上墙的多寡只是衡量壁画发展还是衰落的一个方面。是壁画还是非壁画一窝蜂似的往墙上装贴,那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能说明是壁画的繁荣和发展,有一些往往是垃圾。但目前的状况,也不是壁画家们所愿意看到的。究其缘由,有的认为是文化的失落,有的认为是社会问题。我在这里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壁画的市场问题。可画的墙面少了,并不等于没有墙面。据了解,每年全国各地还是或多或少有壁画上了墙的。但是,壁画的主流市场大都被有招牌的实体包揽和控制了。壁画运作的复杂性,自流的一些壁画家不愿参与工程里边的回扣、暗箱操作、“买墙面”等,所以,很少有墙面可画。本来墙面就不多,其他画种的画家也过来找墙面,这样摊到专门壁画家的墙面就所剩无几了。

  第二,建筑师的原因。建筑界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并非任何建筑/环境中都需要设置壁画。推而言之,壁画在建筑/环境中的设置不具备必然性,只有那些凭借自身力量不能满足人的文化和精神需求的建筑/环境才需要壁画。在不需要壁画的建筑/环境中硬是设置壁画,倘若不是破坏环境,至少也是画蛇添足。所以,有许多建筑师在他们的设计中不太考虑到用壁画或不想用壁画。以为在实施中技节多,审查慢,施工慢,耗资多,效果未必如意。建筑师对壁画的这种态度,使壁画家失去了许多墙面。同时,也应看到有的建筑师在环境艺术的营造中,经验还不丰富,与环境艺术家沟通的又不够,在使用壁画上信心又不足,使得有的建筑师则认为新建筑中什么都不用反而好,壁画做不好,反而破坏建筑形象,等等。

  第三,以建筑材料替代壁画。这是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在大型建筑中材料取代壁画,取代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文化的失落,其原因包括三点:一是决策人缺少文化修养;二是投资人应付市场,为了赚钱,追求利润和资金的积累,还谈不上顾及文化;三是投资人处于矛盾的心理,本想用壁画作为张扬企业形象的手段,但偏重于技术,用材料堆砌,把文化挤在一边。

  第四,壁画家心态的问题。由于这时期壁画处于的状况,导致壁画家的心态也是多种多样的。①寻墙的意识淡薄。有的壁画家功成名就,寻找墙面的意识淡薄了。守株待兔,主动出击的劲头不足了。与建筑师的往来疏远了,这样,当然得到的墙面的机会就不多了。②悲观、厌战情绪,以至退却。有的壁画家认为,现在还有什么壁画可画的,还有什么理论可探讨的,本来是学壁画专业的,却改换门庭,操起了其它的画种。有的壁画家摸爬滚打一阵子,感到壁画确实是个苦差事,也就洗手不干了。因为壁画市场运作的复杂性,伤害了一些壁画家的感情,不愿在工程里边周旋,所以也失掉一些墙面。③对于有没有壁画可画都无所谓。在壁画创作处于潮涨时期,有许多画家是其它画种客串过来的。如今潮水退落了,他们抱着有墙就画一下,没有墙也无所谓,可退回到自己以前从事的画种画点什么。这样,对壁画的发展产生一定消极的影响。处于上面种种心态的画家还是少数。抱着虔诚献身的态度,为开创我国壁画新局面的壁画家还是多数。在寻找墙面中,一批新锐的壁画家,他们年轻气盛,思维敏捷,手脚灵快,善于经营,他们抓住了一些墙面,创作出一批佳作,促进了我国壁画正常的持续发展。

  我们找出问题,提出问题,要根治这些结症和顽症,就是继续前进的起点。我有点滴漏见如下:

  其一,比较大型的公共艺术——壁画群,基本都是政府行为,指望企业家、商人投资兴建只是极少数。所以,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建筑界要积极营造一种重视壁画艺术的新局面,以便为壁画家提供更多的墙面。

  其二,要寻找墙面,求壁画存在,搞学术研究,抓信息很重要,这如同战争中的军事情报一般。其三,我们要改变观念,融入市场,有竞争的意识。但壁画家要讲职业道德。

开展对一些学术问题的深入讨论

  这里只谈一个问题,对壁画与建筑/环境关系的再思考。这个问题也是壁画界谈论最多的话题。对于壁画的理论有些观点达成了共识,但也有的观点存在着悖论。譬如,有的壁画家提出了“壁画与建筑关系的再认识”的质疑“壁画必须与环境协调吗?”对于壁画与建筑/环境协调的立论,建筑师、壁画家大都已基本认可。进入1990年代以来,壁画艺术被提升为环境艺术的高度。壁画是一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艺术。20世纪末21世纪初,对壁画的创作及其发展取向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这些新观点,是与壁画家观念的变化和发展不无关系的。有的论者说,90年代以来,壁画创作的发展趋势是离建筑愈来愈近,离绘画愈来愈远。这不仅是已经出现的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有的论者讲,今后的壁画创作应该是系统地有序地进行。可以说,壁画作品数量不会太多,但质量会越来越好,风格形式更为多样。也有些壁画与建筑结合得更加密切,干脆成为建筑结构的有机构件或装饰。而有的论者也谈到,壁画对建筑而言,有配合服从的一面,但如果只看到这种关系,就很容易降低壁画本身的作用,忘掉它的功能,从而削弱了壁画的主体意识。其结果就会使壁画变成仅仅是建筑的装饰和附庸。还有的论者认为,过去大都围绕着环境来谈,壁画家总是围着建筑/环境兜圈子。补壁填空并不是壁画家固有天职,应该有自己的一方领地,来构建一个艺术的新空间。壁画为什么只能适应,改善环境,而不能创造环境呢?相信某一日壁画会走出这一步,那时每一位壁画家都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自由地去做梦,去构想。还有的论者认为,我们应该策划一些独立的大型壁画群工程。一反过去先有建筑再用壁画进行装修的做法。这是为了画壁画而建造的建筑载体。壁画家可以彻底实现自己的壁画理念,在壁画中尽情亲近自己的栖身其中的社会现实,赋予深层的人文关怀,纳入多类的题材、情调、风格,增强原创力度,为尽量多的平民百姓提供艺术鉴赏的资源,而不必受建筑环境因素的太多制约,等等。凡此种种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无疑对新世纪的壁画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想明天,抓机迂,寻到墙面,才有壁画家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否则,一切将沦为空谈。

  于美成 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上一篇盘点早期留法画家,他们缘何成市场上的绩优股?

下一篇刘思伟:林子平的水墨历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