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第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于2009年12月5日盛大召开。据官方报道,这届摄影节是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摄影节主题为“在场与再现”,分为学术展和开放展,学术展由来自中、英、法、美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摄影家的作品组成,共计5000多件。特别设立的开放展是本届的特色之一,也是本届展览的重大改革,展览安排在文化馆和图书馆,向普通民众开放,使热爱摄影的人都有机会参与这样的大展。

相较其他摄影节而言,连州摄影节坚持高端、纯粹的定位,注重展览的专业性、先锋性和前卫性,力求办成一个学术性比较强的摄影展。

此外,海外媒体见面会也是本次展览的重大举措,目的在于使参展摄影师有机会得到海外重要媒体的关注和推介,也是借此机会对外宣传连州摄影节。

当然,这样一个大型展览的闪光点并非以上陈述的几点,从策展方案、作品质量、关注问题等方面,本届展览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实际上,本次展览的真正意义在于:聚焦新闻摄影,引发了一些有意义、值得探讨的问题,引起更多人对新闻摄影发展前景的关注和反思。

新闻摄影,还能走多远?

在筹备展览过程中,策展团队根据世界摄影发展现状,将展览主题确定为“在场与再现”,以新闻摄影为主。当前,在全球背景下,“新闻摄影已死”这样的说法绝非危言耸听。首先,就新闻摄影本身发展而言,由于深受互联网、新媒体等传播方式的严重冲击,整个行业呈萧条之势,专业新闻摄影人生存面临威胁。根据策展人罗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介绍,在新闻摄影诞生地的西方,从业人员失业率连年增加,有些媒体甚至都没有专门的新闻摄影人员。

时至今日,新闻传播途径和行业结构都与以前不同,普通大众参与到拍摄队伍中来,每个人都能通过相机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形成了“全民摄影时代”,这种局面模糊了新闻摄影的界限,摄影更趋于通俗化和大众化。

再者,从摄影史来看,新闻摄影历来就是摄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都有一批具有社会、历史、文化价值的作品。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社会的巨大变革和飞跃发展都积累了大量素材,但我们的新闻摄影还做得不够,摄影公共性和社会性表达依旧存在空白。

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策展人将本届展览聚焦于新闻摄影,希望借展览机会,找回影像、图片的传播力量,发掘图片和新闻、图片与社会的关系。对新闻摄影进行梳理和思考,探讨新闻摄影如何向前发展?对此,本届展览的策展人从多视角、多个切入点阐释了自己对新闻摄影的理解。

总策展人陈卫星认为,“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并不表明新闻摄影没有存在的价值,与此相反,它们对于人类认知世界的影响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当前的发展局面给专业摄影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拍出真正能够打动人的作品,使新闻摄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转型期的艺术中。

而本届展览研讨会的学术主持鲍昆则从新闻摄影面对的问题入手,希望本次展览不仅引发人们对这一职业的重新认识,更要提出新的问题和思考。例如,专业新闻摄影在全民摄影时代还有什么优势?影像新闻的传播新路径?影像新闻的形态有何变化趋势?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素质要求是什么?

面临新闻摄影不景气的现状,本届展览目的在于呈现状态、提出问题,策展人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新闻摄影还能走多远?诚如展览艺术总监段煜婷所说,“在这样的时候举办这次展览,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新闻摄影,但不要再重走老路,而是为新闻摄影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希望这次的展览只是一个开始。”

镜头有多远?

根据策展团队确定的主题和策展方案,展览设置了狭义、广义和中间层面的新闻摄影。粮仓展区为本届展览的重要展场,作品大多为传统意义的新闻摄影。展区集中展示了一批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作品,包罗了自共和国成立一直到现在各代新闻人镜头下的影像,新闻性最强,信息含量最大——不同时间的国庆盛典、氢弹爆炸成功、毛主席迎接伏罗希骆夫、审判江青、“四清”时期愤怒的民众、胡连会谈……各个时期留下的珍贵照片,串成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历史。

针对中国新闻摄影现状,策展方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媒体参展,比如《南方周末》;同时,他们还选择了一些具有先锋性、创造性和新锐意识的媒体参展,比如“新锐视觉联盟”展。这些参展媒体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问题中国”,每个事件,每则新闻背后都暴露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们比纪实性报道更具震撼力——三聚氰胺事件、烂尾楼、繁华富庶香港脚下的“笼民”、接连不断的煤窑事件、黄河沿岸的严重污染、北京近郊堆积如山的垃圾……

“问题中国”问题不断,而一组组国外摄影作品也向我们揭露了一个战乱不断、纷争不止的骚乱世界。西方著名战地记者唐·麦卡林(Don McCullin),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奔走于世界战争的前沿阵地,以充满人性的镜头,捕捉下战争场景和生活在战乱下的普通民众。1969年尼日利亚的比亚拉法内战、1971年爱尔兰共和国暴动、1971年印孟边境之乱、1976年巴以冲突、1975年的金边之战……麦卡林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哀,同时也展现了在极度恶劣环境下的人性。每一个场景、每一张面孔、每一个瞬间不仅叙述了一段历史、一次事件,也是新闻人拷问世界,拷问人类灵魂的图像记录。在看到这些作品时,我们感到的不仅是静态的摄影作品,而是内心深处的惊异和震撼。

同是表现战争与暴乱,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将焦距集中于战乱中的普通民众——死于战争中的无辜儿童,战后身体残缺的士兵,丧失儿女的妇女……而大卫·伯耐特(David Burnett)以广角镜头捕捉下动荡的现场景象——警察民众的冲突、爆炸、燃烧的情景;利奥·罗宾芬(Leo Rubinfien)则是通过镜头下的人物表情剖析经历遭遇的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创伤。

现在,一切仿佛都成为过去,都变成定格的画面,但不变的是内心深处的触动。新闻摄影捕捉的虽然只是一瞬间,但记录下的却是一件时事、一段历史、一个时代,镜头的距离虽然只有35毫米,但它却跨越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摄影师到底能走多远?

实际上,这样的盛会不仅是展示作品的机会,也是摄影人相互交流切磋的机会,面对当下新闻摄影发展的局面,展览向从业人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个摄影师到底能走多远?

前来看展的摄影师观看了前辈以及国外同行的作品后,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作品本身的震撼,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作品、自己的职业。新闻摄影是最为“直面现实”的艺术门类,首先要求的是报道的真实性,因为新闻在某种程度上仍旧承载着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各种信息,使得人们通过照片来认识事件,关注现实。

孟昭瑞从业60年,记录下了共和国成长的每一个节点,本次展览展出了部分之前未被公布的作品。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目睹没有被揭秘的故事,重新见证以往的历史。贺延光、安光系、傅拥军、张立洁和章翔鸥这些新闻工作者,抱着对职业的忠诚,以鲜明的立场和直面现实的艺术语言,构筑了公共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见证。年轻摄影师王久良绕着北京郊区,从五环到六环,前后行程大约7000多公里,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跟踪京郊各个垃圾场,拍摄下一个个令人震惊的“垃圾围城”。

展出作品不仅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对当下现实的认识和解读,还体现了摄影者的良知和态度。很多摄影师关注那些被忽略的的人群,比如矿工、农民工、残疾人等,通过新闻摄影的镜头,挖掘人的精神内涵,体现人的心态,他们向我们传达的是人性和良知。

虽然取得这些既得的成就,平心而论,国内摄影“需要检讨的地方很多”,所谓的蓬勃发展只是体现在从业人员和作品的数量上,很多作品视觉单一、思考苍白、语言说服力不够。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样化、处于转型期的社会来说,素材很多,包含丰富多样的题材,但真正能够抓住人心,打动观众的作品并不多,大多数新闻摄影记者仅仅将此作为生存的技能,对于摄影艺术的本质关注得不够,理解不深刻。对这些无时无刻都生活在新闻中的摄影师来说,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而且应该在主题思想、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真正体现出摄影的核心价值。唯有如此,作为一个新闻摄影师才能走得更远。

距离国际摄影节还有多远?

现在,连州摄影年展已经结束了,在我们总结展览收获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整个展览的不足和缺陷,以求在今后不断完善。

首先,本次展览的总体策划仍犯了当前策展人的通病——主题明确,但展出作品却以泛主题的方式削弱了主题。无论是在表达语言还是表现题材上,过于宽泛,层次过多、良莠不齐的一些外围展,使整个展览显得过于松散,偏离主题太远,失去主题展的意义。

第二,展览虽然竭力强调纯粹性和学术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又掺杂了一些质量不高的作品。这无疑影响了展览的整体质量。而就展览的研讨会而言,邀请的嘉宾包括新闻工作者、摄影师、艺术家、批评家,各自所攻方向不同,关注点各异,因此关注的话题也各不相同,无法找到契合的话题,与其他展览宣称的研讨会一样,连州摄影节的研讨会也是在一番嘈杂之后宣布结束。而一些专家对宣称“学术平等”的评奖活动也颇有微词。

第三,本届年展首开海外媒体见面会,希望进一步扩大展览的知名度,然而,虽然在宣传名单上罗列了大量国际著名摄影人和重要媒体,但真正到场出席的并不多,就连业内的专业媒体也为数不多,参观人气不旺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组织较差,有人戏谑本届展览是“有活动,无组织”,这么大一个活动,组织出现一些疏忽和不周是难免的,但有些纰漏是可以避免的。既然前期筹备都已经花费那么大、投入那么多,在最后节点只要再将工作做得仔细、问题考虑得周全些,也许展览本身会更加完备。此外,展览布置和安排也显得匆忙粗糙,很多细节做得不到位。

最后,“硬件”薄弱,路途遥远,道路不畅,路上5、6个小时,折腾得人够呛,展览配套设施和服务都不到位,很多方面都反映了这个城市对展览的准备不够。

对于热爱摄影的专业人士或者普通观众来说,参加一次摄影节除了看展会友之外,同时也感受到当地的城市面貌和风土人情,希望主办方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备。国内其他一些摄影节就是前车之鉴,如何守住连州摄影节这块牌子,打造成为真正的国际摄影节,各个方面都亟待加强。




上一篇“四大金刚”与“四大海归”评述——中国艺术与艺术家的当下处境

下一篇通过雕塑阅读城市——关于深圳城市雕塑的三个故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