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泛文化的批评和策展别再来搅局了
  
曾几何时,中国艺术界也是满怀热情的迎接所谓策展人时代的到来,可惜好景不长,还没有长大的所谓策展人群体连童年都没过完就被市场的大潮放倒了,从此策展人津津乐道的是市场而不是他们本来应该研究的学术和问题。统计一下近年来的所谓的论坛,很容易就能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策展人和批评家都非常热衷于去讨论市场的问题,而就其履历等等资料显示,这些人除了偶尔帮藏家买画和将自己策展所得拿去拍卖而获得的零星的个体化的市场经验外,一没有受过什么专业的市场知识培训,二没有常年的翔实的数据统计和系统的艺术经济学研究,真不知道那里来的勇气去面对大众讨论艺术市场,看来是既不怕愚弄大众,也从没想到要替自己说的话负责。这种非专业人士愣要做专业的事情的事件可谓比比皆是,这一个方面说明这个行业还不成熟和规范,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第二是说目前因为各种理由,社会尚没有按照常规该有的专业化素养去要求当代艺术圈。但是这样的状况还会持续多久呢?某些所谓的当代策展人还要装嫩和装无辜到什么时候呢?
  
就目前的策展和批评状况来看,从艺术本身的问题出发然后有限度发散到社会文化层中的展览是耐看且让人尊敬的。而那些投机取巧或者因为自己对艺术本来就缺少敏锐的观察和深厚的积淀的那些人,凭借特殊历史时期长久的混迹艺术圈的经历,可谓是没有功劳有苦劳也搞出那么个局面来,很多新一轮艺术家因为自身的欲求也给其面子,久而久之难免陶醉,自己都信了自己是艺术内行和点石成金的什么神仙了。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们就会无限发挥自己的泛文化周边骚扰能力,将当代艺术愈拖愈远,拿着远隔重洋的博伊斯和杜尚门徒的名片将乱搞和娱乐的招数和术语打包往视觉艺术中倾泻。究其实质,就是这样的人对当代艺术没有感情,根本也不在乎其社会形象和长远发展,而仅仅是作为其闹剧的工具,在他们眼里当代艺术是和马戏团差不多的存在。
  
所以就会看到,很多不专业的所谓策展人和批评家极其喜欢紧追一些网络流行词,自己本身也是在现实的金钱和圈子权利分层中去寻找所谓的逻辑,展览选作品和自己选问题都是流于表面,缺少真正专业和有深度的学术洞察力和前瞻性。正是这种人和现象多了,所以搞的很多会展业人士对艺术圈的一些大型会展嗤之以鼻,而那些设计创意人员也对所谓的展览布置创意感到有些滑稽,在如今这个观众的视觉经验已经获得很大扩充的时代,大众也已经不是那么好愚弄的了,除非你以当代艺术就是不规范的这样的借口厚着脸皮在那硬撑。
  
总而言之,泛文化批评和策展就像是数码失焦一般,除了能在外围泛泛而谈之外,既不能精准的把握住问题并将之具体到视觉呈现,也不能清楚的叙述视觉文化的生态现实,大多流于一般化的感性和社会化描述,结果就是观众(专业和非专业)对照视觉呈现被搞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第二种恶果就是搞的很多人鄙视不已,觉得是一群人的乱搞,只有框架没有细节。
  
薄弱的组织能力会阻止艺术向更大社会和经济体延伸
  
时下很多的大型展览都会面临经费的问题,这都几乎成了策展人的桎梏,究其原因,除了老生常谈的企业赞助免税等话题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给赞助方一个可以信赖的专业化的团队形象。时至今日,很多的大型的展览活动还处在救火队的状态,离开幕还有几个小时很多事情都还不能确定的事情比比皆是,很多之前的合约因为无人协商而搞的混乱停滞,究其本质是对合约等形式的无视和对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律和道义上的责任及自己的形象毫无概念甚至毫不在意,做事是根据自 己所谓的江湖地位去权衡利弊得失随时变卦。
  
试想,什么样的企业愿意跟一个时时都在变化、管理一片混乱、管理层意向朝令夕改的机构或者组织合作呢?企业跟艺术组织和机构在大型会展上合作,那是出于企业的特殊公关和营销需求而纳入预算编制要求效应回报的,任何的细节上出了问题,那都是会导致资产的浪费和效应的缩水。所以企业自然是希望能够跟那些组织能力强、执行效率高、品牌意识强且具有很高的责任心的艺术机构或者组织来合作,目前虽然处于对某些平台的兴趣而不得已与某些一言堂和一人忙的艺术组织在忍受中合作了,但是这种合作毫无疑问是破坏性的,只会让那些紧闭的门闭的更紧,已经敞开的门快速关闭,在一个个一次性消费案例中,企业那点超前性的赞助意识和特殊营销理念都会烟消云散,从此与艺术形同陌路。
  
而对于公众来说,缺乏适当的导引、讲解和对话机制,其买票入内后就放任自流让其自己去理解,只会迅速的把其变成动物园或者植物园的观光客,除了偶尔看到点跟自己视觉经验相匹配的艺术品与之合影留念之外,既没有获得美学上的提升,也没有知识上的收获。而这往往最终就会表现为一种挫折感,让其以后尽量少来这些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让一个没有多少艺术基础的人来自我解读艺术或者所谓的寻找策展人自己都未必知道真正意思的误读,那简直就是对观众的摧残,也是对艺术展览的不负责任。
  
当代艺术展览尤其是大型展览活动,其主题的选择、框架的确定、细节的执行都是一体化的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作为策展人必须能搭建一个专业化的团队将所有的情况交接落实好,使展览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顺畅诞生、成长并在后续的传播、讨论和研究中不断升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合理高效的开发出展览所蕴含的经济和社会能量,并能行之有效的将之幻化成实际价值,唯有如此才能将艺术活动更好的融入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大环境中,与之形成良性互动,如此社会才会更加关注艺术,也才能为艺术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上、人脉上和经济上的支持。说的直白点就是圈内人自己不能在那装嫩装无辜,厚着脸皮将混乱的现状都归于抱怨体制,而是应该尽快提高自身,将品质提上去,将手工作坊提升成现代化公司。




上一篇彭德:精神病时代的人物画

下一篇中国当代艺术的上下文与立场:谁的当代艺术? 作者: 王春辰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