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唐冠科在苏富比30多年间,足迹踏遍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习惯于在长途跋涉中捕捉市场行情,发掘优秀的拍品。他说:“如果和其他人一样长期呆在办公室里,我可能永远也只是个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跟随者。”

  “每年,我几乎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旅途上。周游各国,搜寻拍品,这就是我的工作。”1月中旬,苏富比副总裁唐冠科(Joh n L .T an cock)来到上海,细数在苏富比30多年间的工作历程,他说,“很多启示都来自旅行。在四处拜访私人收藏家的过程中,我不仅寻找到名家名作,还敏锐地嗅到了艺术市场的不同风向。”

  从1972年开始成为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一员开始,唐冠科首先在苏富比建立了当代艺术部,策划了世界上第一场当代艺术作品的专场拍卖,开创了当下如火如荼的国际当代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先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唐冠科前往日本东京苏富比拍卖行。凭借其独到的眼光,他在日本打开了原本并不被看好的印象派画作市场,使日本收藏家一度成为印象派画作最重要的追捧力量。

  唐冠科将自己职业生涯取得的成就,归功于他最热衷的旅行。

  走遍美国,带动当代艺术品拍卖风潮

  29岁的唐冠科第一次引起苏富比拍卖行的注意,是因为他的博士论文著作——一本研究著名雕塑家罗丹的书。那时,他已经在费城美术馆工作了5年。第一次接到苏富比的邀请电话,他感到十分开心:“在美术馆的工作并不是不顺心,但我必须长期呆在馆里,不能去国外四处行走——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唐冠科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就答应了苏富比的邀请,成为苏富比一员:“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苏富比最吸引我的,就是工作的灵活性。我终于可以借此机会四处走走了。”

  没想到,唐冠科进入苏富比工作后的第一次出访,就让他作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从纽约出发,在美国国内四处拜访收藏家。我首先去了当时在美国非常有名的收藏家Scull夫妇家里。”

  唐冠科说自己刚刚踏入Scull夫妇的家门,就被惊呆了。正对着厅门的地方挂着一幅巨大的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丝版网画。餐厅里、客房里、书房里,甚至连楼梯旁的墙壁上,都挂满了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越来越多的当代新兴艺术家已经开始受到大众的关注,波普艺术作品也开始普遍地出现在市场上,但古典主义的油画、雕塑和瓷器仍然是艺术拍卖市场上的主打。

  从那次旅行中,唐冠科预感到,中产阶层将会成为艺术品收藏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于是,他向苏富比纽约总部提出了建立一个当代艺术品部门的建议。1973年,苏富比纽约拍卖行进行了第一场当代艺术品拍卖,成交率高达90%以上。许多人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惊讶,而唐冠科却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他说:“当代艺术品走热,是迟早的事情。我只是先发现了这一点而已。”

  游历日本,掀起印象派画作拍卖热点

  1980年左右,唐冠科被调任日本东京,成为苏富比东京拍卖行总裁。许多西方人到日本生活初期,都会觉得十分不适应,而唐冠科却说当时自己十分兴奋:“那时候,我已经几乎游历了欧洲的所有国家,但对亚洲这块土地仍然感到十分陌生。”

  唐冠科开始在日本继续他的环游之旅。有一次,他在一家大阪市区的书店里看到许多介绍西方油画的图书和画册。他随手拿起来翻了翻,一个好心的售货员告诉他,这类图书非常畅销,往往一上架就卖得差不多了。

  “当时的苏富比东京拍卖行比较关注传统的水墨画作品。中国的,或者日本本土的水墨画一直是拍卖中的热点。”唐冠科解释,在艺术品市场中工作的人常常有这样一种误解;本土艺术家的作品总是比较受本土收藏家的追捧。这也是没有太多拍卖行会在日本进行大规模西方油画拍卖的原因。但是唐冠科觉得自己应该扭转这种思维定式:“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上已经有了巨大腾飞。同时,我在长期旅行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周游世界,迁居于其他国家。”唐冠科想,无论是从经济实力,还是从审美趣味上来看,日本人已经开始成为国际性的收藏家。而印象派作为当时艺术拍卖市场中最受欢迎的画作,应该也会引起日本人的兴趣。

  唐冠科再一次证明了,他的预感是正确的。自从他在日本苏富比的拍卖中推出印象派经典画作之后,日本的大财阀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西方经典油画。即使是在全球经济并不景气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人购买印象派作品仍然占据了苏富比同类艺术品拍卖总数字的30%到40%。

  对于这次漂亮的决策定位,唐冠科总结说:“如果和其他人一样长期呆在办公室里,我可能永远也只是个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跟随者。”唐冠科的多年旅行,培养了他对艺术品市场的敏感性:“只有走到世界各地的人群当中,我才能及时地嗅到艺术市场上的风向变化,永远做一个领航者。”

  现年63岁的唐冠科说,自己已经踏遍了全球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习惯于在长途跋涉中捕捉市场行情,发掘优秀的拍品。这些,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他故作神秘地对《第一财经日报》说:“此次中国之行,我发现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与欧美作品相比,独具特色。相对于发展滞缓的欧美当代艺术而言,它显得十分有活力。在纽约举行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专场,这一天很快就要到来了。”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篇投资油画靠“听”还是靠“看”

下一篇拍卖师眼中的深圳书画拍卖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