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2005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起飞,中国艺术市场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中国当代艺术出现井喷的势头,众所皆知的F4(方力钧,岳敏君,张晓刚,王广义)艺术天王占据了中国艺术市场的半壁江山,各大拍卖机构也呈现活跃交易的景象。进入2008年,伴随奥运效应的消失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影响,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迅速冷却和消失胜境的状况。



  一些指标性艺术家价格在危机后有大幅的调整,首先上拍作品只有先前的一半,且成交率下降20%--30%。其次,作为买家期望值的最高价也大幅下降。方力钧的代表作系列如光头系列,早期版画系列在市场缺位,而这类作品的抗跌性最强。



  如何看待2008年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态势,如何看待正在面临转型的中国当代艺术现状,如何面对变化多样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适时地调整学术战略,来迅速地转换应对机制,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空巢化



  2008年底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迅速地影响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活跃纷繁的中国当代艺术迅速出现偃旗息鼓的态势。



  随着尤伦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非赢利性机构将要撤出中国的传闻蔓延扩散,西方世界国际基金会介入和试图占据中国艺术市场的态势受到极大打压,中国当代艺术家纷纷淡出798艺术区和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等曾经风头劲出的作秀现场。当代艺术家也从被一夜捧红的明星变成黑夜乌鸦,纷纷寻找远处栖息的落脚处,寻找家园式的精神游弋状态。象F4其中的方力钧,岳敏君等纷纷去往云南丽江,大理等地,寻找理想中的世外桃园,去营造和建设另一种符合理想境界的胜地。



  二、泡沫最大化,经济利益最小化



  象张晓刚,岳敏君等当代艺术独领鳌头的艺术家,曾经创下中国拍卖和世界拍卖纪录的“大 腕”,在整个市场处于上升和腾飞阶段时,也保持着相对清醒和理智的状态,并不象某些媒体宣传造势的那样,一味地完全地由市场操控和裹胁;并且他们在艺术市场处于疯狂状态时,曾经发出“作品售出后,作品即已与艺术家失去了直接关系”的声明,证明他们拥有作为一位够得上称为“现代艺术大家”的自我警醒意识。



  而当中国艺术市场的泡沫迅速地走向破灭,走向溃败之际,曾经让全体人民看见未来经济宏观景象的“艺术股民”们,曾经的艺术市场的虚热泡沫和虚拟未来现实,则让欧美国家基金会和国外大型艺术博物馆试图介入的企图,也迅速地幻变成了各种泡影。



  国外进入富豪榜的世界顶级富人们,试图跃跃欲试进入的中国艺术市场迅速之间演化成为一种可以迅速降落的“空中烟火”,那些试图或者寻求占领中国艺术市场的国际势力和国际财团,适时理智地改变了投资策略和投资份额,紧紧压缩银根,控制住了可能变成各种泡影的投资行为。



  三、虚拟化



  在数十年前,曾经艰苦扎根,思考未来和调侃人生的“泼皮”哲学思想影响和造就了整整一代人。中国现实的残酷性,体制的不合理和官僚腐败现象,让许多热血青年选择了出国,出走,出家,然而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又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归家园。



  曾经的中国式讽刺调侃,曾经的“后文革式”嬉皮无赖哲学,曾经的百氓无聊无奈等状态,都成为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和态度。那些使得当代艺术家采用“后现代”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众生相,众生态和人生百态,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落里,借助经济行为的运作和经济杠杆的力量,呈现出一种极为强大的社会文化时尚潮流。



  一夜之间被西方意识和政治潜流操控的“大头像”,“家族像”和 “文革群像”将曾经残酷的中国政治斗争现实,中国政治斗争的严酷性和人们遭受磨难后需求补偿心理强烈地释放出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火热和当代艺术展览策展的频繁,一下子将处于非主流状态人们的心理感受,心理落差和心理补偿体验释放并达到了极致。



  而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又使得经济杠杆出现了“一头沉”的局面,中国当代艺术终于再次落入“真空”状态。而曾经的多媒体装置和行为艺术则显现出越来越大型化,综合化,跨界型特征。

  随着国家开放和国际交往的扩大,艺术家参加诸如威尼斯大展,巴塞尔艺术大展等国际大展的机遇逐渐增多,随着高科技技术手段和科技含量的增加,大空间、大体量和大制作的装置、多媒体艺术探索模式已经开始出现。行为艺术也呈现精致化和戏剧性的效果,在艺术和政治意识之间寻求出路的粗陋和毛糙制作方式,正逐渐被过滤淘汰掉。



  四、拍卖和艺术博览会的国际化



  国际上拥有传统历史的索斯比和佳士得拍卖行对艺术市场的掌控能力,中国拥有雄厚资产背景的艺术机构和艺术拍卖行介入艺术市场的操作,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公益机构介入和参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运作和市场运营中,开始出现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和未来发展态势。



  原来艺术家个人参与艺术博览会和艺术拍卖会的行为受到严格控制。艺术家以画廊代理的方式介入市场,艺术家与代理机构之间达成协议和合作意向,艺术代理机构根据运营的模式寻找艺术作品潜在的艺术市场,艺术市场的细分化和合理化正在呈现一种良好态势。



  随着国外艺术机构的进入和加盟,中国民间艺术机构的非赢利模式正在形成中。在国家体制和民间运营机制间探索寻找一种来自国外或者中国民间资金资源的模式正在进行中。但是,诸如中国国家美术馆的强大体制和代表国家经济实力的实体存在,对民间非赢利性机构的发展还是有着潜在的影响,在如何划分“艺术市场”这块大蛋糕的时候,各种机制间存在着不正当竞争的问题。



  同时,资金来源是非盈利机构面临的不可回避的大问题。

  五、非赢利性艺术机构的探索模式



  数十年前,外国驻华机构和驻华外资企业的代表借助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借助依托的外企机构的经济优势,接触和掌握了大量在中国本土不被主流意识形态接受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和他们反映中国当代人心理的当代艺术作品。他们凭借他们的优势获得了掌握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权。



  时至今日,当代中国的国家意识更加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与日剧增,中国的艺术背景被不断看好的时候,那些曾经拥有大量当代艺术作品的机构借助良好的时机进入中国。在艺术画廊,艺术机构林立的时候,以标志性的艺术展示行为和艺术展览理念,以大投资和大手笔的操作,吸引了大量中国观众的眼球。



  但是,伴随全球经济危机的出现,一时间热闹异常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迅即沉寂,大量机构开始出现资金回笼困难和寻求经济出口的窘境。对于向尤伦斯这样较早进入中国艺术市场的非赢利性机构而言,如何维持庞大的机构开支,如何继续维持机构运营,如何解决资金来源用于维持正常的研究、教育、论坛和出版等功能环节,如何来化解经济危机下的资金困难成为了摆在面前的最大问题。



  于是,尤伦斯介入中国最大拍卖行---嘉德的古代绘画作品拍卖,借以维持机构正常运作,介入中国民生银行的收购行为借以缓解经济压力的做法,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六、地域化与国际化的趋势



  北京798模式最早仅仅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本土示范实验案例,而仅仅几年后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样板,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和欧美旅游介绍的中国重点旅游基地。外来游客带着地图寻访798艺术区的例子并不鲜见。



  同时,中国本土越来越多拥有工业化时代资源的城市,将它作为一个实验典范和样板,借以实验性地开发,借鉴其形成的资源优势,并合理地利用当时当地的工业化时代老旧厂房,进行全新改造和新艺术区的实验探索。



  早已出现的云南昆明艺术创库和成都青城山当代艺术集中地等,属于与798艺术区相类似的地域性当代艺术集中区。而最近正在酝酿改造的西安纺织城建设,正在吸引一些实验性青年建筑师和艺术家介入。



  七、艺术呈现国际化和时尚化趋势

  曾经的798艺术区艺术展览频繁,艺术作品面貌各样,而今作为艺术展览和活动频繁的地域,它正在悄然地改变着路径。



  世界当代艺术正在呈现时尚化的趋势,如国际迪奥,爱马仕和阿斯顿马丁等奢侈品牌不约而同选择进入798艺术区,将此作为周末展示和进行产品发布的T台。每逢周末,798艺术区总会迎来大大小小的时尚聚会。不过奢侈品并没有想在此销售,只是将这里作为一个品牌展示场所。



  曾经的画廊机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时尚创意小店,时尚精品店和婚纱摄影占据和替代,那些腰缠万贯的收藏家也隐身于诸多的看客和观光客中间,艺术收藏已经逐渐被艺术观光替代。



  八、当代艺术在“缩水”

  当代艺术正在“缩水”,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波及全球的金融经济危机。在艺术与市场越来越紧密结合的今天,二者的“共生”与“相融”让我们无法为其明确地划分界限。



  2008金融风暴后,798不断上涨的租金使得家底不够殷实的画廊老板不得不驻扎离798不远的草场地艺术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对于798艺术区概莫能外。



  经过缩水后仍留下来的艺术家或艺术机构,安静地做着各自的计划,更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正忙于整理思路,规划未来。




上一篇当代艺术品流失严重 专家呼吁建立国家收藏机制

下一篇呈现与建构亚洲当代艺术独立话语权(作者:张丁远)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