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2008年10月的一天,我在市场遇到了经营古玩生意的小李,因打过几次交道,彼此满意,他的一个佛头吸引了我的注意。小李很自信,又颇有些气度:“保真,不信你先拿去鉴定,再付钱。”我答应一周后再决定要不要,其实,我早已看出这是一件元代青白瓷布袋和尚塑像,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找了几位专家好友“过过眼”。出人意料,他们竟异口同声说不错,认为胎质好,五官精细,笑容可掬,为600年前的元代遗物。一周后我付了款,小李没有“抬价”,致使有些舍不得,“再也见不着了。”
这件佛头高六厘米,有鸭蛋那么大。佛头在市场上确实很少露面,它应称为弥勒佛,是佛教中的菩萨之一,在寺庙中常有他的塑像。弥勒为印度梵文译音,意为宽容、慈悲为怀,弥勒本是印度贵族一名人,后皈依佛门,且修行极深,被佛祖释迦摩尼定为接班人,后因早逝而被称为“未来佛”,自此被佛教寺院广为供奉,流传越来越广。相传中国宋代时浙江奉化一和尚即为弥勒化身,能测天气好坏、人间凶吉、语言幽默且富哲理。常执一木杖,背布袋,云游四方,因而被人称为布袋和尚。他胸腹袒露,常常面带笑容,仿佛笑口常开是他生活的主旨,正是这种人生观感染了人,给人们带来欢乐向上的精神享受,所以从元到明清民国,甚至现在,人们都可以在居室厅堂看到布袋和尚的身影。例如我国四川省乐山大佛高达71米,为最大的石质弥勒佛。北京雍和宫万福阁里供奉着一座木质弥勒佛,高达18米。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供奉着一座铜质弥勒佛,高达22米。此外大大小小的佛像更是无计其数,数不胜数,可见深入民间程度之广。洛阳白马寺为佛教圣地之一,内有关于弥勒佛的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十分耐人寻味,它启示人们切莫对名利等身外之物斤斤计较,只有远避物欲横流、做到清心寡欲,才能从心理到形体的重负中得到解脱。
弥勒佛之所以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他的艺术表现力,其眉眼鼻嘴耳都刻划得十分精美。精致的眼珠、舒展的双眉、丰满的脸蛋儿、雪白整齐的牙齿,都与普通人十分接近,并无任何特别之处。五官的大小、线条及位置都很和谐,只是双耳略长。尤其是眼球和牙齿均用竹签一类的工具精雕细琢,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这种“民俗化”的风格与明清及以后的弥勒佛截然不同,明代以后直至现在的弥勒佛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如面部奇胖、横宽,双耳长至搭肩,嘴角咧到接近耳根,眼睛大而圆睁,也就是说人们有意将其形象神化,而不是民俗化,这清楚地表明了元代弥勒佛(至少是民间雕塑)与后来的雕塑有着较明显的区别。
也许有人会问:“这件佛像是真的吗?为什么会是元代的作品呢?”首先,我们可以观察佛像表面的“包浆”。它的形成是由于胎土与空气中的氧气长年累月接触,被氧化而形成薄薄的氧化膜,它有一种淡淡的光泽。不要小看它,虽然极不显眼,却是历经600年才形成。现在瓷器的胎表面无论采用何种手段都无法准确地再现这层淡淡的薄膜。因此,这层“包浆”是确定佛像年代的重要证据之一。
第二,涩胎,即胎表面没有施釉。在宋元青白瓷中有一种人像塑造,其面部及衣服往往是不施釉的涩胎。衣袖内往往施青白色釉料,人物的形象更加沉静素雅,尤其是道士、佛像,更能表现其清心、孤傲的风骨。这件佛像面部不施釉,可将眼球、嘴角、牙齿、脑门、下巴等细节刻画得十分传神。试想如施釉,极可能使形象模糊不清。此外,涩胎表面并不平整,有刮削的痕迹,这正是手工制作的证据,而不是现代制瓷工艺的磨具浇铸成型,如果胎表面非常光滑平整,就可能不是当时的作品。此外,颈部截面胎土颜色浓重,并非作假,而是由颗粒较大的胎土构成,目的是为了增强胎体的强度,使其在烧造过程中不变形。
第三,铁斑和火石红。佛头表面有数十个大大小小不等的黑斑,这是胎土中析出来的铁。元代的胎土上有此类现象十分普遍,是因为元代胎土陶炼的纯净度不如明清,含铁较多,明代含铁成份少有,清代消失,这也是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佛头上留有少量青白色的釉,属偶然滴落,但釉与胎的分界处有淡淡火石红,也是胎土中的铁在烧造时析出。作伪者也做火石红,但过分夸张,极不自然。
宋元时期青白瓷生产在景德镇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从高档的陈设瓷到民间的生活器,可谓应有尽有,但流传下来的佛像很少,这件佛像给研究宋元青白瓷佛像提供了一个实物佐证,因此较为珍贵。至于青白瓷的历史及演变,各类出版物已多有叙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上一篇: 文物高仿品:究竟高在何处
下一篇: 收藏界之冤大头们 你们冤在哪里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