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当人们透过摄影艺术作品,深入到摄影家审美创造的内在层次,便不难发现,当今的摄影创作总是运用直觉同其它多种心理形式(感知、想象、情感与理性)和谐融合,统一于作者的独特审美心理结构之中。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从哲学和文艺社会学的角度,去探索摄影创作,而是从现代心理学入手,对创作活动的心理结构和机制加以揭示。今天,摄影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和整个时代的审美导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再现与表现深入到直觉顿悟。
现在,对于直觉顿悟在摄影创作的思维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已很少有人表示怀疑了。但问题是,以往人们常常把直觉顿悟的“灵性”神秘化,如今人们又更多的把它简单化,由过去对直觉顿悟是“本能的非理性”的解释,转向把直觉顿悟纳入“纯理性”范畴之中,这同样是不科学的。因为这种分析,既抹煞了直觉顿悟与其它心理活动的区别,又否认了心理积淀的潜在性。
其实,直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因素,既不是非理性的神秘力量,也不是纯理性的逻辑能力。它仍然属于感知活动,是感觉对事物的直接把握。换句话说,是人的一种感受客观事物和认识表现对象的心理机能。所以往往表现出一种似无意识、非自觉、不稳定、不清晰、倏忽无常与转瞬即逝的形态。这也就是摄影家对周围环境的敏感观照。这种敏感观照与黑格尔美学中的“敏感”是一致的。他认为,审美时“对象一般呈现于‘敏感’。在自然界,我们要借一种对自然形象的充满敏感的观照,来维持真正的审美态度。”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敏感是一种介于感觉与思考之间,并兼两者特长而有之的审美认识能力。敏感的观照,即直觉,是感觉与思考、感性与理性、形象与概念熔于一炉的特殊产物。因为如此,直觉顿悟才具有特殊的功能:对触发信息外在特征的直接感受能力和对它的内在本质的直接顿悟能力,从而能在直接观照中判别、选择为创作需要的灵感触发信息。
那么,摄影家在创作的心灵世界中有没有一种“灵性”,即理性认识能力来完成这种对触发信息的直接感受、判别和选择工作呢?有,那就是直觉顿悟。《新编简明哲学辞典》中明确指出:“创造行为是双重意义上的(认识的和自我认识的),在未知中的遨游,所以它对行动主体本身来说,在一定的阶段前,始终是意外的:它包含着顿悟的契机,并超越对问题的条件本身初始理解的范围。”②摄影创作的冲动发生,往往表现为一种突发的、闪电式的直觉顿悟,好比“一朝分娩”。德国心理学家苛勒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通过顿悟即一闪念间实现的,不是渐进的,而是突然发生的。
人类都是靠顿悟解决问题的。阿诺德·伯兴曾对直觉顿悟在创作中的作用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总结说:“无论创作的心理学上的途径如何,灵感总是被描述为一种洞察力的直接揭示,瞬间的顿悟总是直觉的一种证明。”③
现在,摄影创作的直觉顿悟已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性。首先,表现在直觉触发信息发动的突然性和跳跃性,并更集中地捕捉瞬间形象的审美形式及主体美感内容,以理性思维无法比拟的巨大自由性呈现出来,在物化过程上,迅速将其“兑现”在胶片上,这里即体现出一种立即性。
由于摄影的特性改变了繁琐的创作手段,使创作直觉顿悟在短时间里找到物化的形式。在这里,我可以说,唯有摄影创作的直觉顿悟与物化过程具有几乎同步完成的优势。无论是摄影或是绘画、雕塑,都很难超脱造型艺术的自身特性。问题是,在直觉顿悟至表现的物化过程中,因为物质材料的差异,物化过程的时间必定不同。画家也好,雕塑家也罢,他们无论处于任何艺术直觉的激发状态,总是需要一笔一画、一凿一捏地进行表现,其速度与照相机的快门速度相比,显然是望尘莫及。而当摄影家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和内心的体察能力极其敏锐时,他就会及时把心灵激活的一切瞬间抓住并且凝固在胶片上,不会因为物化过程的缓慢而失去了直觉顿悟的契机。若干分之一秒或几分钟的曝光时间毕竟与顿悟触发的过程相接近。所以,摄影创作的直觉顿悟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飞跃性,显示出一种从顿悟到表现完成的飞跃的优势。
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摄影创作直觉的顿悟,只是寻找与艺术形式相适应的东西,只表现为“艺术家总是以他那画家、雕塑家、舞蹈家和诗人的眼睛到处观察着,每当发现了那些适合他自已所使用的表现形式的经验时,就立即做出反应。”④而应该理解为这种“做出反应”不仅仅是顿悟,而且还包括掀动快门动作的反应。因为顿悟与物化有时是同一过程的。曾获普利策大奖的《达拉斯时代先驱报》摄影记者鲍勃·杰克逊,在报道肯尼迪总统遇刺这一事件连续工作47小时以后已经精疲力尽了。这时他又在监狱的地下室和其他记者等着行刺者里·哈维·奥斯瓦尔德的出现,“当奥斯瓦尔德走出门来,我把照相机举到眼前,我已准备好了……当我从照相机往外看时,奥斯瓦尔德走了八至十步,我看到有个人影进入我的视线,……鲁比快走了三步,砰的一声开了枪。当他开枪时,我开了快门。”⑤结果杰克逊拍下了谁也没有料到的鲁比刺杀奥斯瓦尔德这个镜头。杰克逊敏捷的反应,正是我们所说的直觉顿悟的反应,是敏锐的感受力和捕捉力通过摄影的特殊表现形式所凝固的结果。正因如此,直觉顿悟才常常是“不期而至”、“不可能加以考虑的‘体现’”,似乎成了本能的东西。然而,如果这种对关键时刻作出的直觉顿悟的反应,没有同时按下快门,那么顿悟也就失去意义了。
其次,摄影创作直觉顿悟的独立性,还表现为它作为摄影家长期对特定现象的观察、思考的经验积累,总是悄悄地积淀在大脑之中,并形成了某种特殊的“敏感”区,以至无形地制约、规范和引导摄影家捕捉典型时空、组合意象的心理定向。其实,“不期而至”的顿悟乃是有意追求的结果。
现代心理科学证明,直觉不是无意识的动物本能,而是“尚未进入意识的东西,但在经验中已经存在。”⑥这就是说,长期的创作活动提高了人的直觉顿悟能力,任何一种感悟的触发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因为所有的感受性都带着思想的印记,即使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任何一种感知都是在系统的理性思维的趋向中活动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直觉积淀着理性的道理。于是,当任何一种感知对于系统的理性思维无关时,就可能成为无意识的活动;当它一旦与系统的理性思维相契合时,便成为一种敏锐的直觉并在顿悟中表现出来。
一种偶然的事件,一个无意识的举动,一种普通的景象,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看了听了无所感触,但对于一个感受力敏锐的摄影家来说,却能受到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并感到其中的特殊意味。汤德胜在谈到《再来一个》的创作经过说:“县剧团下乡演出,我跟随剧团拍了一卷又一卷,不是‘演员加观众’,就是‘观众在鼓掌’,自己都拍得厌了。于是帮剧团拉大幕。有一次,偶然看到一些演员透过帷幕正在偷偷观察观众的反映,我也凑上去,这一看当即打开了我的思路,决定透过帷幕的间隙去拍观众。”创作之艰难,往往不在于技巧的运用,而在于直觉的顿悟,如果没有拍了“一卷又一卷”的经验积累,就是“凑上去”的“这一看”也无法受到启发。那些演员不也是在“观察观众的反映”吗?这个例子证明,“一个感受力比较敏感的人,一个有艺术气质的人,当他在周围的现实世界中看到了某些事物的最初的事实时,他就会发生强烈的感动。”⑦杜勃罗留夫的话,道出了摄影家所具有的对客体的敏锐感受力,总是从经验事实的直接觉察和顿悟中表现出来的。
摄影家为什么会在瞬间产生直觉、出现顿悟呢?“因为他能很快地在记忆中把原来熟悉的组块认出来,就好像在百科全书中,如果我们把索引找对的话,我们就能从索引找到那个内容。”⑧如果摄影家没有借助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理性认识对目前相似的情境作出定向反映与性质判别,就是再多的“索引”也找不出“内容”的。直觉顿悟犹如雨中的闪电,如果没有逐渐积聚起来的、带有大量电荷的乌云,闪电是不会出现的。顿悟是摄影家长期创作的体验、感受凝聚的释放,是以质变的形式呈现的具有复杂心理机制的直觉活动。
在直觉顿悟方式中 ,心理积淀已作为一种理解了的认识成果,使直觉观照活动既有理性普遍性,又取得了压缩、省略思维操作过程的直接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理性洞察力和透视力。由此可见,一个摄影家的直觉顿悟能力的强弱,洞察穿透力的深浅,主要取决于主体的文化──心理结构状态和理性观念的积淀程度。
众所周知,摄影创作的主要特点在于纪实性,它包括直接性、瞬间性和真实性,要求作者必须面对生活现实,从时空中敏锐地寻求那准确、细腻、亲切的瞬间典型形象。无论是迅速的抓拍还是长时间的等待,按下快门的动作都应“有感而发”,这“感”与“发”正是作者对生活反映的一种高度“压缩性”所作出的直觉顿悟与物化的系列过程,这种似本能又非纯理性的直觉,使摄影家头脑中常处于一种一触即发的临界状态,为直接、迅速捕捉对象提供着灵感的媒介和契机,由于摄影具有抓拍的瞬间性和一次的完成性,决定了对直觉顿悟的要求比其他艺术创作更高。法国摄影家布列松宣称自己是凭直觉抓取“决定性瞬间”的。他说:“对我来说,相机就是素描簿。一种直觉和自发的工具──启动相机的摄影过程,主宰着犹疑和决定同时并生的瞬间。”⑨根据布列松的理论理解,他所要求的是能表现客观事物本质的“瞬间”能否在摄影家主观判断的刹那间被“决定”下来,除了有娴熟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直觉的感受力和它激发的顿悟能力。
直觉顿悟是摄影家掌握规律后所获得的自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摄影物质手段的高度科学化和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化,使许多捕捉不到的形象能得以凝固,解释不透的心理结构得到了阐明。这无疑是人在对自身把握过程中的一大飞跃。这种发展趋势,正好与摄影艺术特性相吻合。
因为作者心态的不同,光与影、形与式,具有无数的象征和意蕴在瞬间被感知,人的情绪、意念往往会在一个瞬间被客体触发而迅速寻到移情的依托,摄影的特性与直觉顿悟是多么一致。摄影创作者的能量,就取决于你对直觉的感受力和物化的创造力了。
上一篇: 时代巨变中的摄影家
下一篇: 危机与机遇并存,摄影市场的新形势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